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74211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在接收到业务请求时,判断所述业务请求是否是数据共享请求;在判断结果为所述业务请求是数据共享请求时,确定与所述数据共享请求对应的数据源节点和数据接收目标节点;根据距离原则和/或信号质量原则以及信用原则和/或激励原则选择出与所述数据源节点和所述数据接收目标节点对应的承载网络节点;根据所述承载网络节点、所述数据源节点和所述数据接收目标节点确定数据共享的网络结构。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终端直连通信网络中的信任和激励问题,提高数据共享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终端直连通信(D2D)技术的引入为提高频谱使用效率、提高系统吞吐量、降低用户设备的能耗、降低运营商的运营成本提供了技术支持,当前的3GPP网络中已经展开了对终端直连通信技术的研究,定义了终端直连通信技术的多种应用场景。当前的网络侧终端直连通信技术的研究中,主要关注的是物理层上建立终端直连通信网络的方法,比如,如何建立两个用户设备之间的终端直连通信网络。学术界对终端直连通信技术的研究中提出了一个终端直连通信技术的未来应用场景(如图1所示):将终端直连通信技术与对等网络(P2P)结合,实现D2D LAN数据共享,这个场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数据共享和转发的效率,降低网络侧的负载。但在当前的3GPP标准化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两个用户设备之间如何建立终端直连通信,其依赖于“满足终端直连通信的物理建立条件(如距离足够近)的两个用户设备均可以实现终端直连通信”的假设,而并没有考虑到用户设备的鉴权以及激励问题,既没有考虑终端直连通信中的用户设备是否安全,是否值得信任以进行数据中转传输,也没有考虑数据中转的潜在商业模式问题(激励问题),没有一个现实的商业模式可以给与实现支持。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终端直连通信网络中的信任和激励问题,提升数据共享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终端直连通信网络中的信任和激励问题,提升数据共享的安全性。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包括:根据网络侧接收到的或网络侧触发的业务请求,判断是否采用直连通信的数据传输方式,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与所述业务请求对应的数据源节点和数据接收目标节点;根据物理域选网原则和商业模式域选网原则选择出与所述数据源节点和所述数据接收目标节点对应的承载网络节点;根据所述承载网络节点、所述数据源节点和所述数据接收目标节点确定所述直连通信的数据传输方式对应的网络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网络侧在接到业务请求或触发业务请求后,将会去判断是否通过建立直连通信网络的方式来进行数据传输。其中,业务请求包括数据共享请求和普通业务请求。对于普通业务请求:网络侧判断是否有相同业务需求的节点存在,或是否有相同业务的共享网络存在;然后结合网络(核心网和接入网)负载情况,判断是否新建或加入已有的直连通信网络。对于数据传输请求:根据网络负载情况,判断是否利用直连通信的方式来实现数据传输。在确定源UE(数据源节点)和接收UE(数据接收目标节点)的基础上,通过根据物理域选网原则可以优选出符合一定误码率和延时要求的UE,进而通过增加商业模式域选网原则可以进一步地选出安全性和信用等级比较高的UE,并确定出安全系数比较高、数据传输性能比较好的直连通信的数据传输网络结构,最终确保信息传输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并有效地解决直连通信网络中的信任问题和激励问题。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信用原则包括:网络侧维护的信用关系和终端侧维护的信用关系。在该技术方案中,基于信用的组网原则,根据网络侧或终端侧维护的信用关系,可以对物理域网络拓扑进行限制性修改,以使实际承载网络满足信用原则,而在网络侧和终端侧同时施行信用原则,使网络侧和终端侧的安全保密指数都升高,避免数据在网络侧和终端侧被泄漏,有助于提高数据共享的安全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网络侧维护的信用关系包括基于网络签约数据的接入控制和/或基于历史数据的接入控制。在该技术方案中,网络维护的信用关系由网络侧,如由基站或“直连通信策略与管理服务器”进行维护,其主要目的是引入基于运营商的接入控制,根据基于网络签约数据的接入控制和/或基于历史数据的接入控制,网络侧可以确定某节点是否被允许在基于直连通信的P2P数据共享网络中承担数据传输或中转角色。这样,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使网络侧和终端侧的安全保密指数都升高,避免数据在网络侧和终端侧被泄漏。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基于网络签约数据的接入控制为判断所述终端的用户在入网签约时,确定所述终端是否已签约、是否可在网络中作为数据传输的中继角色存在,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终端定义为可信节点,在判断结果为否时,将所述终端定义为不可信节点;所述基于历史数据的接入控制为所述网络侧对所述终端的用户行为进行持续跟踪记录,根据记录的信息对所述用户的信用等级进行综合评分,在所述用户的分数满足预设的分数阈值时,所述网络侧将所述终端定义为可信节点,否则定义为不可信节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可信节点允许承担数据中继业务,所述不可信节点不允许承担所述数据中继业务。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基于网络签约数据的接入控制中,用户终端在入网签约时,确定是否可在直连通信网络中作为数据传输中继角色存在,该确认信息可由Ibit标识,并在鉴权过程中,从用户签约数据库(如HSS/HLR)获得,被标识为Yes的节点,在没有其他判断规则的先验信息前,可以被作为可信节点存在;而在基于历史记录的接入控制中,网络侧对用户行为,如用户完成数据共享中继服务的次数、时长和流量等,进行持续跟踪和记录,并根据跟踪和记录的结果对用户信用级别进行综合评分,评分满足一定条件时可被网络侧定义为“可信节点”,也可以按照综合评分多少定义信任优先级,再根据优先级进行中继选择。这样,通过判断节点可信与不可信来决定节点是否可以承担数据传输任务,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使网络侧和终端侧的安全保密指数都升高,避免数据在网络侧和终端侧被泄漏。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终端侧维护的信用关系包括:终端侧上层应用维护的关系图谱和网络侧的应用服务器提供的关系图谱。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终端侧上层应用维护的关系图谱为所述终端侧上层应用提供关系图谱,再通过接入网信令面信令上报所述网络侧,所述网络侧在构建承载网络时进行接入限制考虑;所述网络侧的应用服务器提供的关系图谱为由终端侧的上层应用建立关系图谱,并由应用层和所述网络侧的应用服务器实现图谱同步,所述网络侧在构建承载网络时,向所述应用服务器请求关系图谱,并根据获得的信息,进行接入控制。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侧维护的信用关系包括终端上层应用维护与由终端汇报给网络侧专有服务器进行的后台维护,其主要目的是引入基于某些用户特有信息的信用机制。终端侧上层应用维护的关系图谱由终端上层应用提供关系图谱,再通过接入网信令面信令上报网络侧,网络侧在构建承载网络时进行接入限制考虑,关系图谱可根据信用关系对每个对象定义信用优先级,在考虑中继时,根据优先级先后顺序选择。而网络侧应用服务器提供的关系图谱,由终端上层应用建立关系图谱,并由应用层和网络侧应用服务器实现图谱同步,网络侧在构建承载网络时,向应用服务器请求关系图谱,根据所获信息,进行接入控制;关系图谱可根据信用关系对每个对象定义信用优先级,在考虑中继时,根据优先级先后顺序选择。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激励原则包括:终端侧或是网络侧为数据业务服务设置预设的激励原则,数据传输节点根据所述预设的激励原则选择是否承担数据中继业务。在该技术方案中,基于互惠关系和激励关系的组网原则是为支持直连通信的商业模式而确立的奖惩机制。终端或网络为终端或网络发布的直连通信数据共享业务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62/201410253836.html" title="数据传输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数据传输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网络侧接收到的或网络侧触发的业务请求,判断是否采用直连通信的数据传输方式,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与所述业务请求对应的数据源节点和数据接收目标节点;根据距离原则和/或信号质量原则以及信用原则和/或激励原则选择出与所述数据源节点和所述数据接收目标节点对应的承载网络节点;根据所述承载网络节点、所述数据源节点和所述数据接收目标节点确定所述直连通信的数据传输方式对应的网络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网络侧接收到的或网络侧触发的业务请求,判断是否采用直连通信的数据传输方式,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与所述业务请求对应的数据源节点和数据接收目标节点; 根据距离原则和/或信号质量原则以及信用原则和/或激励原则选择出与所述数据源节点和所述数据接收目标节点对应的承载网络节点; 根据所述承载网络节点、所述数据源节点和所述数据接收目标节点确定所述直连通信的数据传输方式对应的网络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用原则包括:网络侧维护的信用关系和终端侧维护的信用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维护的信用关系包括基于网络签约数据的接入控制和/或基于历史数据的接入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网络签约数据的接入控制为判断所述终端的用户在入网签约时,确定所述终端是否已签约、是否可在网络中作为数据传输的中继角色存在,在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终端定义为可信节点,在判断结果为否时,将所述终端定义为不可信节点; 所述基于历史数据的接入控制为所述网络侧对所述终端的用户行为进行持续跟踪记录,根据记录的信息对所述用户的信用等级进行综合评分,在所述用户的分数满足预设的分数阈值时,所述网络侧将所述终端定义为可信节点,否则定义为不可信节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信节点允许承担数据中继业务,所述不可信节点不允许承担所述数据中继业务。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侧维护的信用关系包括:终端侧上层应用维护的关系图谱和网络侧的应用服务器提供的关系图谱。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侧上层应用维护的关系图谱为所述终端侧上层应用提供关系图谱,再通过接入网信令面信令上报所述网络侧,所述网络侧在构建承载网络时进行接入限制考虑; 所述网络侧的应用服务器提供的关系图谱为由终端侧的上层应用建立关系图谱,并由应用层和所述网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晨璐杨科文
申请(专利权)人: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