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绣蔺专利>正文

烧伤综合治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1685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新颖、使用便捷、安全、机动、自动化操作、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疗效、减轻了工作强度的烧伤综合治疗床,包括床体、升降机构、旋转机构、电气装置、浸浴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翻身床与翻身架配合使用,实施烧伤患者上翻平躺,下翻换位翻身架上实施照射治疗,克服患者捆绑吊挂实施背部照射造成的痛苦。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一种自动定位固定分移装置,取代了人工搬运翻身架,使用上实现红外电热箱全方位照射效果,临床上增加了浸浴装置,并对患者定时实施透气悬空,防止压疮发生,设置具有自锁性的蜗轮减速器、床旁护栏,确保患者临床安全。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中、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烧伤综合治疗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烧伤综合治疗床。
技术介绍
目前医院烧伤病房,对中、重度烧伤患者使用翻身架较为普遍,大部分为手动操作,功能单一,在结构上单独采用翻身架将患者捆绑在上完成上翻下翻,实施红外照射治疗,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下翻在照射患者背部创伤时,头部朝下,只凭捆绑带承体重,甚至吊挂数小时,患者即不舒服也不安全,况且患者平躺照射治疗时护士需频频拆卸、搬运翻身架,增加了护士的工作强度,在临床方面缺少治疗装置,因此为提高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对翻身架进行改进采取必要的治疗手段,增加临床必需的治疗装置,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完成的。烧伤综合治疗床,包括床体1、升降机构2、旋转机构3、电气装置4、浸浴装置5。床体1上的床框56与床头架53插装,翻身架13、翻身床16为钢丝床,并与床头架53采用不锈钢管材组焊而成,翻身床16H、N端中心钻孔镶轴并焊接,床框56上设置可调托手架34及输液架、护栏插孔35、52,床体1上的T形吊撑6分别与床头架53和滚道管9焊接,其上分别设置与翻身架13对应的定位孔55和六方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烧伤综合治疗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烧伤综合治疗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床体(1)、升降机构(2)、旋转机构(3)、电气装置(4)、浸浴装置(5),所述床体(1)上的床框(56)与床头架(53)插装,翻身架(13)、翻身床(16)为钢丝床,并与床头架(53)采用不锈钢管材组焊而成,翻身床(16)H、N端中心钻孔镶轴并焊接,床框(56)上设置可调托手架(34)及输液架、护栏插孔(35)、(52),床体(1)上的T形吊架(6)分别与床头架(53)和滚道管(9)焊接,其上分别设置与翻身架(13)对应的定位孔(55)和六方螺栓吊套(54),拆卸丝杠母(64),起升翻身床(16),丝杠(26)头部进入定位孔(55)内,触动行程开关(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伤综合治疗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床体(1)、升降机构(2)、旋转机构(3)、电气装置(4)、浸浴装置(5),所述床体(1)上的床框(56)与床头架(53)插装,翻身架(13)、翻身床(16)为钢丝床,并与床头架(53)采用不锈钢管材组焊而成,翻身床(16)H、N端中心钻孔镶轴并焊接,床框(56)上设置可调托手架(34)及输液架、护栏插孔(35)、(52),床体(1)上的T形吊撑(6)分别与床头架(53)和滚道管(9)焊接,其上分别设置与翻身架(13)对应的定位孔(55)和六方螺栓吊套(54),拆卸丝杠母(64),起升翻身床(16),丝杠(26)头部进入定位孔(55)内,触动行程开关(8)止推,同时六方螺栓(58)松动落入翻身架(13)吊孔(63)内,并上螺母吊装,所述升降机构(2)上的二连块(15)水平轴孔分别与翻身床(16)H、N端的d2、d1轴紧配合,二连块(15)上端与丝杠(26)下端杆穿轴肖配,并焊接固定,翻身床(16)N、H端上的d1、d2、轴分别与推拉轴块(46)水平孔转动装配,二连块(15)N、H两端的丝杠(26)中心距与翻身架(13)两端孔中心距相同并上丝杠母(64)装配,升降机构(2)上的蜗轮减速器(17)其底盘(48)与床头架(53)上的横撑板螺钉连接固定,升降同步电机(18)与减速箱螺纹连接固定,其电机轴通过联轴器(66)连接蜗杆轴,蜗杆(25)与蜗轮(24)啮合装配,蜗轮同轴齿轮(27)与齿条(20)啮合装配,蜗轮减速器(17)上、下设有齿条(20)的进出槽,所述旋转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绣蔺辛霞
申请(专利权)人:温绣蔺辛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