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自动转动梳子,包括手柄以及连接手柄的梳体,梳体包括梳体架、设置在梳体架上的梳齿以及发热体,所述的手柄内设置控制电路,手柄内还设置有电连接控制电路的电机,梳体架的下端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的电机并被电机带动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结构的改进,使电动梳实现同时自动转动以及加热功能,且具有防扭力过大功能,即保证了梳体能够相对手柄进行转动,又保证了梳体与手柄之间可靠的电连接。(*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可自动转动梳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热梳。
技术介绍
现有的梳子一般还具有加热功能、或具有自动转动功能,却少有将自动转动以及加热功能合为一体的梳子,梳子在自动转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头发缠绕等意外,则需要梳子具有自动防扭力过大结构,以保护使用者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防扭力过大功能的自动转动梳子。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自动转动梳子,包括手柄以及连接手柄的梳体,梳体包括梳体架、设置在梳体架上的梳齿以及发热体,所述的手柄内设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内还设置有电连接控制电路的电机,梳体架的下端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的电机并被电机带动转动。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部包括连接轴以及套接在连接轴下部的连接轴套,所述的连接轴套内设置一连接轴盖,所述的连接轴盖传动连接所述的连接轴;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一输出轴片,所述的输出轴片的四周固设有一片以上的叶状的弹性输出片,所述的连接轴盖的下表面设置供弹性输出片嵌入的槽,槽内设置供弹性输出片端部嵌入的内槽;所述的弹性输出片可带动所述的连接轴盖转动或发生弹性形变相对连接轴盖转动,所述的连接轴盖可带动所述的连接轴相对所述的连接轴套转动。作为优选,连接轴套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一圈方向朝上的上沿面环和方向朝下的下沿面环,所述的上沿面环和下沿面环上分别固定有第一电极接触片和第二电极接触片,所述的第一电极接触片和第二电极接触片分别电连接控制电路的电源正负极;所述的连接轴的上部设置一圈方向朝下的连接轴沿面环,连接轴沿面环上固定第一电极片,所述连接轴盖的上表面上固定有第二电极片,所述的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分别电连接所述的发热体的第一电极端和第二电极端;所述的连接轴套套接在连接轴上,上沿面环上的第一电极接触片接触连接连接轴沿面环上的第一电极片,且第一电极片可相对第一电极接触片转动并保持接触连接,下沿面环上的第二电极接触片接触连接所述的第二电极片,且第二电极片可相对第二电极接触片转动并保持接触连接。作为优选,第一电极接触片以及第二电极接触片均设置为弹性曲面。作为优选,发热体的第一电极端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极片,所述的第二电极端穿设连接轴的下端面并固定连接在所述的第二电极片上。作为优选,弹性输出片均匀间隔设置有三片,所述的槽设置为六边形。作为优选,控制电路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所述的连接轴套一侧设置有电路板座,所述的第一控制电路固定在所述的电路板座上,并电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极接触片和第二电极接触片。作为优选,手柄包括可相互盖合的上手柄和下手柄。在使用时,控制电路控制电机转动,电机通过连接部带动梳体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输出轴片带动连接轴盖转动,连接轴盖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带动梳体转动。输出轴片通过其四周叶状的弹性输出片嵌入连接连接轴盖的下表面的槽内,当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输出轴片带动连接轴盖转动时,如果发生头发缠绕等现象时,即扭力过大,连接轴盖的扭力大于输出轴片的钮力,则弹性输出片发生弹性形变,在槽内发生打滑,输出轴片无法带动输出轴盖转动,梳体停止转动,即停止工作,保障了安全。在转动过程中,连接轴套套接在连接轴上,则连接轴套上沿面环上的的第一电极接触片接触连接连接轴沿面环上的第一电极片,连接轴套下沿面环上的第二电极接触片接触连接连接轴盖上的第二电极片,即使连接轴相对连接轴套相对转动,其依旧保持接触连接。由于第一电极接触片以及第二电极接触片分别电连接控制电路的电源正负极,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分别电连接发热体,则控制电路电连接发热体,控制其发热。通过这种环面接触方式,即保证了梳体能够相对手柄进行转动,又保证了梳体与手柄之间可靠的电连接。将第一电极接触片和第二电极接触片分别设置为弹性曲面,则与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之间的接触连接更加紧密,更加可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对结构的改进,使电动梳实现同时自动转动以及加热功能,且具有防扭力过大功能,即保证了梳体能够相对手柄进行转动,又保证了梳体与手柄之间可靠的电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3所示,一种可自动转动梳子,包括手柄14以及连接手柄的梳体,梳体包括梳体架2、设置在梳体架上的梳齿I以及发热体,手柄内设置控制电路,手柄内还设置有电连接控制电路的电机13,梳体架的下端通过连接部连接电机并被电机带动转动。连接部包括连接轴3以及套接在连接轴下部的连接轴套9,连接轴套9内设置一连接轴盖11,连接轴盖11传动连接所述的连接轴3,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一输出轴片12,输出轴片12的四周固设有一片以上的叶状的弹性输出片15,连接轴盖11的下表面设置供弹性输出片嵌入的槽16,槽16内设置供弹性输出片端部嵌入的内槽。弹性输出片15可带动连接轴盖11转动或发生弹性形变相对连接轴盖转动,连接轴盖可带动所述的连接轴相对所述的连接轴套9转动。连接轴套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一圈方向朝上的上沿面环和方向朝下的下沿面环,上沿面环和下沿面环上分别固定有第一电极接触片8和第二电极接触片10,第一电极接触片8和第二电极接触片10分别电连接控制电路的电源正负极。连接轴3的上部设置一圈方向朝下的连接轴沿面环4,连接轴沿面环上固定第一电极片5,所述连接轴盖的上表面上固定有第二电极片6,第一电极片5和第二电极片6分别电连接所述的发热体的第一电极端和第二电极端。连接轴套9套接在连接轴3上,上沿面环上的第一电极接触片8接触连接连接轴沿面环上的第一电极片5,且第一电极片可相对第一电极接触片转动并保持接触连接,下沿面环上的第二电极接触片10连接所述的第二电极片6,且第二电极片可相对第二电极接触片转动并保持接触连接。第一电极接触片8以及第二电极接触片10均设置为弹性曲面。发热体的第一电极端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极片5,第二电极端穿设连接轴3的下端面并固定连接在所述的第二电极片6上。弹性输出片15均匀间隔设置有三片,所述的槽16设置为六边形,也可设置为圆形,圆形槽内设置弧形凹坑状的内槽。控制电路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所述的连接轴套一侧设置有电路板座,所述的第一控制电路固定在所述的电路板座上,并电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极接触片和第二电极接触片。手柄包括可相互盖和的上手柄和下手柄。在使用时,控制电路控制电机转动,电机通过连接部带动梳体2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输出轴片12带动连接轴盖转动,连接轴盖11带动连接轴3转动,连接轴带动梳体转动。输出轴片12通过其四周叶状的弹性输出片15嵌入连接连接轴盖的下表面的槽内,当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输出轴片带动连接轴盖转动时,如果发生头发缠绕等现象时,即扭力过大,连接轴盖11的扭力大于输出轴片12的扭力,则弹性输出片15发生弹性形变,在槽16内发生打滑,输出轴片无法带动输出轴盖转动,梳体停止转动,即停止工作,保障了安全。在转动过程中,连接轴套9套接在连接轴3上,则连接轴套上沿面环上的的第一电极接触片8接触连接连接轴沿面环上的第一电极片5,连接轴套下沿面环上的第二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自动转动梳子,包括手柄以及连接手柄的梳体,梳体包括梳体架、设置在梳体架上的梳齿以及发热体,所述的手柄内设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内还设置有电连接控制电路的电机,梳体架的下端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的电机并被电机带动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转动梳子,包括手柄以及连接手柄的梳体,梳体包括梳体架、设置在梳体架上的梳齿以及发热体,所述的手柄内设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内还设置有电连接控制电路的电机,梳体架的下端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的电机并被电机带动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转动梳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连接部包括连接轴以及套接在连接轴下部的连接轴套,所述的连接轴套内设置一连接轴盖,所述的连接轴盖传动连接所述的连接轴;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一输出轴片,所述的输出轴片的四周固设有一片以上的叶状的弹性输出片,所述的连接轴盖的下表面设置供弹性输出片嵌入的槽,槽内设置供弹性输出片端部嵌入的内槽; 所述的弹性输出片可带动所述的连接轴盖转动或发生弹性形变相对连接轴盖转动,所述的连接轴盖可带动所述的连接轴相对所述的连接轴套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转动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套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一圈方向朝上的上沿面环和方向朝下的下沿面环,所述的上沿面环和下沿面环上分别固定有第一电极接触片和第二电极接触片,所述的第一电极接触片和第二电极接触片分别电连接控制电路的电源正负极; 所述的连接轴的上部设置一圈方向朝下的连接轴沿面环,连接轴沿面环上固定第一电极片,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俊杰,黎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月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