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式三级串联升温储用热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81682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4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储能用热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间接式三级串联升温储用热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为一个从机的间接式储能用热装置与主机的间接式储能用热装置串联组合构成;所述间接式储能用热装置由太阳能反射器1焦点上的太阳能热交换器2通过导油管与储能热交换器3连通构成;所述储能热交换器3由储热腔体内的储热材料3.1与储热材料3.1中的双循环热交换装置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太阳能收集储存起来,供晚上没有阳光时,还能够充分利用收集储存太阳的热能来服务人们的日常生活:加工食品、取暖、洗浴,并且能够缓解当今能源日益紧缺的问题,节约能源,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间接式三级串联升温储用热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储能用热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间接式三级串联升温储用热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在当今能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利用太阳能用来加工食品、取暖、洗浴,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燃料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然而因为太阳每日东升西落,所以,晚上没有阳光。为了在白天和晚上都能够使用太阳的能量来服务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需要一种能够收集、储存太阳热能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间接式三级串联升温储用热收集装置,能够合理利用太阳能,收集、储存太阳热能。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间接式三级串联升温储用热收集装置,具有至少为一个从机的间接式储能用热装置与主机的间接式储能用热装置串联组合构成;所述间接式储能用热装置由太阳能反射器I焦点上的太阳能热交换器2通过导油管与储能热交换器3连通构成;所述储能热交换器3由储热腔体内的储热材料3.1与储热材料3.1中的双循环热交换装置组成;所述双循环热交换装置为双循环螺旋管3.2,双循环螺旋管3.2为两个相间或重叠的螺旋状不锈钢导热油管组成,第一循环螺旋管上端与太阳能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间接式三级串联升温储用热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为一个从机的间接式储能用热装置与主机的间接式储能用热装置串联组合构成;所述间接式储能用热装置由太阳能反射器(1)焦点上的太阳能热交换器(2)通过导油管与储能热交换器(3)连通构成;所述储能热交换器(3)由储热腔体内的储热材料(3.1)与储热材料(3.1)中的双循环热交换装置组成;所述双循环热交换装置为双循环螺旋管(3.2),双循环螺旋管(3.2)为两个相间或重叠的螺旋状不锈钢导热油管组成,第一循环螺旋管上端与太阳能热交换器(2)相连,下端通过储油罐(5)上设置的高温油泵(6)与太阳能热交换器(2)下端的导油管连通;所述间接式三级串联升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接式三级串联升温储用热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为一个从机的间接式储能用热装置与主机的间接式储能用热装置串联组合构成;所述间接式储能用热装置由太阳能反射器(I)焦点上的太阳能热交换器(2)通过导油管与储能热交换器(3)连通构成;所述储能热交换器(3)由储热腔体内的储热材料(3.1)与储热材料(3.1)中的双循环热交换装置组成;所述双循环热交换装置为双循环螺旋管(3.2),双循环螺旋管(3.2)为两个相间或重叠的螺旋状不锈钢导热油管组成,第一循环螺旋管上端与太阳能热交换器(2)相连,下端通过储油罐(5)上设置的高温油泵(6)与太阳能热交换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营黄君佳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讯罗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