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散纬编针织布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98544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7 1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针织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脱散纬编针织布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脱散纬编针织布,组织结构为添纱组织结构,添纱组织结构包括添纱和地纱,添纱覆盖于地纱,地纱为低温热熔性氨纶地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脱散纬编针织布的制作方法包括织造、开幅和验布、预定型、染色、干布、定型和脱散性检验的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纬编针织布具有良好的延伸性和回复性,能够防止脱散现象的产生,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纬编针织布制成的服装袖口、领口、下摆和裤口等边口即使不采用包边、挽边、滚边等缝制处理,也不发生脱散现象,边口平整、简洁,穿着更舒适,同时满足人们的时尚化、简洁化追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作方法简单,生产效率高,可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针织布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针织物是由三维弯曲的线圈相互串套和连接而成。线圈是纱线弯曲形成的三维空间曲线,构成了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单元。对于纬编针织物,纱线沿织物纬向呈三维弯曲状态形成线圈横列,线圈沿织物纵向相互串套形成线圈纵行。正是由于针织物的结构特点,使得针织面料具有脱散性。针织面料的脱散性是指当针织面料中的纱线断裂或针织面料边缘的线圈失去相互串套连接后,线圈与相邻线圈产生分离的现象。针织面料中某线圈的纱线断裂引起线圈沿着纵行从断纱处分离脱散成为梯脱。在各种针织组织结构中,单面纬平针组织最易脱散,在面料边缘处顺编织方向和逆编织方向都会发生脱散,而且线圈断裂也会发生梯脱。罗纹组织在面料边缘处会发生逆编织方向脱散,而双罗纹组织不易发生脱散,但是在面料边缘受到拉伸作用也会发生脱散。针织面料的脱散性会影响针织面料的裁剪、缝纫和使用性能。在针织服装的整个生产过程中,脱散性大的面料边缘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拉伸,面料裁片边缘就会发生脱散,而失去使用价值,增加加工损耗。由于针织面料的脱散性能,针织面料对缝制的线迹要求很高,针织服装的边口也必须采用包边、挽边、滚边等方法处理,而经过缝制的服装边口由于缝纫线和缝型的存在就会出现一定的凸起不平整,这种凸起不平整对服装的穿着有不利影响,特别是针织内衣,由于贴身穿着,服装边口的缝纫凸起会给皮肤一种不舒适感。为此,以上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该防脱散纬编针织布可大大避免纬编针织面料在裁剪、缝纫和穿着中发生脱散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防脱散纬编针织布,包括组织结构,组织结构为添纱组织结构,添纱组织结构包括添纱和地纱,添纱覆盖于地纱,地纱为低温热熔性氨纶。本专利技术的组织结构采用添纱组织结构,织物的全部线圈由添纱和地纱重叠而成,添纱显现在织物的面上,地纱被添纱覆盖,且采用低温热熔性氨纶作为地纱,低温热熔性氨纶与常规氨纶相比软化点较低,在低温条件下具有熔融粘合的特点。低温热熔性氨纶在温度150-185°C的定型条件下,氨纶表面会发生熔融和发粘,相互串套的氨纶线圈之间接触点就会粘合在一起,由此氨纶线圈在织物内形成网状结构,该网状结构具有很好的弹性和强力,可将添纱线圈牢牢束缚住,能够防止织物内线圈发生脱散,既能防止面料边缘的线圈失去相互串套连接后脱散,也能防止纱线断裂后的梯脱。其中,低温热熔性氨纶为20-30D低温热熔性氨纶。其中,添纱的支数为40-140S/1。其中,添纱的纱长为440-500mm/100针,低温热熔性氨纶的纱长为180-200mm/100针。上述防脱散纬编针织布的制作方法,它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a、织造:以添纱组织为组织结构,以低温热熔性氨纶为地纱,织造胚布; b、开幅和验布:胚布织造完成后开幅,并检查胚布是否有针路、翻丝、断纱的疵点问题; C、预定型:胚布开幅验布无疵点问题后,对胚布进行预定型,胚布的预定型温度为160-185°C,预定型时间为60-75s ; d、染色:对预定型后的胚布染色加工,染色中不可使用烧碱,避免烧碱低温热熔性氨纶造成损伤; e、干布:用平幅干布机干燥胚布,制得半成品; f、定型:采用过热水对半成品定型,半成品的定型温度150°C_170°C,定型时间为70-90S,定型制得防脱散纬编针织布成品。其中,步骤f之后还包括步骤g:脱散性检验:拉伸防脱散纬编针织布成品的边缘,检验线圈是否发生脱散。其中,步骤c中,胚布的预定型温度为170_180°C,预定型时间为65-70s。其中,步骤e中,胚布的干燥温度为80-100°C。其中,步骤f中,半成品的定型温度155°C _165°C,定型时间为75_85s。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纬编针织布具有良好的延伸性和回复性,其边缘受到拉伸作用也不会发生脱散,而且纬编针织布不卷口,能够防止脱散现象的产生,由本专利技术的纬编针织布制成的服装袖口、领口、下摆和裤口等边口即使不采用包边、挽边、滚边等缝制处理,也不发生脱散现象,边口平整、简洁,穿着更舒适,同时满足人们的时尚化、简洁化追求。本专利技术的制作方法简单,生产效率高,可规模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组织结构采用添纱罗纹组织,以60S/1 100% modal (莫代尔纱)为添纱,以30D低温热熔性氨纶为地纱,成品目标克重为180g/m2,实用幅宽为167cm。本实施例的防脱散纬编针织布的制作方法,它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a、织造:采用的针织机为21G34寸罗纹机,组织结构为全部线圈添纱1+1罗纹组织,采用60S/1 100% modal为添纱,添纱的纱长为480mm/100针,采用30D低温热熔性氨纶为地纱,地纱的纱长为190mm/100针,胚布下机克重为195 g/m2,幅宽为164cm,织造胚布; b、开幅和验布:胚布织造完成后开幅,并检查胚布是否有针路、翻丝、断纱的疵点问题; C、预定型:胚布开幅验布无疵点问题后,对胚布进行预定型,胚布的预定型温度为175°C,预定型时间为70s,下机克重为180g/m2,幅宽为175cm; d、染色:对预定型后的胚布在60°C的染色温度下,采用活性染料通过一浴两步法进行染色加工; e、干布:用平幅干布机干燥胚布,胚布的干燥温度为100°C,制得半成品; f、定型:采用过热水对半成品定型,半成品的定型温度170°C,定型时间为90s,定型制得防脱散纬编针织布成品,成品克重为180g/m2,实用幅宽为167cm; g、脱散性检验:拉伸防脱散纬编针织布成品的边缘,检验线圈是否发生脱散。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组织结构采用添纱罗纹组织,以80S/1 100%棉为添纱,以30D低温热熔性氨纟仑为地纱,成品目标克重为140g/m2,实用幅宽为155cm。本实施例的防脱散纬编针织布的制作方法,它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a、织造:采用的针织机为21G34寸罗纹机,组织结构为全部线圈添纱1+1罗纹组织,采用80S/1 100%棉为添纱,添纱的纱长为440mm/100针,采用30D低温热熔性氨纶为地纱,地纱的纱长为200mm/100针,胚布下机克重为203 g/m2,幅宽为125cm,织造胚布; b、开幅和验布:胚布织造完成后开幅,并检查胚布是否有针路、翻丝、断纱的疵点问题; C、预定型:胚布开幅验布无疵点问题后,对胚布进行预定型,胚布的预定型温度为175°C,预定型时间为65s,下机克重为140g/m2,幅宽为165cm; d、染色:对预定型后的胚布在60°C的染色温度下,采用活性染料通过一浴两步法进行染色加工; e、干布:用平幅干布机干燥胚布,胚布的干燥温度为80°C,制得半成品; f、定型:采用过热水对半成品定型,半成品的定型温度170°C,定型时间为90s,定型制得防脱散纬编针织布成品,成品克重为140g/m2,实用幅宽为155cm; g、脱散性检验:拉伸防脱散纬编针织布成品的边缘,检验线圈是否发生脱散。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组织结构采用添纱罗纹组织,以50S/1 100%天丝为添纱,以30D低温热熔性氨纟仑为地纱,成品目标克重为210g/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脱散纬编针织布,包括组织结构,其特征在于:组织结构为添纱组织结构,添纱组织结构包括添纱和地纱,添纱覆盖于地纱,地纱为低温热熔性氨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脱散纬编针织布,包括组织结构,其特征在于:组织结构为添纱组织结构,添纱组织结构包括添纱和地纱,添纱覆盖于地纱,地纱为低温热熔性氨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散纬编针织布,其特征在于:低温热熔性氨纶为20-30D低温热熔性氨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散纬编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添纱的支数为40-140S/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散纬编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添纱的纱长为440-500mm/100针,低温热熔性氨纶的纱长为180-200mm/100针。5.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防脱散纬编针织布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a、织造:以添纱组织为组织结构,以低温热熔性氨纶为地纱,织造胚布; b、开幅和验布:胚布织造完成后开幅,并检查胚布是否有针路、翻丝、断纱的疵点问题; C、预定型:胚布开幅验布无疵点问题后,对胚布进行预定型,胚布的预定型温度为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兆天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