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富硒缓释水稻专用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90030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5 1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富硒缓释水稻专用肥,原料组分重量份如下:3%壳聚糖包膜复合肥80-200份,4%壳聚糖包膜复合肥200-450份,5%壳聚糖包膜复合肥50-350份,硫磺水溶性聚合物双包膜尿素50-200份,氯化钾50-150份,磷酸一铵50-260份,亚硒酸钠30-70份,EDTA螯合锌 5-20份,钙镁磷肥8-30份,硼砂2-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养分配比合理,采用壳聚糖作为包膜材料,添加硅、锌等微量元素,增强水稻抗逆能力,增产效果显著,由于添加了硒元素,显著提高稻米产品的品质,而且一次性施肥,全年无需追肥,省工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富硒缓释水稻专用肥,原料组分重量份如下:3%壳聚糖包膜复合肥80-200份,4%壳聚糖包膜复合肥200-450份,5%壳聚糖包膜复合肥50-350份,硫磺水溶性聚合物双包膜尿素50-200份,氯化钾50-150份,磷酸一铵50-260份,亚硒酸钠30-70份,EDTA螯合锌?5-20份,钙镁磷肥8-30份,硼砂2-15份。本专利技术养分配比合理,采用壳聚糖作为包膜材料,添加硅、锌等微量元素,增强水稻抗逆能力,增产效果显著,由于添加了硒元素,显著提高稻米产品的品质,而且一次性施肥,全年无需追肥,省工省力。【专利说明】—种多功能富砸缓释水稻专用肥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性肥料
,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富硒缓释水稻专用肥。
技术介绍
硒是人体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之一,被誉为“生命的火种”、“心脏的守护神”和“抗癌之王”,硒能增强免疫系统对进入体内的病毒、异物及体内的识别能力,提高免疫系统细胞抗体的合成、T细胞的增殖、血液中抗体的水平,使巨噬细胞的吞噬、杀菌能力提高两倍,从而增强人体机体免疫功能。动物实验发现,硒有降低黄曲霉素BI的急性损伤、减轻肝中心小叶坏死的程度与死亡率的作用。硒与某些重金属元素有很强亲和力,在体内与金属如汞、镉等结合形成金属硒蛋白复合物而解毒。硒还具有保护心血管、维护心肌健康的功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硒含量丰富地区人群心血管病发病率低;动物实验证实硒对心肌纤维及微管的结构及功能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研究表明,硒缺乏地区肿瘤发病率明显较高,胃病发病与缺硒有关,而且缺硒可致生长迟缓,白内障患者及糖尿病性失明补充硒能部分改善其视觉功能。因此,硒有抗癌防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降血糖、保护心脑血管、预防白内障和延缓衰老等功效,因此被科学家称之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水稻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世界上近一半人口,包括几乎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的人口,都以稻米为食。稻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约西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国湖南。水稻在中国 广为栽种后,逐渐向西传播到印度,中世纪引入欧洲南部。稻的主要生产国是中国、印度、日本、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和緬甸。上个世纪晚期,世界稻米年产量平均为4000亿公斤左右,种植面积约1.45亿公顷。世界上所产稻米的95%为人类所食用。据调查,除了湖北恩施地区稻米含硒量较高以外,其余地区的大米含量均低于食物硒含量低临界值0.06mg/kg,属低硒大米。目前,通过施肥提高稻米的硒含量为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国内生产富硒稻米的肥料施用主要是通过叶面喷施的方法,优点是作物吸收快,但是缺点也很显著,具体如下: 1、增加用肥成本,因为叶面喷施要求硒肥含量比较高,如中国专利CNZLOl 144575.0《富硒植物营养调节剂》中的硒酸或亚硒酸盐的含量为4-25% ; 2、污染土壤和水源,因为叶面肥喷施很容易让硒肥洒落到地里,对田间径流水和土壤容易造成一定的污染; 3、安全性差,叶面施肥容易导致无机硒残留量大,无机硒对农作物有明显的毒害作用,安全性较低。功能性肥料又称多功能肥料,是21世纪新型肥料的重要研究、发展方向之一,主要指具有增产、增效、提质功能的肥料。功能性肥料多含有机质(海藻酸、腐植酸、甲壳素、壳聚糖等)或微生物菌剂(放线菌等)等特殊成分,根据肥料性质可以分为无机功能肥料、有机功能肥料、微生物肥料、有机-无机功能肥料、缓释肥料、药-肥类功能肥料等。我国传统肥料产品注重养分功能的开发,而应用单一养分功能的肥料难以克服目前集约化农业条件下的土壤连作障碍、水分生产效率低、环境污染等系列问题。随着化肥品种和数量的不断增多及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目前复合肥正朝着高效化、复合化、缓释化、液体化、多功能专用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开发除营养功能以外具有附加功能的肥料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的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富硒缓释水稻专用肥,主要针对水稻生长期对各种营养元素需求的内在机理,按照缓释肥养分供应和水稻对养分需求基本同步的原理,本专利技术采用壳聚糖将复合肥进行包膜处理,利用壳聚糖膜的渗透和降解速度来控制对氮磷钾元素的释放,采用硫磺水溶性聚合物对尿素进行双包膜处理来控制氮素的释放,通过科学配方严格复配制备了一种多功能富硒缓释水稻专用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专利技术多功能富硒缓释水稻专用肥,原料组分重量份如下:3%壳聚糖包膜复合肥80-200份,4%壳聚糖包膜复合肥200-450份,5%壳聚糖包膜复合肥50-350份,硫磺水溶性聚合物双包膜尿素50-200份,氯化钾50-150份,磷酸一铵50-260份,亚硒酸钠30-70份,EDTA螯合锌5-20份,钙镁磷肥8-30份,硼砂2_15份; 上述原料均为市售产品,其中: 所述3%壳聚糖包膜复合肥是指包膜层质量为总质量的3%,氮磷钾质量百分比为25-12-8 ; 所述4%壳聚糖包膜复合肥是指包膜层质量为总质量的4%,氮磷钾质量百分比为25-12-8 ; 所述5%壳聚糖包膜复合肥是指包膜层质量为总质量的5%,氮磷钾质量百分比为25-12-8 ; 所述硫磺水溶性聚合物双包膜尿素是指包膜硫磺质量为总质量的20%,氮磷钾质量百分比为36-0-0 ; 所述氯化钾中氧化钾含量为60% ; 所述磷酸一铵中氮的总含量为12%,五氧化二磷含量为60% ; 所述亚硒酸钠中硒含量为45.7% ; 所述EDTA螯合锌中锌含量为15% ; 所述钙镁磷肥中五氧化二磷的含量为18%,氧化钙的含量为45%,氧化镁的含量为12%,氧化硅的含量为20%。本专利技术多功能富硒缓释水稻专用肥,进一步优选的原料组分重量份如下:3%壳聚糖包膜复合肥100-150份,4%壳聚糖包膜复合肥260-350份,5%壳聚糖包膜复合肥200-260份,硫磺水溶性聚合物双包膜尿素60-150份,氯化钾70-100份,磷酸一铵80-150份,亚硒酸钠30-60份,EDTA螯合锌8-15份,钙镁磷肥10-15份,硼砂5_10份。本专利技术多功能富硒缓释水稻专用肥,最优选原料组分重量份如下:3%壳聚糖包膜复合肥138份,4%壳聚糖包膜复合肥340份,5%壳聚糖包膜复合肥200份,硫磺水溶性聚合物双包膜尿素80份,氯化钾74份,磷酸一铵90份,亚硒酸钠50份,EDTA螯合锌8份,钙镁磷肥15份,硼砂5份。本专利技术多功能富硒缓释水稻专用肥的生产方法:将上述各原料按照配比一起放入搅拌机中搅拌5-10分钟,充分混匀,计量、包装,即得。本专利技术产品含氮磷钾总养分为44%,硒含量≤0.2%,锌含量≤0.2%,硅含量^ 0.2%,除此之外还含有水稻生长所需的钙、镁、硼等其他中微量元素。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富硒缓释水稻专用肥的技术特点在于:利用壳聚糖、硫磺水溶性聚合物等不同包膜材料的包膜肥养分释放特性,同时根据作物的养分吸收规律,将特定包膜量不同释放时段的单种控释肥进行复配,再配以磷酸一铵、氯化钾,除此之外,还配以亚硒酸钠、EDTA螯合锌、钙镁磷肥、硼砂来提供硒、锌、硅、钙、镁、硼等水稻所需要的中微量元素,精确控制氮、磷、钾在不同时期按照农作物生长养分吸收规律要求进行释放,通过大田试验,该肥料具有增产、增收和改善品质的有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富硒缓释水稻专用肥,其特征在于原料组分重量份如下:3%壳聚糖包膜复合肥80‑200份,4%壳聚糖包膜复合肥200‑450份,5%壳聚糖包膜复合肥50‑350份,硫磺水溶性聚合物双包膜尿素50‑200份,氯化钾50‑150份,磷酸一铵50‑260份,亚硒酸钠30‑70份,EDTA螯合锌 5‑20份,钙镁磷肥8‑30份,硼砂2‑15份;上述原料均为市售产品,其中:所述3%壳聚糖包膜复合肥为包膜层质量为总质量的3%,氮磷钾质量百分比为25‑12‑8;所述4%壳聚糖包膜复合肥为包膜层质量为总质量的4%,氮磷钾质量百分比为25‑12‑8;所述5%壳聚糖包膜复合肥为包膜层质量为总质量的5%,氮磷钾质量百分比为25‑12‑8;所述硫磺水溶性聚合物双包膜尿素为包膜硫磺质量为总质量的20%,氮磷钾质量百分比为36‑0‑0;所述氯化钾中氧化钾含量为60%;所述磷酸一铵中氮的总含量为12%,五氧化二磷含量为60%;所述亚硒酸钠中硒含量为45.7%;所述EDTA螯合锌中锌含量为15%;所述钙镁磷肥中五氧化二磷的含量为18%,氧化钙的含量为45%,氧化镁的含量为12%,氧化硅的含量为20%;所述多功能富硒缓释水稻专用肥含氮磷钾总养分为44%,硒含量≥0.2%,锌含量≥0.2%,硅含量≥0.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学仕周丽赵玉平王志勇解学仕孙士俊张茹萍
申请(专利权)人: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