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鼻科枪式骨剪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鼻科枪式骨剪。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开展鼻中隔偏曲、鼻窦鼻腔等内镜外科技术,常用专科鼻窦咬切钳、鼻窦钳、(上中下)鼻甲介剪、多关节咬骨钳、鼻窦剪刀等配合来完成鼻中隔矫正(成形)、鼻甲部分切除、鼻窦开放(气房切除)等手术。随着内镜外科技术不断普及推广,该项专科技术技巧不断成熟完善,术者不断发现术中使用以上器械完成手术仍有一定局限或不足,且可延长手术时间,尤其在内镜下鼻中隔鼻窦微创手术中可能出现难以控制的手术危险性或提高手术风险,会出现鼻中隔支架骨质切除困难或不当引起鼻梁塌陷、高位偏曲纠正不到位、筛窦骨化气房、骨化钩突等难以切除或开放等,会给患者增加由于再次手术、术后预后不良等带来的并发症,同时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及一定的经济负担。在鼻内镜下微创手术原则下,要求手术切口小、切除范围、暴露视野有限的情况下,现手术常用的为鼻用剪刀、骨科骨剪、咬骨钳等,但不能更加精准的对鼻中隔高位偏曲骨质切除或中隔偏曲合并增厚骨质,不能给一些骨化鼻窦气房、骨化钩突提供很好的迅速有效的切除、剪除或开放等。关于鼻科骨剪,我们查到的文献如下: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鼻科枪式骨剪,包括上剪臂、下剪臂和固定件(5),所述上剪臂与下剪臂通过固定件(5)的铰接作用相连接;所述上剪臂与下剪臂都包括刀头(1)、固定件孔、前手柄(2)、后手柄(3)和指环(4);所述刀头(1)、前手柄(2)、后手柄(3)及指环(4)从左至右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手柄(2)与后手柄(3)呈一钝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科枪式骨剪,包括上剪臂、下剪臂和固定件(5),所述上剪臂与下剪臂通过固定件(5)的铰接作用相连接;所述上剪臂与下剪臂都包括刀头(I)、固定件孔、前手柄(2)、后手柄(3)和指环(4);所述刀头(I)、前手柄(2)、后手柄(3)及指环(4)从左至右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手柄(2)与后手柄(3)呈一钝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科枪式骨剪,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手柄(2)与后手柄(3)呈一钝角的角度为133° -13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科枪式骨剪,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I)可根据刀头(I)与前手柄(2)侧面角度不同,分为左侧弯刀头、右侧弯刀头和直刀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科枪式骨剪,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手柄(2)从前往后呈由粗变细、由厚变薄的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科枪式骨剪,其特征在于:鼻科枪式骨剪各个部分的尺寸为:刀头(I)与前手柄(2)共长83-87 mm,其中刀头(I)长20-24 mm,固定件(5)头直径4-6mm,固定件孔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