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饮用水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55608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饮用水净化系统,包括制水装置、供水装置、供水点和储水装置,制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30μm过滤器、颗粒活性炭过滤器、压缩活性炭过滤器和反渗透膜过滤装置;供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后置活性炭过滤器、后置矿化过滤器、紫外线杀菌装置和0.22μm过滤器;0.22μm过滤器连接用水点和储水装置,储水装置连接后置活性炭过滤器,循环供水消除死水;反渗透膜过滤装置的供水口连接后置活性炭过滤器,反渗透膜过滤装置的回水口连接碱性活性球过滤器,碱性活性球过滤器连接颗粒活性炭过滤器。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得水的水质健康性和安全性得以充分保证,能够彻底清除在水质处理过程和外部安装过程可能存在的细菌与杂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饮用水净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净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饮用水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国内市场所见的膜法饮用水机内部水处理工艺流程是经过预处理三道过滤(30 μ m过滤器及两道活性炭过滤器)后,水进入膜过滤系统,更精细的反渗透膜(RO)过滤系统处理。在膜过滤过程中,反渗透膜分离出水中的无机盐、有机物、重金属、病毒、细菌及致病物质。透过反渗透膜的水已经将预处理后自来水内96%以上的离子级杂质去除,形成饮用纯净水。这样的膜法饮用水机存在缺陷,即在透过反渗透膜的水中,可能仍然存在着鞭毛虫和热源,膜过滤后的水中常量微元素过于“清纯”而不适合人们日常饮用水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饮用水净化系统。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饮用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水装置、供水装置、供水点和储水装置,所述制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30 μ m过滤器、颗粒活性炭过滤器、压缩活性炭过滤器和反渗透膜过滤装置;所述供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后置活性炭过滤器、后置矿化过滤器、紫外线杀菌装置和0.22 μ m过滤器;所述0.22 μ m过滤器连接用水点和储水装置,储水装置连接后置活性炭过滤器,循环供水消除死水;所述反渗透膜过滤装置的供水口连接后置活性炭过滤器,反渗透膜过滤装置的回水口连接碱性活性球过滤器,碱性活性球过滤器连接颗粒活性炭过滤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够使得水的水质健康性和安全性 得以充分保证,而且能够彻底清除在水质处理过程和外部安装过程可能存在的细菌与杂质,确保饮用水设备供水的水质卫生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饮用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水装置、供水装置、供水点和储水装置,所述制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30 μ m过滤器、颗粒活性炭过滤器、压缩活性炭过滤器和反渗透膜过滤装置;所述供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后置活性炭过滤器、后置矿化过滤器、紫外线杀菌装置和0.22 μ m过滤器;所述0.22 μ m过滤器连接用水点和储水装置,储水装置连接后置活性炭过滤器,循环供水消除死水;所述反渗透膜过滤装置的供水口连接后置活性炭过滤器,反渗透膜过滤装置的回水口连接碱性活性球过滤器,碱性活性球过滤器连接颗粒活性炭过滤器。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 一、制水部分 制水部分包括预处理和膜过滤两个阶段。自来水经原水泵进入预处理阶段,首先经30 μ m过滤器去除较大颗粒杂质,再进入两道活性炭过滤器处理。第二道过滤是颗粒活性炭过滤器(GAC)滤芯是采用有效粒径一般约为0.4~1.0mm,均匀系数为1.2~2。以酸性氧化物复合体的活性炭吸附床的方式,选用椰壳材质活化处理对自来水中余氯、三氯甲烷、农药等有较强吸附去除能力。第三道过滤是压缩活性炭过滤器(PAC)滤芯是将煤质粉碳混合低热熔性的粘合剂挤压成中空圆柱形状,其对化学耗氧量(各种异味及有机物)是有良好的吸附去除作用,其外层较松而内层趋紧的结构形式,滤芯表面用聚丙烯无纺布与聚乙烯网缠绕,滤芯圆柱内表面采用5 μ m微滤功能聚丙烯无纺布,可防止活性炭的微尘进入滤过水中,起到过滤保安作用。预处理三道过滤后,水进入膜过滤系统,更精细的反渗透膜(RO)过滤系统处理。在膜过滤过程中,反渗透膜分离出水中的无机盐、有机物、重金属、病毒、细菌及致病物质。透过反渗透膜的水已经将预处理后自来水内96%以上的离子级杂质去除,形成饮用纯净水。这就是国内市场所见的膜法饮用水机内部水处理工艺流程。但是这样膜法饮用水机存在缺陷,即在透过反渗透膜的水中,可能仍然存在着鞭毛虫和热源,膜过滤后的水中常量微元素过于“清纯”不适合人们日常饮用水要求,这需要进一步深化处理。另外,常见膜法饮用水机的制水效率为30%左右(R0制水效率为30%,也就是出水水量仅是进水水量的30%,将有70%的进水被排放掉)。本公司采用独有技术,可使常规RO制水效率由30%提高到80%以上,有效节约水资源,符合国家水环保要求。通过碱性活性球过滤器处理调节,可使其出水PH值保持弱碱性的水质。独有技术还包含使用过程自动快冲处理工艺,大大地提高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排除活性炭过滤器内“死水”存在,有效地避免活性炭滤芯内细菌繁殖、活性炭滤芯短期失效以及膜表面的损坏。二、供水部分 对于反渗透膜过滤过的水进一步深化处理,分为水的水质健康性处理与卫生安全性处理。水的水质健康性处理方面主要是水的水质调节口感改善,采用后置活性炭过滤与后置矿化物质过滤两道滤芯处理。后置活性炭过滤滤芯采用果壳材质在300°C~500°C以下湿空气制造的颗粒的碱性氧化物复合体的活化处理,得到具有较强离子交换性能的碱性表面。其作用是调节水体口感。水再经过后置矿化物质过滤器处理后,在透过膜的水中调节矿物质常量微元素,改善水体水质,这样水对细胞组织有极强的渗透力,提高了水的活性,使矿物质与微量元素更容易进入人体的细胞,充分吸收,并且带入养分排出代谢的废物。通过这两道滤芯处理后使得水的水质健康性得以充分保证。 在水的卫生安全性处理方面,在设备工艺设计中特别增加了 254纳米紫外线杀菌和药品级0.22 μ m精密过滤器过滤处理,以及本公司独有的循环供水技术,着重于透过反渗透膜的水卫生安全性设计。供水过程实时进行紫外线杀菌与0.22 μ m精密过滤,完全克服反渗透膜滤过水中可能存在着鞭毛虫与热源和设备外部管道安装过程中人为可能造成细菌再污 染。这些也是国内市场所见膜法饮用水机工艺流程设计缺陷的地方。紫外线254纳米是紫外线光源辐射最强的消毒杀菌波长,经紫外线广谱杀菌,能杀死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芽孢和真菌等。药品级0.22 μ m精密过滤器是饮用水的最后一道过滤,对近几十种细菌与病毒体达到100%去除,包括紫外线杀死存在细菌的尸体(热源)。有了这两道处理,彻底清除在水质处理过程和外部安装过程可能存在的细菌与杂质,确保饮用水设备供水的水质卫生安全性。独有循环供水专门技术,不锈钢水箱作为向用户供水的储备产品水箱,采用全封闭与臭氧杀菌配合运行方式,避免水箱外界再污染(专利证号:ZL02265663.4)。可保证供水连续不断,满足用户的峰值用水需求。供水管道水体单向流动,彻底杜绝水体在管道中“死水”现象,百分之百现制活水,这就是真正符合了人体需要的理想饮用水。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 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饮用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水装置、供水装置、供水点和储水装置,所述制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30μm过滤器、颗粒活性炭过滤器、压缩活性炭过滤器和反渗透膜过滤装置;所述供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后置活性炭过滤器、后置矿化过滤器、紫外线杀菌装置和0.22μm过滤器;所述0.22μm过滤器连接用水点和储水装置,储水装置连接后置活性炭过滤器;所述反渗透膜过滤装置的供水口连接后置活性炭过滤器,反渗透膜过滤装置的回水口连接碱性活性球过滤器,碱性活性球过滤器连接颗粒活性炭过滤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饮用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水装置、供水装置、供水点和储水装置,所述制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30 μ m过滤器、颗粒活性炭过滤器、压缩活性炭过滤器和反渗透膜过滤装置;所述供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后置活性炭过滤器、后置矿化过滤器、紫外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有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禄盛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