一种背部敷药器,涉及一种中药粉末背部敷药器,包括主体盒,主体盒内设置有储料箱和甲喷射通道,储料箱连接甲喷射通道,主体盒上设置有连接喷射通道的微型气泵,主体盒底部设置有与甲喷射通道相配合的甲喷口,主体盒内设置有储水箱和乙喷射通道,储水箱连接乙喷射通道,乙喷射通也连接所述的微型气泵,主体盒底部设置有与乙喷射通道相配合的乙喷口,主体盒内还设置有与储水箱相配合的加热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够自动的将中药粉末均匀的涂抹在人体背部的皮肤上并形成膏状体,使得中药药效能更好的被人体吸收,同时还减少中药的浪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背部敷药器,涉及一种中药粉末背部敷药器,包括主体盒,主体盒内设置有储料箱和甲喷射通道,储料箱连接甲喷射通道,主体盒上设置有连接喷射通道的微型气泵,主体盒底部设置有与甲喷射通道相配合的甲喷口,主体盒内设置有储水箱和乙喷射通道,储水箱连接乙喷射通道,乙喷射通也连接所述的微型气泵,主体盒底部设置有与乙喷射通道相配合的乙喷口,主体盒内还设置有与储水箱相配合的加热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够自动的将中药粉末均匀的涂抹在人体背部的皮肤上并形成膏状体,使得中药药效能更好的被人体吸收,同时还减少中药的浪费。【专利说明】一种背部敷药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药背部敷药器,尤其一种中药粉末背部敷药器。
技术介绍
颈椎病又称为颈椎综合症,属于退行性疾病,多为颈椎椎体或周围软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刺激到颈椎神经根、椎动脉、脊髓或交感神经引起的。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颈椎病是中老年人才容易患的疾病,目前,电脑的普遍使用,在工作及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便利快捷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健康隐患,其中,颈椎问题就是其中较明显的一个,在长时间使用电脑后,人们常常都会有轻微的颈椎疼痛,长久以来就会产生很大的健康隐患。目前中医理疗颈椎病的一种手段是中药外敷法,就是中药混合搅碎加热后敷在颈椎部位,让中药的药效释放到颈椎部位。通常而言,是把中药熬成膏状或者渣状然后用手或者勺子涂抹到人体的背部皮肤上。这样的涂抹方式无法均匀的把药膏或者药渣涂抹到背部的皮肤上,让药效的吸收大打折扣,并且很容易涂厚,浪费药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背部敷药器,够自动的将中药粉末均匀的涂抹在人体背部的皮肤上并形成膏状体,使得中药药效能更好的被人体吸收,同时还减少中药的浪费。解决了以往需要人工涂抹中药,无法保证中药药膏的厚度均匀,以及人工涂抹中药浪费严重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背部敷药器,包括主体盒,所述的主体盒内设置有储料箱和甲喷射通道,所述的储料箱连接所述的甲喷射通道,所述的主体盒上设置有连接所述喷射通道的微型气泵,所述的主体盒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甲喷射通道相配合的甲喷口,所述的甲喷射通道内设置有与所述甲喷口相配合的甲喷针,所述的主体盒上设置有可调节所述甲喷针的甲调节器,所述的主体盒内设置有储水箱和乙喷射通道,所述的储水箱连接所述的乙喷射通道,所述的乙喷射通道也连接所述的微型气泵,所述的主体盒底部设置有与所述乙喷射通道相配合的乙喷口,所述的乙喷射通道内设置有与所述乙喷口相配合的乙喷针,所述的主体盒上设置有可调节所述乙喷针的乙调节器,所述的主体盒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储水箱相配合的加热器。这样设置,本技术的突出点是把中药变成粉末状后用专门的器具把中药粉末均匀的喷洒到人体身上。其工作原理是先在人体背部喷洒一定温度的水,然后再喷洒中药粉末,这样中药粉末遇到温热的水后就溶解,在人体上形成一层薄薄的膏状物。在温水和中药粉末的喷射中,操作者可以随时通过甲调节器和乙调节器来调节甲喷针和乙喷针与甲喷口和乙喷口之间的距离,用以调节中药粉末和温热水的射出量。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主体盒上设置有可拆卸的红外加热器。这样设置,在粉末遇水变成膏状后,再经过红外加热器的红外加热使中药粉末的药效发挥到最佳状态。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主体盒两侧设置有波浪形扶手,所述的甲调节器和所述的乙调节器分别位于两侧所述波浪形扶手上。这样设置,两边的波浪形扶手方便使用者握住,同时甲调节器和乙调节器都在波浪形扶手上,方便使用者通过大拇指和食指控制甲调节器和乙调节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储料箱和所述的甲喷射通道之间设置有甲密封门,所述的甲密封门上设置有甲调节杆,所述的主体盒上设置有与所述甲调节杆相配合的甲调节钮。这样设置,由于中药是粉末状的固体,并不具有液体一样的高流动性,为此在储料箱和甲喷射通道之间设置有甲密封门,甲密封门可以通过甲调节钮调节开启的程度,这样可以使得储料箱内的粉末更容易的进入甲喷射通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够自动的将中药粉末均匀的涂抹在人体背部的皮肤上并形成膏状体,使得中药药效能更好的被人体吸收,同时还减少中药的浪费。解决了以往需要人工涂抹中药,无法保证中药药膏的厚度均匀,以及人工涂抹中药浪费严重的问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部分透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甲喷射通道附近部分透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乙喷射通道附近部分透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3所示:背部敷药器,包括主体盒1,主体盒I内设置有储料箱5和甲喷射通道2,储料箱5上设置有投料孔51,储料箱5连接甲喷射通道2。在储料箱5连接甲喷射通道2之间设置有甲密封门52,甲密封门52上设置有甲调节杆53,主体盒I内固定设置有甲螺纹挡圈54,甲调节杆53穿过甲螺纹挡圈54延伸到主体盒I外,同时甲调节杆53在甲螺纹挡圈54上的一段设置有螺纹,主体盒I在上设置有与甲调节杆53相配合的甲调节钮55。主体盒I底部设置有与甲喷射通道2相配合的甲喷口 26,甲喷射通道2内设置有甲喷针21,甲喷针21顶部为锥形的甲喷针顶231,甲喷针顶231可以堵住甲喷口 26。主体盒I上设置有可以调节甲喷针21在甲喷射通道2上下移动的甲调节器22,甲喷针21上设置有可以与甲喷射通道2紧密贴合的甲柱塞23,甲喷射通道2内设置有甲环形挡圈24,在甲环形挡圈24和甲柱塞23之间的甲喷针21上设置有甲弹簧25。主体盒I内还设置有清洗盒7,清洗盒7上设置有入液孔71,清洗盒7也连接甲喷射通道2,在清洗盒7和甲喷射通道2之间设置有乙密封门72,乙密封门72上设置有乙调节杆74,主体盒I内固定设置有乙螺纹挡圈74,乙调节杆74穿过乙螺纹挡圈74延伸到主体盒I外,同时乙调节杆74在乙螺纹挡圈74上的一段设置有螺纹,主体盒I在上设置有与乙调节杆74相配合的乙调节钮76。主体盒I内还设置有储水箱6和乙喷射通道3,储水箱6连接乙喷射通道3,储水箱I底部设置有可以给储水箱I加热的加热器61,储水箱6上还有入水孔62。主体盒I底部设置有与乙喷射通道3相配合的乙喷口 36,乙喷射通道3内设置有乙喷针31,乙喷针31顶部为锥形的乙喷针顶331,乙喷针顶331以堵住乙喷口 36。主体盒I上设置有可以调节乙喷针31在乙喷射通道3上下移动的乙调节器32,乙喷针31上设置有可以与乙喷射通道3紧密贴合的乙柱塞33,乙喷射通道3内设置有乙环形挡圈35,在乙环形挡圈35和乙柱塞33之间的乙喷针31上设置有乙弹簧34。主体盒I上设置有微型气泵4,微型气泵4通过通气管41连接甲喷射通道2和乙喷射通道3。其中在甲喷射通道2上的通气管41位于清洗盒7和储料箱5与甲喷射通道2连接处的之间,在乙喷射通道3上的通气管41位于储水箱6与乙喷射通道3连接处的上方。主体盒I上设置有可拆卸的红外加热器8。主体盒I两侧设置有波浪形扶手9,甲调节器22和乙调节器32分别位于两侧波浪形扶手9上。使用时,先通过投料孔51、入水孔62和入液孔71往储料箱5、储水箱6和清洗盒7分别加入中药粉末,纯净水和清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部敷药器,其特征为,包括主体盒(1),所述的主体盒(1)内设置有储料箱(5)和甲喷射通道(2),所述的储料箱(5)连接所述的甲喷射通道(2),所述的主体盒(1)上设置有连接所述甲喷射通道(2)的微型气泵(4),所述的主体盒(1)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甲喷射通道(2)相配合的甲喷口(26),所述的甲喷射通道(2)内设置有与所述甲喷口(26)相配合的甲喷针(21),所述的主体盒(1)上设置有可调节所述甲喷针(21)的甲调节器(22),所述的主体盒(1)内设置有储水箱(6)和乙喷射通道(3),所述的储水箱(6)连接所述的乙喷射通道(3),所述的乙喷射通道(3)也连接所述的微型气泵(4),所述的主体盒(1)底部设置有与所述乙喷射通道(3)相配合的乙喷口(36),所述的乙喷射通道(3)内设置有与所述乙喷口(36)相配合的乙喷针(31),所述的主体盒(1)上设置有可调节所述乙喷针(31)的乙调节器(32),所述的主体盒(1)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储水箱(6)相配合的加热器(6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江北怡和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