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内判断烟粉虱遗传特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88860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5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烟粉虱遗传技术研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实验室内判断烟粉虱遗传特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采集不同地理种群的烟粉虱、准备寄主植物以及烟粉虱杂交及遗传性状分析。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不仅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可重复性使用和实验数据有效可靠,且可用于其他入侵害虫的遗传学及防控研究,降低入侵害虫对入侵地的危害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烟粉虱遗传技术研究领域,具体地涉及。所述方法包括步骤:采集不同地理种群的烟粉虱、准备寄主植物以及烟粉虱杂交及遗传性状分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不仅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可重复性使用和实验数据有效可靠,且可用于其他入侵害虫的遗传学及防控研究,降低入侵害虫对入侵地的危害程度。【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粉虱遗传技术研究领域,具体地涉及。
技术介绍
烟粉風Bemisia tabaci (Gennadius),属半翅目 Hemiptera,粉風科 Aleyrodidae,是一种世界性的入侵害虫,由于其猖撅危害而引起的农作物减产绝收及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问题,是公认的超级害虫(Barinaga,1993)。在我国,烟粉虱是最具危害的20种入侵生物之一,已知的入侵种烟粉虱主要是B型(即MEAM1)和Q型(即MED)烟粉虱,分别起源于地中海-小亚细亚地区和伊比利亚半岛,两生物型的烟粉虱寄主多达600种,存活率高,抗药性强,传播多种病毒,危害巨大。(万方浩等,2009)。 烟粉風B.tabaci是处于快速进化中的复合种(Perring, 2001),种下包括至少24个形态上几乎无法区分的隐种,如B.tabaci (Mediterranean/Asia Minor/Africa) (B型和B2 型)、B.tabaci (Mediterranean) (Q 型、J 型和 L2 型)、B.tabaci (Asia II) (H 型、K 型、P型、ZHJl型和ZHJ2型)等(De Barro et al.,2011)。不同隐种非常相像,从形态上无法区分,但它们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殖隔离。Xu等(2010)归纳统计了近20年来世界各地所做的烟粉虱杂交试验,结果发现在已进行的11个隐种之间的杂交试验中。所有隐种之间在生殖上是完全隔离或基本隔离的。Elbaz等(2010),Wang等(2010,2011)又对更多不同隐种进行了杂交试验和交配行为观察,发现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产生杂交后代,即使偶尔产生少量杂交后代,也是不育或发育不良的。极其相似近乎相同的形态特征暗示着烟粉虱分化为不同隐种的时间可能并不长,不同隐种间不同的杂交不相容程度代表不同的遗传进化阶段,参与生殖调控相关基因的快速演化或突变是也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不同烟粉虱隐种是研究物种遗传进化机制的绝佳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验室内判断烟粉虱遗传特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采集不同地理种群的烟粉虱,每年4月-10月到野外或温室大棚内采集烟粉虱危害的植物叶片;(2)准备寄主植物,将棉花裸种撒入花盆,浸种,盆中营养土为草木灰和蛭石配比1:1,置于人工气候箱内设置条件31°C,湿度70%,出苗后将苗移出营养土,清水冲洗苗根,底盒内倒入灭菌后的无土栽培营养液450ml,于无土栽培营养液中继续培养,无土营养液少于1/2时及时补充,3~5天第一片真叶期施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浓度为150mg/l ;(3)烟粉虱杂交及遗传性状分析(3-1)将一对雌雄各来自不同地理种群的初羽化烟粉虱成虫即亲代Ftl代接虫到叶片上,26°C室温、光照明暗度L:D = 14:10条件下饲养;(3-2)交配产卵3天后,将雌雄成虫分别取出,测定其与待分析遗传性状相关的生物学指标,待40天开始陆续将初羽化的杂交F1代的子代F2代吸出,用于测定各项与待分析遗传性状相关的生物学指标;(3-3)重复步骤(3-1)和(3-2),其中(3_1)步骤不将F。亲代取出,待杂交F1代初羽化后遂将F1早与Ftl ?进行回交,后代即为回交B1代,测其生物学指标;同理,杂交F1古转移至Ftl早进行回交,得到回交B2代,同样测其与待分析遗传性状相关的生物学指标;(3-4)根据狭义遗传力的计算公式【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不同地理种群的烟粉虱,每年4月-10月到野外或温室大棚内采集烟粉虱危害的植物叶片; (2)准备寄主植物,将棉花裸种撒入花盆,浸种,盆中营养土为草木灰和蛭石配比1:1,置于人工气候箱内设置条件31 °C,湿度70 %,出苗后将苗移出营养土,清水冲洗苗根,底盒内倒入灭菌后的无土栽培营养液450ml,于无土栽培营养液中继续培养,无土营养液少于1/2时及时补充,3~5天第一片真叶期施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浓度为150mg/l ; (3)烟粉虱杂交及遗传性状分析 (3-1)将一对雌雄各来自不同地理种群的初羽化烟粉虱成虫即亲代Ftl代接虫到叶片上,26°C室温、光照明暗度L:D = 14:10条件下饲养; (3-2)交配产卵3天后,将雌雄成虫分别取出,测定其与待分析遗传性状相关的生物学指标,待40天开始陆续将初羽化的杂交F1代的子代F2代吸出,用于测定各项与待分析遗传性状相关的生物学指标; (3-3)重复步骤(3-1)和(3-2),其中(3-1)步骤不将Ftl亲代取出,待杂交F1代初羽化后遂将F1早与Ftl ?进行回交,后代即为回交B1代,测其生物学指标;同理,杂交F1 ?转移至Ftl早进行回交 ,得到回交B2代,同样测其与待分析遗传性状相关的生物学指标; (3-4)根据狭义遗传力的计算公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内判断烟粉虱遗传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无土栽培营养液的组分为:KN03,800mg/l ;KH2PO4,400mg/1 ;K2HPO4,100mg/l ;MgS04.7Η20,450mg/l ;CaSO4.2H20,500mg/l。【文档编号】A01K67/033GK104012474SQ201410265338【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3日 【专利技术者】马方舟, 吕志创, 韦娇, 周忠实, 万方浩, 王韧, 郭建英, 张桂芬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验室内判断烟粉虱遗传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不同地理种群的烟粉虱,每年4月‑10月到野外或温室大棚内采集烟粉虱危害的植物叶片;(2)准备寄主植物,将棉花裸种撒入花盆,浸种,盆中营养土为草木灰和蛭石配比1:1,置于人工气候箱内设置条件31℃,湿度70%,出苗后将苗移出营养土,清水冲洗苗根,底盒内倒入灭菌后的无土栽培营养液450ml,于无土栽培营养液中继续培养,无土营养液少于1/2时及时补充,3~5天第一片真叶期施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浓度为150mg/l;(3)烟粉虱杂交及遗传性状分析(3‑1)将一对雌雄各来自不同地理种群的初羽化烟粉虱成虫即亲代F0代接虫到叶片上,26℃室温、光照明暗度L:D=14:10条件下饲养;(3‑2)交配产卵3天后,将雌雄成虫分别取出,测定其与待分析遗传性状相关的生物学指标,待40天开始陆续将初羽化的杂交F1代的子代F2代吸出,用于测定各项与待分析遗传性状相关的生物学指标;(3‑3)重复步骤(3‑1)和(3‑2),其中(3‑1)步骤不将F0亲代取出,待杂交F1代初羽化后遂将F1♀与F0♂进行回交,后代即为回交B1代,测其生物学指标;同理,杂交F1♂转移至F0♀进行回交,得到回交B2代,同样测其与待分析遗传性状相关的生物学指标;(3‑4)根据狭义遗传力的计算公式hN2=2VF2-(VB1+VB2)VF2]]>其中,VB1为F1与母本回交后,待分析遗传性状表现型方差,VB2为F1与父本回交后,待分析遗传性状表现型方差;VF2为F2所要测定的某一性状的方差,从而计算得到待分析遗传性状的狭义遗传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方舟吕志创韦娇周忠实万方浩王韧郭建英张桂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