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开关机械特性所用的转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87495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5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试开关机械特性所用的转接装置,它包括上下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部的转接电路;所述上下外壳通过铰链连接;所述设置在外壳内部的转接电路包括输入测试信号转接电路、合闸测试转接电路、两路分闸测试转接电路和储能电机电源转接电路;所述输入测试信号转接电路由合闸信号输入插孔H、分闸信号输入插孔F和公共端插孔G1组成;所述合闸测试转接电路由三个插孔A、B、C和一个公共端插孔G2组成所述两路分闸测试转接电路结构相同;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接线可靠、安全、快捷,有效解决了原接线方式下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试开关机械特性所用的转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试开关机械特性所用的转接装置,尤其适用于中高压电气的开关测试。
技术介绍
在对高压电气开关进行机械特性试验时,传统连接线方式多采用鳄鱼夹接线,此种连接方式的隐患和不足如下:(1)夹接不实易引发接触不良,会出现所测数据不准或回路不通不出数据的现象,造成无法进行正常测试,延长了测试时间,使工作效率降低。(2)通向开关机构箱柜内机构侧的出线多在端子排上侧,它的接头方向是向下的,由于接头端部都穿有“线号标识”所以在将此接头拆除后,由于方向向下所以接头端部的“线号标识”易脱落丢失,发生此种现象易导致:恢复接线时错误接线;二次回路排查故障时造成难度,延长排查时间;“线号标识”丢失后,若现场不能及时补签,则此根线缆将无明确标识,查线时将从头查起以确认此根线的连接方向。(3)鳄鱼夹有的并非完全绝缘结构,在夹接测试时,易发生与其它端子短接引起“放炮”即短路的安全隐患,尤其是母线为220kV的开关机构箱是分相设计的,由于三相同时做机械特性试验,需要夹接的夹子更多,所以更容易引发短路事故;(4)在测试母线为220kV的开关机构箱时,由于开关分相布置,所以在测试开关分、合闸时需要经常倒接线并期间还会发生因夹接不实带来无法正常测试,使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试开关机械特性所用的转接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测试开关机械特性所用的转接装置,它包括上下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部的转接电路;所述上下外壳通过铰链连接;所述设置在外壳内部的转接电路包括输入测试信号转接电路、合闸测试转接电路、两路分闸测试转接电路和储能电机电源转接电路;所述输入测试信号转接电路由合闸信号输入插孔H、分闸信号输入插孔F和公共端插孔G1组成;所述合闸测试转接电路由三个插孔A、B、C和一个公共端插孔G2组成;所述插孔A、B、C均连所述合闸信号输入插孔H;所述两路分闸测试转接电路结构相同,其中一路分闸测试转接电路由开关S1、三个插孔A1、B1、C1和一个公共端插孔G3组成;所述三个插孔A1、B1、C1均通过开关S1接所述分闸信号输入插孔F;所述另一路分闸测试转接电路由开关S2、三个插孔A2、B2、C2和一个公共端插孔G4组成;以上公共端插孔均相连;所述储能电机电源转接电路由联动开关S3、正负极进线插孔J1-J2和正负极出线插孔C1-C2;所述正、负极进线插孔J1、J2均经开关S3接正、负极出线插孔C1、C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专利技术一次性接线,然后利用开关的通断来切换分合闸回路,不用来回换夹子,原来一人测试另一人要专门倒换夹子,通过本专利技术一人可一次性完成接线,测试时只需按需要将装置中的开关接通或断开就好了,节省了50%的人力,有效缩短了测试时间,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采用本专利技术接线可靠、安全、快捷,有效解决了原接线方式下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设置在外壳内部的转接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看附图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测试开关机械特性所用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下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部的转接电路;上下外壳通过铰链连接;设置在外壳内部的转接电路包括输入测试信号转接电路、合闸测试转接电路、两路分闸测试转接电路和储能电机电源转接电路;输入测试信号转接电路由合闸信号输入插孔H、分闸信号输入插孔F和公共端插孔G1组成;合闸测试转接电路由三个插孔A、B、C和一个公共端插孔G2组成;插孔A、B、C均连合闸信号输入插孔H;两路分闸测试转接电路结构相同,其中一路分闸测试转接电路由开关S1、三个插孔A1、B1、C1和一个公共端插孔G3组成;三个插孔A1、B1、C1均通过开关S1接分闸信号输入插孔F;另一路分闸测试转接电路由开关S2、三个插孔A2、B2、C2和一个公共端插孔G4组成;以上公共端插孔均相连;储能电机电源转接电路由联动开关S3、正负极进线插孔J1-J2和正负极出线插孔C1-C2;正、负极进线插孔J1、J2均经开关S3接正、负极出线插孔C1、C2。参看附图1,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在于:开关测试待测的待测的开关机构箱中有两组待测的分闸线圈和一组待测的合闸线圈,本实施例中设置两路分闸测试转接电路和一路合闸测试转接电路,做开关测试试验时,开关测试特性仪(已有的设备)发出合闸信号或分闸信号(即发出脉冲电源),再依次经本实施例、端子排传到开关机构中使分合闸线圈动作以带动开关动作完成相应的机械特性测试。本装置还具备为高压电气开关机构箱储能的储能电机直接提供外接电源,以往测试中,储能电机电源需外加临时电源时,多采用“人工夹接”的方式,易发生短路故障或人身触电事故,通过本转接装置,亦可完成一次性接线,接完线后再通电,需要储能时通过本实施例的储能电机电源转接电路并合上装置中的联动开关S3即可,不需要时断开联动开关S3即可,既减少了测试的中间重复接线环节,又可杜绝安全隐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测试开关机械特性所用的转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试开关机械特性所用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下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部的转接电路;所述上下外壳通过铰链连接;所述设置在外壳内部的转接电路包括输入测试信号转接电路、合闸测试转接电路、两路分闸测试转接电路和储能电机电源转接电路;所述输入测试信号转接电路由合闸信号输入插孔H、分闸信号输入插孔F和公共端插孔G1组成;所述合闸测试转接电路由三个插孔A、B、C和一个公共端插孔G2组成;所述插孔A、B、C均连所述合闸信号输入插孔H;所述两路分闸测试转接电路结构相同,其中一路分闸测试转接电路由开关S1、三个插孔A1、B1、C1和一个公共端插孔G3组成;所述三个插孔A1、B1、C1均通过开关S1接所述分闸信号输入插孔F;所述另一路分闸测试转接电路由开关S2、三个插孔A2、B2、C2和一个公共端插孔G4组成;以上公共端插孔均相连;所述储能电机电源转接电路由联动开关S3、正负极进线插孔J1‑J2和正负极出线插孔C1‑C2;所述正、负极进线插孔J1、J2均经开关S3接正、负极出线插孔C1、C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开关机械特性所用的转接装置,它包括上下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部的转接电路;所述上下外壳通过铰链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在外壳内部的转接电路包括输入测试信号转接电路、合闸测试转接电路、两路分闸测试转接电路和储能电机电源转接电路;所述输入测试信号转接电路由合闸信号输入插孔H、分闸信号输入插孔F和公共端插孔G1组成;所述合闸测试转接电路由三个插孔A、B、C和一个公共端插孔G2组成;所述插孔A、B、C均连所述合闸信号输入插孔H;所述两路分闸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平李春晓郑波陈立亚陈晓星陈国瑞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