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行防伪票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897 阅读:3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本低、使用方便、防伪性能高的银行防伪票据,由票体和印刷在票体上的文字及表格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法算业务委托书和支票票体表面的某一空白处印有一层10×15mm的矩形油墨,该油墨构成一个带灰度的图案。(*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银行防伪票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票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银行、证券、税务、海关、航空公司、工商、政府、司法等对票据防伪要求较高的机构使用的银行防伪票据。
技术介绍
目前,银行在对外业务的票据处理过程中,验印是验证用户身份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票据本身的真伪验证也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银行现有的票据、凭单、票据购置凭证等单据上的防伪手段普遍都比较简单,而且票据的发行管理也不是十分严格,使一些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通过对票据进行伪造、挖补等,实施金融诈骗。因此,银行系统对票据自身的防伪能力日渐重视,人民银行总行今年也推荐了一些票据防伪的手段,包括在每张票据上都使用零磁道无法改写的磁条、防伪油墨喷涂等方案。但目前这些方案都存在着问题,首先是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系统对票据的发行和鉴别过程进行管理,实际上只是提供了加密手段而不是完整的应用方案。另一方面,这些加密手段很大程度地增加了票据的发行成本,无论是银行还是银行客户都难以接受,限制了这些加密手段的应用。此外,在与银行工作人员交流中发现,使用荧光材料等印制的票据,银行业务人员有一定心理恐惧,认为对身体不宜,有着抵触情绪。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票据存在的成本高、处理不方便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成本低、使用方便、防伪性能高的银行防伪票据。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银行防伪票据,由票体和印刷在票体上的文字及表格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法算业务委托书和支票票体表面的某一空白处印有一层10×15mm的距形油墨,该油墨构成一个带灰度的图案。本专利技术中带灰度的图案作为票据的防伪图案,使用时,计算机处理系统结合特定票据上的文字资料和随机产生的数值经加密处理后生成一个图案后,将该图案打印在对应的票据表面,并将该图案存储在计算机的数据库中,要辨别票据的真伪时,计算机的图案读取设备读取图案中的矩阵及灰度后,与计算机数据库中存储的图案矩阵及灰度进行对比即可判别该票据的真伪。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在票据上打印以灰度和图形作特征的图案,使用时,读取该图案的矩阵(图形)和灰度与存储在计算机数据库中的对应图案进行对比,来辨别票据的真伪,因为,将图案的灰度也作为防伪的特征,所以,大大提高了票据的防伪程度,而且,使用简单,票据的成本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中1、票体,2、图案。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从图中可见,所述银行防伪票据,由票体1和印刷在票体上的文字及表格(文字及表格未画出)构成,其中票体1表面的右下角处用油墨印有一个带灰度的图案2,该图案2的形状及灰度由计算机处理系统按照该票据上的文字资料(如客户名称、账号等)和随机产生的数值经加密处理后生成,并存储在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银行防伪票据,由票体和印刷在票体上的文字及表格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法算业务委托书和支票票体表面的某一空白处印有一层10×15mm的矩形油墨,该油墨构成一个带灰度的图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银行防伪票据,由票体和印刷在票体上的文字及表格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法算业务委托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郭荣丽薛仕忠肖斌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珠海金联安警用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