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资源交换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93644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5 1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处理资源交换的方法,用于一网络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分别由至少一通信装置对传送的至少一信道信息回报;根据该至少一信道信息回报,决定至少一资源交换;以及对配置于该至少一通信装置对的至少一第一资源及该网络端中的至少一可用资源执行该至少一资源交换,以将至少一第二资源分配至该至少一通信装置对,进而改善通信装置对的输出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及相关通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及相关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在传统通信系统(特别是无线通信系统)中,两通信装置是通过一基地台与对方进行通信,亦即,基地台可作为通信装置之间的中继实体。这样的通信方式在覆盖面积、资源使用及传输延迟上是没有效率的,特别是在每一通信装置彼此靠近且能够互相进行通信的情况下。 因此,业界提出装置对装置(Device-to-Device,D2D)通信,以借此改善基地台的覆盖面积、资源使用及/或传输延迟。举例来说,在基地台协助初始化(如连结的建立及/或对等点发现(peer discovery))以后,装置对装置通信即可开始进行。接着,根据装置对装置通信,两相邻通信装置之间即可直接与对方进行通信(如传送/接收封包),而不需要通过基地台转传封包。然而,由于装置对装置通信的特性与传统通信系统并不相同,因此用于传统通信系统的资源分配方式无法应用于装置对装置通信。因此,实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资源分配方式。除此之外,装置对装置通信的随意(ad-hoc)特性造成一种资源分配上的新问题:据实回报(truth-telling)问题。详细来说,在装置对装置通信中,通信装置应诚实回报信息,使网络端能够有效率且正确地分配资源。然而,由于装置对装置通信仅发生在一通信装置对(或装置对装置通信的装置)之间,网络端难以验证其回报信息的真实性。因此,在资源分配上,当伪造信息会对一对装置带来好处时,该对装置可能试图回报伪造信息至网络端。上述情况可能发生在该对装置或该对装置的用户为理性(如自私)的情况。因此,装置对回报伪造信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资源交换的方法及相关通信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一网络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分别由至少一通信装置对传送的至少一信道信息回报;根据该至少一信道信息回报,决定至少一资源交换;以及对配置于该至少一通信装置对的至少一第一资源及该网络端中的至少一可用资源执行该至少一资源交换,以将至少一第二资源分配至该至少一通信装置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无线通信系统10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通信装置20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流程30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资源交换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资源交换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多个流程的一组流程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流程80的流程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资源交换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通信装置对及虚拟拥有者的偏好表的一对应表100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无线通信系统20通信装置200处理装置210存储单元214程序代码220通信接口单元30流程300,302,304,306,308 步骤CDP1、CDP2、CDP3、CDP4、CDP 通信装置对R1、R2、R3、R4、R5资源600、602、604、606、608、610 步骤700,702,704,706步骤CD1、CD2通信装置80流程800,802,804,806,808,810 步骤VOU V02虚拟拥有者100对应表【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无线通信系统10的示意图。无线通信系统10可简略地由一网络端及多个通信装置所组成。在图1中,网络端及通信装置仅是用来说明无线通信系统10的架构。实际上,网络端可为一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中包括多个基地台(Node-B, NB)的一通用陆地无线电存取网络(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UTRAN)。在另一实施例中,网络端可为一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LTE)系统、一先进长期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或先进长期演进系统的进阶版本中包括多个演进式基地台(evolved-NB,eNB)及/或中继站的一演进式通用陆地无线电存取网络(evolved UTRAN,E-UTRAN)。在另一实施例中,网络端可为一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基地台且该无线通信系统符合IEEE802.11、IEEE802.16等无线通信标准。除此之外,在网络端协助初始化(如连结的建立及/或对等点发现(peer discovery))以后,两通信装置可直接进行通信,亦即,根据装置对装置通信(Device-to-Device, D2D)技术,通信装置之间可相互进行通信(如传送/接收封包),在此情况下,两通信装置可表不为一通信装置对(communication device pair)(即进行装置对装置传输的一对通信装置)。因此,同一通信装置对中的通信装置可能面临相似的干扰(如区域内干扰(intra-area interference)及/或区域间干扰(inter-areainterference))。值得注意的是,受控于网络端的一小区可分割为一或多个服务区域。专属于装置对装置通信的资源可重复使用于不同服务区域,以改善资源使用效率。此外,在同一服务区域下的通信装置对可配置有不同资源,以避免区域内干扰。举例来说,图1中的通信装置可位于受控于网络端的一小区的一服务区域。在另一实施例中,图1中的通信装置可位于受控于网络端的一小区的多个服务区域。通信装置对仍可能受到其它服务区域的通信装置对所造成的区域间干扰,或受到其它小区中配置有相同资源的通信装置对所造成的小区间干扰(inter-cell interference)。在部分情况下,一通信装置对中两通信装置之间的距离可能远小于两通信装置对之间的距离,其中,通信装置对可能位于相同或不同服务区域。更进一步地,网络端也可同时包括通用陆地无线电存取网络/演进式通用陆地无线电存取网络及一核心网络,其中核心网络包括如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Entity, MME)、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 S-GW)、封包数据网络(Packet Data Network,PDN)信道、自我组织网络(Self-Organizing Networks, SON)服务器及/或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RNC)等网络实体。换句话说,在网络端接收由一通信装置所传送的信息以后,该信息仅能够由通用陆地无线电存取网络/演进式通用陆地无线电存取网络进行处理,且相对应于该信息的决定也是由通用陆地无线电存取网络/演进式通用陆地无线电存取网络所执行。另一方面,通用陆地无线电存取网络/演进式通用陆地无线电存取网络可转传该信息至核心网络,而在核心网络处理该信息以后,相对应于该信息的决定可由核心网络来执行。此外,该信息可同时由通用陆地无线电存取网络/演进式通用陆地无线电存取网络及核心网络进行处理,且通用陆地无线电存取网络/演进式通用陆地无线电存取网络及核心网络可彼此协调及/或合作,以执行相关于该信息的决定。一通信装置可为一客户端(User Equipment, UE)、一机器型态通信(Machine TypeComm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理资源交换的方法,用于一网络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分别由至少一通信装置对传送的至少一信道信息回报;根据该至少一信道信息回报,决定至少一资源交换;以及对配置于该至少一通信装置对的至少一第一资源及该网络端中的至少一可用资源执行该至少一资源交换,以将至少一第二资源分配至该至少一通信装置对。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3.01 US 61/771,343;2014.02.26 US 14/191,3861.一种处理资源交换的方法,用于一网络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分别由至少一通信装置对传送的至少一信道信息回报; 根据该至少一信道信息回报,决定至少一资源交换;以及 对配置于该至少一通信装置对的至少一第一资源及该网络端中的至少一可用资源执行该至少一资源交换,以将至少一第二资源分配至该至少一通信装置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资源交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该至少一信道信息回报,决定该至少一资源交换的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该至少一信道信息回报,决定对应于该至少一第一资源的至少一第一效率计量及对应于该至少一第二资源的至少一第二效率计量;以及 根据该至少一第一效率计量及该至少一第二效率计量,决定该至少一资源交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资源交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效率计量分别不低于该至少一第二效率计量。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资源交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效率计量及该至少一第二效率计量分别包括多个干扰。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资源交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该至少一信道信息回报,决定该至少一资源交换的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该至少一信道信息回报,决定分别用于该至少一通信装置对的至少一第一偏好表; 决定分别配置有该至少一第二资源的至少一虚拟拥有者; 决定包括至少一第一有向边、该至少一通信装置对及该至少一虚拟拥有者的一第一图形,其中该至少一第一有向边是根据该至少一第一偏好表及该至少一虚拟拥有者的至少一第二偏好表而决定;以及 根据至少一第一闭合环路,决定该至少一资源交换的至少一第一集合,其中该至少一第一闭合环路包括该至少一第一有向边的至少一集合、该至少一通信装置对的至少一第一集合及/或该至少一虚拟拥有者的至少一第一集合; 其中,一通信装置对的一偏好表包括对该通信装置对排定优先次序的至少一资源,且一虚拟拥有者的一偏好表包括对于该虚拟拥有者排定优先次序的至少一资源; 其中,一通信装置对仅发出一有向边至一相对应的通信装置对或一相对应的虚拟拥有者,且一虚拟拥有者仅发出一有向边至一相对应的通信装置对或一相对应的虚拟拥有者。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资源交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该第一图形移除该至少一第一有向边及该至少一第一闭合环路,以决定包括该至少一通信装置对的至少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宏宇王志宇周敬淳林冠宇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