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67086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1:00
一种轻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件,包括组件主体以及在所述组件主体的四周接线盒和铝材料,所述组件主体通过所述接线盒和铝材料进行封装形成封装层,所述组件主体从下至上依次敷设钢化玻璃层、热塑性树脂层(EVA)、太阳能电池串组片、热塑性树脂层(EVA)以及背板层。更优选地,可在所述组件主体背面黏接加强筋,并在所述加强筋上设有螺孔,以便将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与承重载体通过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件不仅质量轻、能降低承重载体静载负荷的,而且适用于不同形状的承重载体,使安装方便,同时能够提高玻璃透光率和组件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轻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件。
技术介绍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广泛地应用于厂房屋顶、停车棚、别墅屋顶及地面光伏发电站。一般在屋顶、棚顶安装光伏系统时,都需要有一个支撑托架,对于新建筑,支撑托架通常在安装屋顶盖板之后、加装屋顶防水材料之前架设,安装步骤繁琐;对于老建筑,由于原建房顶、车棚的顶层结构称重设计没有考虑到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导致大多房顶、车棚的顶层静载荷承重不够,不能安装光伏发电系统或者需要重新加强屋顶结构以承受额外的光伏系统重量。目前常规的光伏发电系统采用的光伏组件玻璃厚度普遍为3.2mm,系统包含组件支架的重量大于20公斤,并且由于承重载体的形状不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应用。光伏发电的核心关键是有效吸收太阳光以提高光伏发电功率,只有透射的光线会对晶硅电池产生光电反应,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由于传统光伏组件玻璃透光率只有约92%,约8%的可见光由于玻璃的反射和吸收损失,导致发电效率下降。综上所述,为了解决上述太阳能光伏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人们迫切的需要一种质量轻、能降低承重载体静载负荷的,并且便于安装,同时提高玻璃透光率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质量轻、机械强度高的;不需要支撑托架,便于安装的;同时能够提高玻璃透光率,增加发电效率的一种轻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件。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轻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件,包括:组件主体以及在所述组件主体四周的接线盒和铝边框,所述组件主体通过所述接线盒和铝边框进行封装形成封装层,所述组件主体从正面到背面依次敷设钢化玻璃层、热塑性树脂层(EVA)、太阳能电池串组片、热塑性树脂层(EVA)以及背板层。进一步地,所述钢化玻璃层厚度范围0.8mm,含铁量小于等于0.2%。进一步地,在所述封装层外部设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材料为软性塑胶。进一步地,在所述组件主体的背面设置多条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相对于所述组件主体的背面形成凸棱。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通过双面胶与所述组件主体的背面相黏接。进一步地,在所述加强筋的底面设有螺孔。进一步地,所述背板层采用含氟树脂薄膜。进一步地,所述铝边框的材料为铝合金材料,并且厚度为1mm。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层采用阳极氧化处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1.本技术采用了质量轻的超薄型钢化玻璃钢化玻璃,其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可承受较大的昼夜温差变化以及2400pa的风压。2.本技术在所述组件主体的背面黏结加强筋,并通过加强筋上的螺孔与承重载体螺纹连接的方式只需在承重载体上钻孔便可迅速可靠地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组件的安装,无需使用支撑托架,使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件的安装步骤简化,同时本技术能够适应于各种不同形状、斜度的承重载体。3.由于本技术简化了安装的结构,同时采用了轻量的组件主体材料,本技术的质量降低至每平方米小于等于5公斤,与传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的质量每平方米20公斤相比,整体重量大大减小,从而降低了承重载体的承重负担,免除了重新加固承重载体的装修工序。4.本技术采用了超薄型钢化玻璃层,其厚度只有0.8mm,与传统的光伏组件玻璃厚度3.2mm相比,厚度大大减小,因此能够有效阻挡紫外线等光的透射,玻璃透光率到达92%,从使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提高1%。5.本技术在铝边框外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可以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在沿海地区使用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组件主体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4中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图3中沿C-C线的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使用效果示意图。其中:1钢化玻璃板层,2EVA层,3太阳能电池串组层,4背板层,5厚度为4mm的钢化玻璃层,6铝边框,7加强筋,8接线盒。【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组件主体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组件主体从下至上依次敷设:钢化玻璃层,EVA层,太阳能电池串组层,EVA层以及背板层。所述组件主体通过接线盒和铝边框进行封装形成封装层。实施例1图3、4、5、6、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组件的生产工艺与常规组件的生产工艺相同,包括电池焊接、连接汇流条、敷设、层叠、安装接线盒。将多片接线盒焊接成串,将焊带上所附着的焊锡融化后,与电池片的主栅线连接到一起,形成串联线路。由于电池片材质的原因,其特性较脆,易损坏,需在外层加上保护材料,层叠就是将除电池片以外的保护材料按照顺序敷设到电池片的正面和背面。本实施例采用厚度为0.6mm的钢化玻璃,含铁量不超过0.2%,钢化性能良好,重量只有每平方米2公斤,且能够满足抗2400pa风强的机械强度,同时,在320_1100nm的太阳电池光谱响应的波长范围内,透光率达到92%以上;EVA是一种热融胶黏剂,内含交联剂,经过热压便发生熔融黏接与交联固化,固化后的EVA具有弹性,上下包封电池层,并且与钢化玻璃层粘连后能提高玻璃透光率;本实施例的背板层的材料采用软性塑胶材料,如:含氟树脂薄膜,具有良好的耐温、防腐蚀能力,且可以与EVA良好的黏接背板层,厚度为0.3mm ;层叠的目的是在高温的情况下融化高温粘合剂,将玻璃层与电池片粘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整体,以达到对发电单元电池片的保护;接线盒由ABS制成,接线柱由高导电解铜制成,接线盒用硅胶黏接在背板上;[0041 ] 铝合金边框壁厚1mm,确保组件在室外环境不被腐蚀;在封装层外设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采用阳极氧化处理;在所述组件主体的背面用高强度双面胶黏接多条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相对于所述组件主体的背面形成凸棱,所述加强筋不仅用于固定所述光伏组件,而且利于在所述组件主体的背面凸棱间的间隙,有利于空气流通,帮助所述光伏组件散热。本技术的玻璃、铝框、背板表面应保持清洁,不得有异物、硅胶残留、EVA残留等;同一组件所使用的电池片颜色不得有明显色差。如图3、4、5所示,在加强筋底面设有螺孔,通过加强筋上的螺孔与承重载体螺纹连接,将本技术安装在承重载体上。安装后的轻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件,如图9所示。实施例2图8表示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本技术的所述钢化玻璃层轻薄柔软,在层叠工序中可能存在无法将层叠好的半成品太阳能板抬起或流入下一道工序,以及层叠时易将柔软的钢化玻璃碰碎的问题,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轻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的层叠方法,如图8所示:步骤一如图8所示,敷设一种厚度为0.6mm的钢化玻璃层;步骤二敷设EVA层;[0051 ] 步骤三敷设电池串组;步骤四敷设EVA层;步骤五敷设背板层;步骤六在所述钢化玻璃层下方垫置一块长度、宽度和厚度都大于所述钢钢化玻璃层的厚度为4mm的钢化玻璃层;步骤七进行太阳能电池组件缺陷检测(EL);步骤八在所述背板层上方增设一块所述厚度为4mm的钢化玻璃层,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件,包括:组件主体以及在所述组件主体四周的接线盒和铝边框,所述组件主体通过所述接线盒和铝边框进行封装形成封装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主体从下至上依次敷设厚度为0.8mm的钢化玻璃层、热塑性树脂层EVA、太阳能电池串组片、热塑性树脂层EVA以及背板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件,包括:组件主体以及在所述组件主体四周的接线盒和铝边框,所述组件主体通过所述接线盒和铝边框进行封装形成封装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主体从下至上依次敷设厚度为0.8mm的钢化玻璃层、热塑性树脂层EVA、太阳能电池串组片、热塑性树脂层EVA以及背板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封装层外部设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材料为软性塑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组件主体的背面设置多条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相对于所述组件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安许琦尹忠萍郭文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宇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