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链模式数据的提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62943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动链模式数据的提取方法,首先读取居民一日出行的出行次序、出行时间、出发地点坐标、到达时间、到点地点坐标、出行目的、出行方式数据,通过对出行目的、出行时间、出行地点数据进行信息匹配计算,依次获得出行者一天各次活动的往返行程的出行构成、出行目的、活动地点、活动停留时间、临时驻停时间、临时驻停地点等信息以及各次活动的主次关系,并对各次活动按照时间、地点的匹配关系链接组合,形成完整的活动链模式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准确、高效地从传统的出行信息中获取出行往返行程信息及活动链模式信息,节省大量劳动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动链模式数据的提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规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动链模式数据的提取方法。
技术介绍
基于活动链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是一种通过研究人的时空活动来判断、预测交通出行特征的分析方法,其与传统方法的主要差别在于,认为交通需求不是孤立而是派生于人的活动的、人的各次出行之间是相关而非独立的,在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领域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但由于人的时空活动特征的多样性、活动约束的复杂性、活动数据的庞杂性,如何高效、准确地获取活动链数据是基于活动链的需求模型建立的重点和难点。活动链模式是个人一天的出行活动目的和时空的表征。图1、表1为活动链模式数据信息构成案例。按照活动链定义,一阶工作或上学往返为一天中的主要活动,如果一天中有工作或者上学出行,则为工作/上学为一阶活动,否则活动时间最长的为一阶活动。表1活动链数据信息示意一览表我国传统的城市居民出行调查方法虽然在历经30多年的实践中已经成熟,其调查表格简单易懂、信息覆盖面广、有效性高,但其调查表格的设计是针对传统四阶段方法建模使用的,无法从其中直接获得活动连数据。而基于活动链的出行调查表格则设计上非常繁琐和复杂,不宜被调查对象所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活动链模式数据的提取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动链模式数据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读取居民一日出行的数据,包括出行次序、出发时间、出发地点坐标、到达时间、到达地点坐标、出行目的、出行方式;步骤2),判断是否存在出行目的为上班/上学的出行:若不存在,则将所有出行都纳入其它集合,执行步骤8);若存在,则统计出行目的为上班/上学的出行的个数,如果其个数等于1,则将此出行作为主要出行纳入待判定出发出行集合,记录此出行序号,剩余的出行纳入其它出行集合,并执行步骤3),如果其个数大于1,则选择并记录出行序号最小的出行作为主要出行纳入待判定出发出行集合,剩余的出行纳入其它出行集合,并执行步骤3);首次纳入待判定出发出行集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动链模式数据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读取居民一日出行的数据,包括出行次序、出发时间、出发地点坐标、到达时间、到达地点坐标、出行目的、出行方式;步骤2),判断是否存在出行目的为上班/上学的出行:若不存在,则将所有出行都纳入其它出行集合,执行步骤8);若存在,则统计出行目的为上班/上学的出行的个数,如果其个数等于1,则将此出行作为主要出行纳入待判定出发出行集合,记录此出行序号,剩余的出行纳入其它出行集合,并执行步骤3),如果其个数大于1,则选择并记录出行序号最小的出行作为主要出行纳入待判定出发出行集合,剩余的出行纳入其它出行集合,并执行步骤3);首次纳入待判定出发出行集合的出行为一阶活动链出行,其它为二阶活动链出行;步骤3),在其它出行集合中查询选择出行目的为回程的出行,纳入回程出行集合,记录其出行的序号、出发地点坐标和到达地点坐标,执行步骤4);步骤4),对回程出行集合中的回程出行进行第一轮判断:步骤4.1),若回程出行其出发地点坐标与待判定出发出行集合中的出行的到达地点坐标不一致,则继续搜索此回程出行的上一次出行并对其进行判断,直到出行的出发地点坐标与待判定出发出行集合中出行的到达地点坐标一致为止,此时记录此回程出行及其向上追溯的出行序号;步骤4.2),若仍然不一致,则将其从回程出行集合排除,并重复执行步骤4.1),直到回程出行集合中的出行全部判断一遍后,再执行步骤5);步骤5),对步骤4)中查询到的符合第一轮判断标准的回程出行进行第二轮判断:步骤5.1),若回程出行集合中的回程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盛夏胜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