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德辉专利>正文

一种可折叠踏脚及具有该踏脚的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76272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叠踏脚及具有该踏脚的折叠自行车,属于自行车领域,其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折叠不完全,折叠后占地面积大的问题。这种折叠自行车包括一种可折叠踏脚,其包括踏脚盘、将踏脚拐与踏脚盘转动连接并对其定位的第一连接定位部件以及将踏脚板和踏脚拐转动连接并对其定位的第二连接定位部件;所述踏脚盘上设有用于容纳踏脚拐、踏脚板、第一连接定位部件和第二连接定位部件的容置槽。其通过第一连接定位部件和第二连接定位部件实现了踏脚的充分折叠;其还通过设置踏脚盘以及在踏脚盘上设容置槽,使得在折叠的时候,踏脚拐和踏脚板能安放到容置槽中,各结构不外露,防止结构刮花或刮伤他人,并减小了折叠自行车的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踏脚及具有该踏脚的自行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部件和自行车,具体涉及一种踏脚及具有该踏脚的折叠自行车。
技术介绍
当前市面上的折叠自行车由于其能折叠缩小车身便于携带而广受欢迎,而现有的折叠自行车在折叠之后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折叠之后体积仍然很大,携带不方便;2、折叠不完全,还有很多结构外露,携带过程中容易造成他人伤害、引起刮碰。而这两个问题主要是由于自行车的踏脚难以完全折叠导致,因踏脚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转动,其与车体的连接为转动连接。在折叠自行车中,使用过程中,踏脚的状态需要保持打开,踏脚拐与车身、踏脚拐与踏脚板之间的连接和位置需要保持固定;而折叠起来时,也需要保持各个部件在折叠状态的位置。因而,现有的折叠自行车的踏脚为确保踏脚拐与车身、踏脚拐与踏脚板之间的连接和位置,往往会将其间的连接设为固定连接,即使自行车处于折叠状态时,踏脚拐和踏脚板都无法进行折叠,从而使得折叠自行车所占面积仍然很大,且踏脚拐和踏脚板都露在外面。此外,目前大多数的折叠自行车在折叠时需要借助扳手或者螺丝刀等工具才能进行,操作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折叠踏脚,其能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折叠不完全的问题。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该踏脚的自行车,其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因踏脚折叠不完全导致折叠自行车折叠后占地面积仍很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一个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折叠踏脚,包括踏脚拐和踏脚板,其还包括踏脚盘、将踏脚拐与踏脚盘转动连接并对其定位的第一连接定位部件以及将踏脚板和踏脚拐转动连接并对其定位的第二连接定位部件;所述踏脚盘上设有用于容纳踏脚拐、踏脚板、第一连接定位部件和第二连接定位部件的容置槽。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定位部件包括所述容置槽上向外凸起的凸轴、踏脚固定齿、定位螺母、踏脚联动杆、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踏脚固定齿上设有一个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的两侧壁上对称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凸轴穿过所述条形通孔;所述定位螺母安装在所述凸轴的端部并将踏脚固定齿固定在踏脚盘上;所述踏脚联动杆呈“凹”形,其包括两个自由段和中间的横向连接杆;所述两个自由段的端部对称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横向连接杆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沿横向连接杆长度方向设置,并贯穿横向连接杆;安装时,所述踏脚联动杆上的第二通孔和所述踏脚固定齿上的第一通孔相对应,通过第一转轴进行转动连接;折叠时,所述踏脚固定齿位于踏脚联动杆的两个自由段之间;所述踏脚拐包括对称设置的两根侧杆,两根侧杆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两根侧杆的第一端部对称设有第四通孔,在所述两根侧杆的第一端部靠近踏脚盘的一侧凸出形成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设有第五通孔;在踏脚盘的容置槽的槽壁上对应设有第六通孔;安装时,所述第四通孔与踏脚联动杆上的第三通孔相对,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五通孔与第六通孔通过第三转轴转动连接;折叠时,所述踏脚联动杆位于所述两根侧杆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定位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两根侧杆的第二端部的连接定位部件、踏脚板卡子、踏脚轴、扭簧和第四转轴;所述踏脚板卡子包括连接部和定位部;其连接部设有第七通孔,其定位部向其外侧凸出形成凸起物,定位部的端部凹陷形成供定位的卡位;所述连接定位部件包括设在两根侧杆的外侧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包括槽壁;在所述安装槽内、靠近第一端部的一端设有供所述第七通孔穿过的、与踏脚板卡子转动连接的卡子连接轴;在所述安装槽内、在所述卡子连接轴的外围设有供安装踏脚板卡子的槽孔;所述槽壁上、对应所述凸起物的位置处设有供凸起物伸出的第八通孔;所述安装槽内、远离第一端部的一端设有供第四转轴穿过的第九通孔;在两根侧杆的第二端部的内侧还设置有弧形的导槽,所述导槽的一端与所述踏脚板卡子的卡位相对;所述扭簧安装在卡子连接轴上,所述扭簧包括两个弹性端部,其中一个弹性端部固定在踏脚板卡子上,另一个弹性端部与所述槽壁接触;所述踏脚轴的顶端设有与踏脚板连接的转轴,其底部两侧设有定位轴和第十通孔;安装时,所述第十通孔与所述第九通孔相对,并通过第四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定位轴安装在导槽内并可沿着导槽运动;当踏脚轴与侧杆垂直时,定位轴运动到导槽的端部并卡在踏脚板卡子的卡位内。优选地,所述踏脚板和踏脚轴之间的连接为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踏脚板上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设有供转轴穿过的第十一通孔;所述踏脚板相对于转轴转动。优选地,所述踏脚拐的中部、两根侧杆之间设有支撑杆。优选地,所述踏脚盘的中间设有连接自行车转轴的安装孔。为解决上述第二个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可折叠的车把手、龙头和车身,其还包括一种可折叠踏脚,该可折叠踏脚包括踏脚拐和踏脚板,其还包括踏脚盘、将踏脚拐与踏脚盘转动连接并对其定位的第一连接定位部件以及将踏脚板和踏脚拐转动连接并对其定位的第二连接定位部件;所述踏脚盘上设有用于容纳踏脚拐、踏脚板、第一连接定位部件和第二连接定位部件的容置槽。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折叠自行车,其包括一种可折叠踏脚,可折叠踏脚该通过第一连接定位部件和第二连接定位部件实现了踏脚拐和踏脚板之间的折叠和展开,以及在各个状态下的定位,实现了踏脚的充分折叠。本技术还通过设置踏脚盘以及在踏脚盘上设容置槽,使得在折叠的时候,踏脚拐和踏脚板能安放到容置槽中,各结构不外露,防止结构刮花或刮伤他人;同时保证了踏脚的充分折叠,减小了折叠自行车的占地面积。另外,本技术的折叠自行车的叠操作无需借助任何工具即可完成,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踏脚盘和踏脚固定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定位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踏脚联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踏脚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踏脚拐;11、侧杆;111、第一端部;1111、第四通孔;1112、固定部;1113、第五通孔;112、第二端部;113、连接定位部件;1131、安装槽;1132、卡子连接轴;1133、槽孔;1134、第八通孔;1135、第九通孔;1136、导槽;114、踏脚板卡子;1141、连接部;1142、定位部;1143、第七通孔;1144、凸起物;1145、卡位;115、踏脚轴;1151、转轴;1152、定位轴;1153、第十通孔;118 、支撑杆;2、踏脚板;21、连接块;22、第十一通孔;3、踏脚盘;31、容置槽;311、第六通孔;32、安装孔;4、第一连接定位部件;41、凸轴;42、踏脚固定齿;421、条形通孔;422、第一通孔;43、定位螺母;44、踏脚联动杆;441、自由段;4411、第二通孔;4421、第三通孔;442、横向连接杆;5、第二连接定位部件;6、踏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折叠自行车,其包括一种可折叠踏脚,该踏脚包括踏脚拐I和踏脚板2,其还包括踏脚盘3、将踏脚拐I与踏脚盘3转动连接并对其定位的第一连接定位部件4以及将踏脚板2和踏脚拐I转动连接并对其定位的第二连接定位部件5。踏脚盘3上设有用于容纳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叠踏脚,包括踏脚拐和踏脚板,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踏脚盘、将踏脚拐与踏脚盘转动连接并对其定位的第一连接定位部件以及将踏脚板和踏脚拐转动连接并对其定位的第二连接定位部件;所述踏脚盘上设有用于容纳踏脚拐、踏脚板、第一连接定位部件和第二连接定位部件的容置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踏脚,包括踏脚拐和踏脚板,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踏脚盘、将踏脚拐与踏脚盘转动连接并对其定位的第一连接定位部件以及将踏脚板和踏脚拐转动连接并对其定位的第二连接定位部件;所述踏脚盘上设有用于容纳踏脚拐、踏脚板、第一连接定位部件和第二连接定位部件的容置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踏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定位部件包括所述容置槽上向外凸起的凸轴、踏脚固定齿、定位螺母、踏脚联动杆、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 所述踏脚固定齿上设有一个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的两侧壁上对称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凸轴穿过所述条形通孔; 所述定位螺母安装在所述凸轴的端部并将踏脚固定齿固定在踏脚盘上; 所述踏脚联动杆呈“凹”形,其包括两个自由段和中间的横向连接杆;所述两个自由段的端部对称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横向连接杆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沿横向连接杆长度方向设置,并贯穿横向连接杆;安装时,所述踏脚联动杆上的第二通孔和所述踏脚固定齿上的第一通孔相对应,通过第一转轴进行转动连接;折叠时,所述踏脚固定齿位于踏脚联动杆的两个自由段之间; 所述踏脚拐包括对称设置的两根侧杆,两根侧杆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两根侧杆的第一端部对称设有第四通孔,在所述两根侧杆的第一端部靠近踏脚盘的一侧凸出形成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设有第五通孔;在踏脚盘的容置槽的槽壁上对应设有第六通孔;安装时,所述第四通孔与踏脚联动杆上的第三通孔相对,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五通孔与第六通孔通过 第三转轴转动连接;折叠时,所述踏脚联动杆位于所述两根侧杆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踏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定位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两根侧杆的第二端部的连接定位部件、踏脚板卡子、踏脚轴、扭簧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德辉
申请(专利权)人:邓德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