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急救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5923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00:44
一种塑料急救针包括上腔体、下腔体、弹射爪、弹射棒;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连接组成急救针简,击发帽固定在上腔体上;弹射棒包括击发棒、卡在击发棒上的固定头,套在击发棒上的弹簧无法通过弹簧挡板设在击发棒上,弹射爪一端设在上腔体内壁、另一端能阻止套在击发棒的弹簧变形,安全卡包括手柄、及手柄连接的套环,套环套在固定头,手柄一端伸出上腔体;在弹射棒弹簧挡板端设有药液桶内的活塞,药液桶另一端用胶塞封口,胶塞上设有针头,在距胶塞一定间隔的针头上固定针头座,针头与药液桶不连通;下体帽与下腔体连接,下体帽上设保护膜,针头能穿过保护膜,针头座无法穿过下体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省力、能独立操作快速完成肌肉注射。(*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急救针
本技术属于医用器具,特别涉及用塑料制成的的急救针。
技术介绍
遇突发心脏骤停、猝死、农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需要进行急救,或野外遇毒蛇咬伤没有急救条件,在达到医院之前预先进行肌肉注射药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其能提高患者生存的概率,但遇突发情况家属或患者本人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或是全身无力,不能及时进行急救药品的肌肉注射,延误了抢救时间,引发悲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省力、能独立操作快速完成肌肉注射的塑料急救针,从开始注射到完成注射不超过十秒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塑料急救针包括上腔体、下腔体、弹射爪、弹射棒、药液桶、下体帽、胶塞、针头、安全卡、击发帽;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连接组成急救针简,击发帽固定在上腔体上;弹射棒设在上腔体内,弹射棒包括击发棒、固定头,固定头卡在击发棒上,所述弹射棒的击发棒上设有弹簧挡板,套在击发棒上的弹簧无法通过弹簧挡板,弹射爪一端活动固定在上腔体内壁上、另一端能阻止套在击发棒上的弹簧变形,安全卡包括手柄、及手柄连接的套环,套环套在固定头,手柄一端伸出上腔体,在手柄与套环的作用下能限制弹射棒在上腔体内移动;在所述击发棒设弹簧挡板的端连接有活塞,所述药液桶设在下腔体内、并能在下腔体内滑动,活塞设在药液桶一端内、并在外力驱动下能相对药液桶滑动,药液桶另一端用胶塞封口,胶塞上设有针头,针头上固定针头座,针头座与胶塞间隔一定距离,受胶塞的阻隔针头与药液桶不连通;下体帽固定在下腔体上,针头被套在下体帽内,在下体帽上与针头对应的位置设保护膜,针头能通过保护膜穿过下体帽,固定在针头上的针头座无法穿过下体帽。进一步讲,弹射爪由三个呈圆围布置的杆组成,杆一端通过绞链固定在上腔体的内壁上、另一端上设有突起,突起能卡住弹簧。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预压缩弹簧、并对压缩的弹簧进行限位,在急救针中存储弹簧势能,需要急救时,只需要解除对弹簧的限位,即可释放弹簧的势能,通过弹簧势能完成急救针的注射,整个这程短,一般不超过十秒,操作简单,在病人无力或家慌乱的情况下,也可很轻松的完成注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是本实用型的结构图。附图2是本技术第一工作状态图。附图3是本技术第二工作状态图。附图4是本技术第三工作状态图。图中:上腔体1、下腔体2、弹簧3、活塞4、针头5、下体帽6、保护膜7、胶塞8、药液桶9、弹射棒10、安全卡11、弹射爪12、击发帽13。【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一种塑料急救针包括上腔体1、下腔体2、弹射爪12、弹射棒10、药液桶9、下体帽6、胶塞8、针头5、安全卡11、击发帽13 ;上腔体I与下腔体2连接组成急救针简,击发帽13固定在上腔体I上;弹射棒10设在上腔体I内,弹射棒10包括击发棒、固定头,固定头卡在击发棒上,弹射棒10的击发棒上设有弹簧挡板,套在击发棒上的弹簧3无法通过弹簧挡板,弹射爪12由三个(也可以是二个、四个、五个、六个,个数越多控制的精度越高,加工成本越多)呈圆围布置的杆组成,杆一端通过绞链固定在上腔体I的内壁上、另一端上设有突起,突起能卡住弹簧3,安全卡11包括手柄、及手柄连接的套环,套环套在固定头,手柄一端伸出上腔体1,在手柄与套环的作用下能限制弹射棒10在上腔体I内移动;在击发棒设弹簧挡板的端连接有活塞4,药液桶9设在下腔体2内、并能在下腔体2内滑动,药液桶9装有急救药水(可以装解毒针、)活塞4设在药液桶9 一端内、并在击发棒10移动动能的驱动下能相对药液桶9滑动,药液桶9另一端用胶塞8封口,胶塞8上设有针头5,针头5上固定针头座,针头座与胶塞8间隔一定距离,受胶塞8的阻隔针头与药液桶9不连通;下体帽6固定在下腔体2上,针头被套在下体帽6内,在下体帽6上与针头对应的位置设保护膜7,针头能通过保护膜7穿过下体帽6,固定在针头上的针头座5无法穿过下体帽6。塑料急救针安装时弹簧3先套在弹射棒10上,压缩弹簧3使其在突起头与弹簧挡板作用下存贮势能,安全卡11的套环套在固定头,在手柄与套环的作用下能限制弹射棒10在上腔体I内移动(也限制弹簧3释放势能)。工作时,如图2,搬断安全卡11的手柄,弹射棒10失去约束,弹射爪12约束弹簧3,弹簧3向弹射棒10的弹簧挡板施加压力;如图3,弹簧3进一步释放势能,向弹射棒10的弹簧挡板施加压力增大,使弹射棒10的击发棒与固定头相分离,活塞4在击发棒移动动能的驱动下相对药液桶9滑动、并对药液桶9内药液施加压力,药液桶9内药液受压推动胶塞8移动,胶塞8移动带动针头5穿过保护膜7 (射入人身体内);如图4,固定在针头5上的针头座无法穿过下体帽6,在弹簧3势能与下体帽6反作用力下,使针头5反向刺破胶塞8,药液在活塞4压力下射入人体肌肉。本例中的结构仅为对于权利要求的举例说明和讲解,以便于大众阅读理解,不应视为对于权利要求的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范围和法定等同特征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料急救针,其特征是:所述急救针包括上腔体(1)、下腔体(2)、弹射爪(12)、弹射棒(10)、药液桶(9)、下体帽(6)、胶塞(8)、针头(5)、安全卡(11)、击发帽(13);所述上腔体(1)与所述下腔体(2)连接组成急救针简,击发帽(13)固定在上腔体(1)上;所述弹射棒(10)设在上腔体(1)内,弹射棒(10)包括击发棒、固定头,固定头卡在击发棒上,所述弹射棒(10)的击发棒上设有弹簧挡板,套在击发棒上的弹簧(3)无法通过弹簧挡板,弹射爪(12)一端活动固定在上腔体(1)内壁上、另一端能阻止套在击发棒上的弹簧(3)变形,安全卡(11)包括手柄、及手柄连接的套环,套环套在固定头,手柄一端伸出上腔体(1),在手柄与套环的作用下能限制弹射棒(10)在上腔体(1)内移动;在所述击发棒设弹簧挡板的端连接有活塞(4),所述药液桶(9)设在下腔体(2)内、并能在下腔体(2)内滑动,活塞(4)设在药液桶(9)一端内、并在外力驱动下能相对药液桶(9)滑动,药液桶(9)另一端用胶塞(8)封口,胶塞(8)上设有针头(5),针头(5)上固定针头座,针头座与胶塞(8)间隔一定距离,受胶塞(8)的阻隔针头与药液桶(9)不连通;所述下体帽(6)固定在下腔体(2)上,针头被套在下体帽(6)内,在下体帽(6)上与针头对应的位置设保护膜(7),针头能通过保护膜(7)穿过下体帽(6),固定在针头上的针头座无法穿过下体帽(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急救针,其特征是:所述急救针包括上腔体(I)、下腔体(2)、弹射爪(12)、弹射棒(10)、药液桶(9)、下体帽(6)、胶塞(8)、针头(5)、安全卡(11)、击发帽(13); 所述上腔体(I)与所述下腔体(2)连接组成急救针简,击发帽(13)固定在上腔体(I)上; 所述弹射棒(10)设在上腔体(I)内,弹射棒(10 )包括击发棒、固定头,固定头卡在击发棒上,所述弹射棒(10)的击发棒上设有弹簧挡板,套在击发棒上的弹簧(3)无法通过弹簧挡板,弹射爪(12) —端活动固定在上腔体(I)内壁上、另一端能阻止套在击发棒上的弹簧(3)变形,安全卡(11)包括手柄、及手柄连接的套环,套环套在固定头,手柄一端伸出上腔体(1),在手柄与套环的作用下能限制弹射棒(10)在上腔体(I)内移动; 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市福沃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