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六氟化硫气体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66263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0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六氟化硫气体检测装置,包括手持式从机和背背式主机,手持式从机包括从机壳体、从机显示电路和从机开关,从机壳体上连接有进气管和气体输送管;背背式主机包括主机壳体、气泵、六氟化硫传感器、气体检测电路、供电电源和主机开关,气泵的进气口与气体输送管连接,气体检测电路包括微控制器模块、通过电平转换电路模块与微控制器模块相接的光电隔离电路和与光电隔离电路相接的RS-485通信电路,微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接有按键操作电路,电平转换电路模块上接有蜂鸣器报警电路和显示接口电路,显示接口电路上接有主机显示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携带方便,检测精度高,工作可靠性高,能够有效地减少六氟化硫气体泄漏。(*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六氟化硫气体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气体泄漏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六氟化硫气体检测>J-U ρ?α装直。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系统设备无油化、小型化的发展,六氟化硫凭借其优越的绝缘、不会老化变质和灭弧能力等特性,在全世界的电力行业、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几乎成为中压、高压、和超高压开关所中所使用的唯一绝缘和灭弧介质。因此,其安全特性备受关注。GB/T8908-1996《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中,在电气设备充气之前必须对六氟化硫气体进行质量检测,而且对运行中的六氟化硫气体必须进行质量监督与管理。《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六氟化硫电气设备运行、实验及检修人员安全防护细则》中特别规定,装有六氟化硫设备的配电装置和气体实验室除需装设强力通风设备外,还必须安装六氟化硫气体泄漏报警装置且必须保证六氟化硫气体的浓lOOOppm。由于制造质量和安装工艺、密封元件老化等原因,六氟化硫气体的泄漏是难以避免的,这种泄漏的无色无味有毒气体会危害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妨碍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因此,六氟化硫气体泄漏检测技术对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以及工作人员的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六氟化硫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式从机和背背式主机,所述手持式从机包括从机壳体(1)、设置在从机壳体(1)内部且外露在从机壳体(1)外表面上的从机显示电路(2)和从机开关(3),所述从机壳体(1)上连接有进气管(4)和与进气管(4)连接的气体输送管(5);所述背背式主机包括主机壳体(6)以及设置在主机壳体(6)内部的气泵、六氟化硫传感器(8)、气体检测电路和供电电源,所述主机壳体(6)外表面上设置有主机开关(9),所述气泵的进气口与气体输送管(5)连接,所述气体检测电路包括微控制器模块(10)、通过电平转换电路模块(11)与微控制器模块(10)相接的光电隔离电路(12)和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六氟化硫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式从机和背背式主机,所述手持式从机包括从机壳体(1)、设置在从机壳体(1)内部且外露在从机壳体(1)外表面上的从机显示电路(2)和从机开关(3),所述从机壳体(1)上连接有进气管(4)和与进气管(4)连接的气体输送管(5);所述背背式主机包括主机壳体(6)以及设置在主机壳体(6)内部的气泵、六氟化硫传感器(8)、气体检测电路和供电电源,所述主机壳体(6)外表面上设置有主机开关(9),所述气泵的进气口与气体输送管(5)连接,所述气体检测电路包括微控制器模块(10)、通过电平转换电路模块(11)与微控制器模块(10)相接的光电隔离电路(12)和与光电隔离电路(12)相接的RS-485通信电路(13),所述RS-485通信电路(13)与电平转换电路模块(11)和六氟化硫传感器(8)均相接,所述微控制器模块(10)的输入端接有按键操作电路(14),所述电平转换电路模块(11)上接有蜂鸣器报警电路(15)和显示接口电路(16),所述显示接口电路(16)上接有外露在主机壳体(6)外表面上的主机显示电路(17),所述从机显示电路(2)与显示接口电路(16)相接;所述供电电源包括12V供电电池(18)、通过主机开关(9)与12V供电电池(18)相接且用于将12V直流电转换为6V直流电的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9)、通过主机开关(9)与12V供电电池(18)相接且用于将12V直流电转换为5V直流电的第二电压转换电路(20)、与第二电压转换电路(20)且用于将5V直流电转换为3.3V直流电的第三电压转换电路(21),所述六氟化硫传感器(8)与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9)的6V电压输出端相接,所述微控制器模块(10)和按键操作电路(14)均与第三电压转换电路(21)的3.3V电压输出端相接,所述电平转换电路模块(11)和光电隔离电路(12)均与第二电压转换电路(20)的5V电压输出端和第三电压转换电路(21)的3.3V电压输出端相接,所述RS-485通信电路(13)、主机显示电路(17)、和蜂鸣器报警电路(15)均与第二电压转换电路(20)的5V电压输出端相接,所述从机显示电路(2)通过从机开关⑶与第二电压转换电路(20)的5V电压输出端相接;所述主机壳体(6)上设置有用于为12V供电电池(18)充 电的充电接口(7)。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六氟化硫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模块(10)主要由单片机MSP430F149构成。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六氟化硫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平转换电路模块(11)由电平转换芯片74LVC4245构成,所述电平转换芯片74LVC4245的第I引脚与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9)的5V电压输出端相接,所述电平转换芯片74LVC4245的第23引脚和第24引脚均与第二电压转换电路(20)的3.3V电压输出端相接,所述电平转换芯片74LVC4245的第2引脚、第11引脚、第12引脚和第13引脚均接地,所述电平转换芯片74LVC4245的第20引脚与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29引脚相接,所述电平转换芯片74LVC4245的第19引脚与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30引脚相接,所述电平转换芯片74LVC4245的第18引脚与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20引脚相接,所述电平转换芯片74LVC4245的第17引脚与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21引脚相接,所述电平转换芯片74LVC4245的第16引脚与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22引脚相接,所述电平转换芯片74LVC4245的第15引脚与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23引脚相接。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六氟化硫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隔离电路(12)由型号均为TLP521-1的光电隔离芯片U6、U7和U8,以及电阻R17、R18、R19、R20、R21和R22组成;所述光电隔离芯片U6的第I引脚通过电阻R17与第二电压转换电路(20)的3.3V电压输出端相接,所述光电隔离芯片U6的第2引脚与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31引脚相接,所述光电隔离芯片U6的第3引脚接地,所述光电隔离芯片U6的第4引脚通过电阻Ri8与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9)的5V电压输出端相接;所述光电隔离芯片U7的第I引脚通过电阻R19与第二电压转换电路(20)的3.3V电压输出端相接,所述光电隔离芯片U7的第2引脚与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32引脚相接,所述光电隔离芯片U7的第3引脚接地,所述光电隔离芯片U7的第4引脚通过电阻R20与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9)的5V电压输出端相接;所述光电隔离芯片U8的第I引脚通过电阻R21与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9)的5V电压输出端相接,所述光电隔离芯片U8的第3引脚接地,所述光电隔离芯片U8的第4引脚与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33引脚相接,且通过电阻R22与第二电压转换电路(20)的3.3V电压输出端相接。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六氟化硫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S-485通信电路(13)包括型号均为MA X485的RS-485通信收发芯片SPl和SP2,稳压二极管D4和D5,电感LI和L2,非极性电容C14和C15,以及电阻R6、R7和R8 ;所述RS-485通信收发芯片SPl的第I引脚与光电隔离芯片U8的第2引脚相接,所述RS-485通信收发芯片SPl的第2引脚和第3引脚均与光电隔离芯片U6的第4引脚相接,所述RS-485通信收发芯片SPl的第4引脚与光电隔离芯片U7的第4引脚相接,所述RS-485通信收发芯片SPl的第6引脚与电阻R7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非极性电容C14的一端和电感L2的一端相接,所述RS-485通信收发芯片SPl的第7引脚与电阻R6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非极性电容C15的一端和电感LI的一端相接,所述RS-485通信收发芯片SPl的第5引脚、电阻R8的另一端、非极性电容C14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5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RS-485通信收发芯片SPl的第8引脚和电阻R6的另一端均与第一电压转换电路(19)的5V电压输出端相接,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5的阴极均与RS-485通信收发芯片SP2的第6引脚相接,所述电感LI的另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4的阴极均与RS-485通信收发芯片SP2的第7引脚相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5的阳极和稳压二极管D4的阳极均接地,所述RS-485通信收发芯片SP2的第I引脚和第4引脚均与六氟化硫传感器(8)的信号输出端SF6_OUT相接,所述RS-485通信收发芯片SP2的第2引脚和第3引脚均与电平转换芯片74LVC4245的第4引脚相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京义寇水潮韩娟王海霞刘文惠刘宇程林科王晔徐勇智高瑞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