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引线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7125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变压器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压器引线连接结构。该变压器引线连接结构包括绝缘层和铜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棒包括铜棒A和铜棒B,铜棒A与铜棒B锥形连接,铜棒A与铜棒B周围设有成型绝缘螺纹柱、成型绝缘螺纹套和成型绝缘套组成的自身绝缘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铜棒A与铜棒B锥形连接,替代传统的铜棒和螺栓压接方式,增大了铜棒的有效连接面积,提高导电性能;造价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压器引线连接结构(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引线连接结构,属于变压器结构
。(二)
技术介绍
现阶段,IlO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力变压器引线的连接方式多采用铜棒和螺栓压接,然而其连接面积小且连接效果差,导电性也不好,外部同时需进行屏蔽加包绝缘层,延长工作时间,增加劳动强度。(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增大铜棒有效连接面积且提供导电性的变压器引线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变压器引线连接结构,包括绝缘层和铜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棒包括铜棒A和铜棒B,铜棒A与铜棒B锥形连接,铜棒A与铜棒B周围设有自身绝缘层。其中:所述的铜棒A与铜棒B锥形连接,替代传统的铜棒和螺栓压接方式,增大了铜棒的有效连接面积,提高导电性能。所述的铜棒外端包裹的绝缘层为皱纹纸绝缘层。所述的成型绝缘螺纹柱与成型绝缘螺纹套螺纹连接。本专利技术成型绝缘螺纹柱、成型绝缘螺纹套和成型绝缘套组成自身绝缘层,不再需要对引线进行包扎,降低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IlO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力变压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铜棒A与铜棒B锥形连接,替代传统的铜棒和螺栓压接方式,增大了铜棒的有效连接面积,提高导电性能;造价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变压器引线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传统引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铜棒A ;2、铜棒B ;3、成型绝缘螺纹柱;4、成型绝缘螺纹套;5、成型绝缘套;6、皱纹纸绝缘层;7、铜棒C ;8、螺栓;9、绝缘层。【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变压器引线连接结构,包括皱纹纸绝缘层6、铜棒Al和铜棒B2,铜棒Al与铜棒B2锥形连接,铜棒Al与铜棒B2周围设有成型绝缘螺纹柱3、成型绝缘螺纹套4和成型绝缘套5组成的自身绝缘层。如图2所示的传统引线连接结构,包括铜棒C7、螺栓8和绝缘层9,本专利技术铜棒Al与铜棒B2锥形连接,替代传统的铜棒和螺栓8压接方式,增大了铜棒的有效连接面积,提高导电性能,其中成型绝缘螺纹柱3、成型绝缘螺纹套4和成型绝缘套5组成自身绝缘层,不再需要对引线进行包扎,降低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压器引线连接结构,包括绝缘层和铜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棒包括铜棒A(1)和铜棒B(2),铜棒A(1)与铜棒B(2)锥形连接,铜棒A(1)与铜棒B(2)周围设有自身绝缘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引线连接结构,包括绝缘层和铜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棒包括铜棒A(I)和铜棒B (2),铜棒A (I)与铜棒B (2)锥形连接,铜棒A (I)与铜棒B (2)周围设有自身绝缘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引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棒外端包裹的绝缘层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尔刚魏鸣跃李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达驰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