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翁灿明专利>正文

索引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9312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供查阅成叠书页用的牵引表,其配合该书页形状可随时展开供人使用;该索引表以卡纸制作,其内缘与相关书页的内缘相连接且于摺叠后藏置于该成叠书页之内;该卡纸自其内缘向外延伸时形成与该书页大小相等的扩张基面;该索引表附着于基面上并自内缘向外横向排列数个相当于活页数的牵引资料,并依活页的次序排成与其边缘平行的纵列;该索引表亦可不予摺叠而自基面直接向侧方突出使其暴露于成叠书页边缘之外。(*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索引表,尤指一种为便于在自成叠且依序整理的书页中撷取其中的特定部分而制作的索引表。长久以来,为便于在自成叠且装订成册的书页中查阅其特定资料以供阅览,故有索引表的专利技术。传统的索引表将成叠有序的文件或其他材料组成的书页内的重要标题、章节或段落的名称或其若干页数加以摘录,且依据其页次排列而不致紊乱。为显示其用途,索引表内亦必须包括相关标注,以便迅速翻阅适当页次。由于出版品如书籍、目录等,其页次一般皆依序编号,故相关标注亦得按书名、前言或章节的起始将其页次予以排列,从而读者可迅速找寻所需的章节。其他如报告、简报等亦可采用此种系统。典型的传统索引表多位于或近于书页的首页,通常依据附有见出纸的页次将标题或内容简单罗列,读者则利用索引及见出纸迅速查阅章节的所在,以达及时之利。如此装订的索引表,使得读者每次寻找不同章节时,必须重复翻阅索引表及内容,直至找着该章节所在页次为止,对读者不啻是一项难题。此举不仅耗费时间,而且扰乱读者的思绪。再者,读者更不可能于阅读某一题材之同时,又查看下一题材。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索引表,当其展开时,不论读者是否翻阅内部书页,皆能全程审视该索引表上注载情形;从而读者只需注视该索引表便轻易浏览所有章节又迅速翻阅所需章节的页次。同时,读者亦可保留正在阅读的章节。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索引表,能配合成叠书页的尺寸易于组合;当该索引表不用时,可折叠于基面的背部;同时,该索引表的尺寸与传统活页封面的内部尺寸相吻合。本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索引表,能安置于书页的左边或右边,且于不用时能同样摺叠于基面的背后;不论书页向左或向右翻阅,该索引表皆可突出于书页之外以供全程查看。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索引表,其内容可以变更;按此种索引表在其表面加一层透明胶套,当书页的内容改变或页次变更时,索引表亦可同时修正,并将改正后的索引表插入透明套内以取代前者。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索引表,其基面和摺叠部以不同的单一宽大区域、较薄纸张或西卡纸所组成,该纸张沿平行及相距于书页内边交线而摺叠,且该等索引表各装订于相关的书页,并可各自摺叠收藏与展开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索引表包括长宽一致的成叠书页,该书页包括一相互平行的内缘及外缘,且至少有若干见出纸露出其外缘;该索引表包括一较宽的纸张包含一内缘,一自该内缘向外延伸的基面,该基面与该书页同宽;一摺叠部自该基面横向延伸至相距该纸张内缘较远之处,形成可沿该基面外缘的折线而摺叠抵置于该基面或自该基面展开使其位置超出该书页的结构;其中,该摺叠部上具有数个与该见出纸相等的索引资料,该索引资料成一列且位于该较宽纸张内的基面近旁。为使有关人员对本技术的目的、功效及特征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现列举数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于后。图1为本技术索引表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图,显示该索引表置于摺叠状态。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自底边显示该索引表与相关书页组合的状态。图3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显示该索引表置于展开后的状态。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上视图,显示该索引表置于摺叠的状态。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自底边显示该索引表与相关书页的组合状态。图6为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上视图,显示该索引表展开后的状态。图7为本技术的又一较佳实施例的上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显示图7的8-8状态。图9为本技术的再一较佳实施例的上视图。图10为本技术的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显示图9的10-10状态。图11为本技术的变更较佳实施例的上视图,显示该索引表置于展开的状态。图12为本技术的变更较佳实施例的背视图,显示该索引表置于摺叠的状态。图13为本技术的另一变更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显示一摺叠部状态。图14为本技术的另一变更较佳实施例的上视图。图15为本技术的另一变更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显示图14的15-15状态。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索引表的一较佳实施例,该索引表10以宽幅矩形的薄西卡纸12制作,用以配合一成叠书页14,如图2、3所示。该成叠书页14以相同矩形书页15集成,其规格一律为宽8.5英寸,长11英寸。由于该书页15依题材内容并依预定的次序预装订成册,故其书页可按题材的类别而加以归并,每一个类别则赋予分隔纸或见出纸24予以区隔。该见出纸24附着于书页内的某分隔页或择定其上已印有说明标志的某页,一般以题材章节的起始为依据。该索引表10包括一最左侧的内缘26,一补强狭长纸条28与内缘26相邻,该纸条28由单独切割或利用该西卡纸12内缘折摺而成皆可。补强后,再于纸条28上沿内缘26开凿三个装订孔30,以便该索引表10能与书页15一并以传统的带三扣环32的书夹34装订成册,如图2、3所示。该宽幅薄西卡纸12自其内缘26向外延伸形成一矩形基面36,其规格与书页一致,即8.5英寸×11英寸。该索引表10包括一摺叠式表格40,该摺叠式表格40附着于该基面36的外侧而与该内缘26相隔离,两者间且为一交线42所区隔,如图1、3所示。该摺叠式表格40包括一矩形纸片92,其上印制数个与书页相关的标记44。该等标记44由统一编排显示在平行于左右边缘20、22及26纵列内的序号所组成,而此等序号依书页15的实际顺序加注。如图2中的箭头46所示,其中,该摺叠式表格40正处于两可的状态,因其既可向内摺叠置于该基面36的背面(见图1),亦可向外伸展超出书页15的边缘22之外(见图3),即供书页15翻转覆盖于该基面36时,亦不致将表格40遮盖。请再参阅图1至3所示,该摺叠式表格40尚可覆盖一透明胶片39,该胶片39的三边与该摺叠式表格40的内侧47、外侧49及底边45相胶连,其上端43则不予封闭,于是形成一袋状以供插入纸片。又如图2所示,该矩形西卡纸12若处于展开状态时,则形成一种包括基面36和摺叠式表格40的顶部48、50以及其底部52、54的结构,依据图1、3,可见标记44位于摺叠式表格40的顶部50;而该表格于摺叠时,其底部54则抵制于该基面36的底部52。若以带三扣环32的书夹34装订时,该索引表10实际位于书页15的顶端并且摺叠收藏于书夹34内,如图1所示。当读者打开书夹34时,先将索引表10掀开(见图2),索引表10则平铺于书夹34的左侧(见图3),此时,读者只需对表上的序号依序扫描,因各序号之后皆有章节的名称,故不难找到所要的章节。再查看右边见出纸24,其编号相同者即为该章节所在页次。读者此时必须将该章节以上的书页15翻至左侧,并覆盖于该基面36之上方可阅读;而翻过的书页15绝不致将该索引表10上的标记44遮盖。从而,读者可一面扫视该索引表10,一面翻阅书页15,颇为便利。请参阅图4至6所示,另一种索引表60大致与前述的索引表10相同,故多数细部的编号亦未更改。所不同者为将该索引表自书页15的左侧移至右侧,索引资料则印于背面,书页15外缘的见出纸24的标示亦改在反面,故于装订时,该索引表60应置于书页15的底部,才不致于展开时为该书页15所遮蔽。此举在于适应不同阅读习惯的读者,而其功能则与图1至3所示者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索引表,其特征在于包含长宽一致的成叠书页,该书页包括一相互平行的内缘及外缘,且至少有若干见出纸露出其外缘;该索引表包括:一较宽的纸张包含一内缘,一自该内缘向外延伸的基面,基面与该书页同宽;一摺叠部自该基面横向延伸至相距该纸张内缘 较远之处,形成可沿该基面外缘的折线而摺叠抵置于该基面或自该基面展开使其位置超出该书页的结构;其中,该摺叠部上具有数个与该见出纸相等的索引资料,该索引资料成一列且位于该较宽纸张内的基面近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灿明
申请(专利权)人:翁灿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