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士顺专利>正文

耙溜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75679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8:07
本专利涉及一种煤矿掘进中使用的耙溜一体机,用于掘进采煤工作面打切眼后的半研煤的外运机机体自动前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链条输送机、耙装机绞车及安装平台,其特征是,还包括耙装机耙斗和带滑轮的固定生根,所述链条输送机迎头设有耙装机收集斗。本专利的优点在于,该机与传统的掘进运输方式相比减少了轨道敷设、拆除再安装输送机的环节,采用直接安装输送机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耙溜一体机
本专利涉及一种煤矿掘进中使用的耙溜一体机,用于掘进采煤工作面打切眼后的半岩煤的外运机机体自动前移。
技术介绍
在掘进采煤工作面打切眼时,通常需要敷设一部切眼溜子。传统工艺是先敷设轨道,安装小绞车一部,用一顿煤车将半岩煤运出,且需要人工装车,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安全系数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耙溜一体机,解决人工装车,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及轨道安装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耙溜一体机,包括链条输送机、耙装机绞车及安装平台,其特征是,还包括耙装机耙斗和带滑轮的固定生根,所述链条输送机迎头设有耙装机收集斗;所述耙溜机耙斗分别在前后设有钢丝挂孔,在所述耙装机耙斗的后侧连接挂孔固定钢丝一端,上述钢丝另一端穿过固定生根的滑轮最后绕在耙装机绞车上;所述耙装机耙斗前端钢丝挂孔固定钢丝,上述钢丝另一端绕在耙装机绞车绞轮上;所述耙溜机收集斗两侧下方通过U型连接杆和套筒连接杆并列方式与链条输送机迎头连接;所述固定生根固定于掘进巷道煤、岩壁上。根据所述的耙溜一体机,其特征是,所述U型连接杆直杆端和套筒连接杆通过连接轴与链条输送机迎头可旋转连接,所述U型连接杆U型开口端固定于耙装机收集斗上,U型连接杆的直杆端贯穿U型底部端形成铰接。根据所述的耙溜一体机,其特征是,所述耙装机绞车的操作杆延长至1.2-1.5m。本专利的优点在于,该机与传统的掘进运输方式相比减少了轨道敷设、拆除再安装输送机的环节,采用直接安装输送机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传统的运输方式是由人工将半岩煤装入It矿车中,由调度小绞车牵引2?3辆It矿车进入大巷,再由电机车牵引至矸石仓(或煤仓),然后提升上井。此间运输环节多,人员配置多;周转繁琐,效率低。并且易发生矿车掉道伤人事故。而该机是耙装机与刮板输送机合为一体完成掘进运输任务,改变了传统的矿车运输方式,取消了中间环节,实现了掘进与运输的连续性,机械化作业程度得以提高,有效地减少了各类机电运输事故。并且实现了无轨作业,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人员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该机后,提高了运输能力和生产效率。掘进迎头单进尺比传统的工艺流程效率提高至3倍以上,安全生产系数也有较大提高。实现了无轨作业,节约了大量的道轨及枕木,减少了岗位工配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配工作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附图标记:1、链条输送机;2、安装平台;3、操作杆;4、耙装机绞车;5、U型连接杆;6、连接轴;7、套筒连接杆;8、耙装机收集斗;9、钢丝绳;10、耙装机耙斗;11、固定生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所示,一种耙溜一体机,包括链条输送机1、耙装机绞车4及安装平台2,其特征是,还包括耙装机耙斗10和带滑轮的固定生根11,所述链条输送机I迎头设有耙装机收集斗8 ;所述耙溜机耙斗10分别在前后设有钢丝挂孔,在所述耙装机耙斗10的后侧连接挂孔固定钢丝一端,上述钢丝另一端穿过固定生根11的滑轮最后绕在耙装机绞车I上;所述耙溜机耙斗10前端钢丝挂孔固定钢丝,上述钢丝另一端绕在耙装机绞车4绞轮上;所述耙溜机收集斗8两侧下方通过U型连接杆5和套筒连接杆7并列方式与链条输送机I迎头连接;所述固定生根11固定于掘进巷道工作面。根据所述的耙溜一体机,其特征是,所述U型连接杆5直杆端和套筒连接杆7通过连接轴6与链条输送机I迎头可旋转连接,所述U型连接杆5U型开口端固定于耙装机收集斗8上,U型连接杆5的直杆端贯穿U型底部端形成铰接。根据所述的耙溜一体机,其特征是,所述耙装机绞车I的操作杆延长至1.2-1.5m。正常工作时,耙溜机耙斗在绞车钢丝绳牵引下做往复运动,耙溜机耙斗将打切眼产生的半岩煤运送到耙装机收集斗,再由输送机运出。工作完毕后,该机体整体跟进掘进迎头,为下一个工作班作好准备。设备自动前移时,把耙装机耙斗的前侧钢丝套摘下,挂上该机上的固定生根滑轮钩头,把输送机与绞车平台脱开,再按下绞车控制开关的启动按钮,在绞车牵引力的作用下,该绞车平台整体向工作面方向移动,完成前移工作。然后摘下固定生根滑轮钩头,补接短缺的溜槽并与该机体连接在一起,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工作中:(I)、根据耙装机绞车与耙装机耙斗之间的放绳长度,每次前移的距离一般在20米?30米之间,硐室开拓断面宽度在2.8?3米左右,上述技术参数可根据使用单位的具体情况酌情制定。(2)、该机在倾斜巷使用时,倾角不宜超过12°,前移该机体时需对输送机迎头底板进行及时清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耙溜一体机,包括链条输送机(1)、耙装机绞车(4)及安装平台(2),其特征是,还包括耙装机耙斗(10)和带滑轮的固定生根(11),所述链条输送机(1)迎头设有耙装机收集斗(8);所述耙装机耙斗(10)分别在前后设有钢丝挂孔,在所述耙装机耙斗(10)的后侧连接挂孔固定钢丝一端,上述钢丝另一端穿过固定生根(11)的滑轮最后绕在耙装机绞车(4)上;所述耙装机耙斗(10)前端钢丝挂孔固定钢丝,上述钢丝另一端绕在耙装机绞车(4)绞轮上;所述耙装机收集斗(8)两侧下方通过U型连接杆(5)和套筒连接杆(7)并列方式与链条输送机(1)迎头连接;所述固定生根(11)固定于掘进巷道煤、岩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耙溜一体机,包括链条输送机(I)、耙装机绞车(4)及安装平台(2),其特征是,还包括耙装机耙斗(10)和带滑轮的固定生根(11),所述链条输送机(I)迎头设有耙装机收集斗(8); 所述耙装机耙斗(10)分别在前后设有钢丝挂孔,在所述耙装机耙斗(10)的后侧连接挂孔固定钢丝一端,上述钢丝另一端穿过固定生根(11)的滑轮最后绕在耙装机绞车(4)上; 所述耙装机耙斗(10)前端钢丝挂孔固定钢丝,上述钢丝另一端绕在耙装机绞车(4)绞轮上; 所述耙装机收集斗(8)两侧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士顺姜德生李福振马义马宾燕传远
申请(专利权)人:马士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