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茅鸿勇专利>正文

一种儿童游戏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52834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5 11:58
一种儿童游戏床,包括床腿(1)、支撑横杆(2)、上连杆(4)、下连杆(5)和控制部(3),还包括内设凹腔(60)的倒L形定位架(6)、第一摆动片(61)、第二摆动片(62)及定位夹片(63),在倒L形定位架(6)上凹设有卡口(64),定位夹片(63)与支撑横杆(2)相固定,支撑横杆(2)通过第一销轴(6a)将横臂(65)、支撑横杆(2)与定位夹片(63)活动相连接,第一摆动片(61)中部通过轴销(66)能转动地置于横臂(65)的凹腔(60)中,第一摆动片(61)的下端通过摆动轴(67)与第二摆动片(62)一端活动相连接,所述第二摆动片(62)的另一端与第一销轴(6a)下方位置的第三销轴(6c)活动地相连接,所述横臂(65)中还设置有拉动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游戏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儿童床制作
,尤其指一种儿童游戏床。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专利号为201320433688.3名称为《一种儿童娱乐床》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结构,其结构包括四根支腿和底部中央控制装置,每根所述的支腿的下部内侧铰设有上连杆和下连杆,相邻两所述的支腿的上端之间铰设有上支撑梁,所述的上支撑梁中部设有横梁折叠关节,所述的支腿与所述的上支撑梁之间设有上折叠机构,所述的上连杆和下连杆外端之间设有下折叠机构,所述的上连杆和下连杆的内端与所述的底部中央控制装置连接并由底部中央控制装置带动折叠展开,所述的横梁折叠关节、下折叠机构、上折叠机构均由所述的上连杆和下连杆带动折叠展开。该专利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稳定性好,折叠和展开操作方便的儿童娱乐床。但其缺点是,折叠机构结构复杂,部件多,制作麻烦,并且重量也大,生产成本高,所以其结构还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牢固、使用方便寿命长且生产成本低的儿童游戏床。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儿童游戏床,包括四条床腿和置于床底中部能折叠和展开床体的控制部,在相邻两条床腿之间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中部能折叠的支撑横杆,所述支撑横杆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床腿顶部活动相连接,在所述床腿的底部分别与对应上连杆和下连杆的一端活动相连接,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部对应位置活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杆与床腿顶部活动相连接的结构:包括内设凹腔的倒L形定位架、第一摆动片、第二摆动片及定位夹片,所述倒L形定位架固定于床腿的顶部上,在位于倒L形定位架的横臂底边上凹设有卡口,所述定位夹片通过第二销轴与支撑横杆一端相固定,所述支撑横杆端部伸入横臂的凹腔中并通过第一销轴将横臂、支撑横杆与伸入凹腔中的定位夹片活动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摆动片中部通过轴销能转动地置于横臂的凹腔中,所述第一摆动片的下端通过摆动轴与第二摆动片一端活动相连接,所述第二摆动片的另一端与第一销轴下方位置的第三销轴活动地相连接,所述横臂中还设置有拉动机构:当床体打开时,所述拉动机构能使摆动轴向上移动并经过拐点而卡扣于卡口中,当床体折叠时,能使摆动轴向下移动并经过拐点而从卡口中脱出。作为改进,所述拉动机构包括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在位于第一摆动片顶部上方横臂的凹腔中设置有第四销轴,所述第一摆动片的顶部通过第一拉绳与床腿底部的拉动部活动相连接,所述第一摆动片顶部通过第二拉绳经过第四销轴的顶部与床腿底部中另一拉动部活动相连接,当床体打开时,所述第一拉绳向下拉动使第一摆动片的顶部向下摆动,而使摆动轴向上移动并经过拐点而卡扣于卡口中,当床体折叠时,所述第二拉绳因经过第四销轴的顶部而向下拉动,而使第一摆动片的顶部向上摆动,而使摆动轴向下移动并经过拐点而从卡口中脱出。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摆动片由两片摆片并列组合而成,摆片中部夹置有垫块,所述轴销将两片摆片与垫块能活动地串置在一起,且轴销的两端固定于凹腔对应两壁的横臂上,所述第二摆动片一端夹置于两片摆片中,并通过摆动轴将两片摆片与第二摆动片活动地串置在一起,所述两片摆片的顶部通过顶轴将两片摆片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拉绳与第二拉绳同时连接于顶轴上,在靠近卡口斜上方的横臂上还设置有当床体折叠时用于第三销轴卡入的凹口。作为改进,所述上连杆与床腿活动相连接的结构为,在每条所述床腿的底部固定有套座,所述套座的侧面上设置有对应的上连杆和下连杆能伸入的竖向凹槽,所述上连杆为插入套座的竖向凹槽中,并通过活动轴与套座活动相连接,对应下连杆的下端位于对应上连杆下方的同一竖向凹槽中。作为改进,在所述套座内腔的底部设置在床体移动时能减少磨擦力的底轮,所述底轮通过横轴与套座相连接,底轮的底部延伸出套座的底端,所述底轮由两片外轮片和横轴串置而成,在底轮的两片外轮片之间的横轴上设置左、中、右三个环形腔,与所述拉动部相连接的第一拉绳经过中环形腔与第一摆动片中的顶轴相连接,与所述另一拉动部相连接的第二拉绳绕过活动轴再经过左环形腔从床腿的左腔向上延伸,并经过第四销轴与第一摆动片中的顶轴相连接,所述右环形腔为另一边的第二拉绳绕过所设置,另一边的第一拉绳亦从中环形腔中经过。作为改进,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弹簧腔的锁定套,弹簧及圆珠,所述锁定套分别位于对应第四销轴下方左右两边的摆片中,所述锁定套能与摆片一起摆动,所述弹簧置于锁定套的弹簧腔中,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弹簧腔侧壁相支撑,而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圆珠相支撑,所述圆珠能缩入弹簧腔中并位于弹簧腔的开口处位置,所述圆珠的球面与横臂内腔中的内壁活动相支撑,并在支撑横杆完全展开时的圆珠支撑处的横臂侧面上设置有圆珠能卡入且孔径小于圆珠直径的卡孔。作为改进,所述支撑横杆由两根支撑横杆和折叠机构组成,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底部开有凹槽两端设置有凸耳的连接架、两根侧面呈橄榄果形的环形弹性导向杆,所述支撑横杆相对两端分别伸入连接架的对应凹槽中,并通过对应的转动轴销与连接架中各自对应的凸耳活动相连接,所述环形弹性导向杆两端套挂在各自对应的转动轴销上,且环形弹性导向杆分别被夹置于支撑横杆对应的侧面与凸耳的内侧壁之间,在所述支撑横杆相对一端下方分别设置有当床体展开而使支撑横杆展平时能分别与环形弹性导向杆的底部相顶触的横顶杆。这种结构,在支撑横杆展开时,不仅稳定安全,而且展开更方便,由于弹性导向杆的作用,两根支撑横杆将要展开时,弹性导向杆的底部与横顶杆相顶触,迫使两根支撑横杆同步展平,即合拍展开,从而使两根支撑横杆的端部能准确对齐。作为改进,所述支撑横杆相对一端分别延伸出能使相对两端的支撑横杆交叉插入的枢耳,相对的枢耳为左右设置,且一根支撑横杆的枢耳伸入到另一根支撑横杆的缺口中,当支撑横杆在展平时,所述左边的枢耳端面与右边的缺口中底面相抵触,所述右边的枢耳端面与左边的缺口中底面相抵触。这种设计能使枢耳的竖向内侧面分别相贴合,使展开后两根支撑横杆的端部紧密抵触,相互依靠,展开后的两根支撑横杆不会前后松动和左右摆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折叠机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作为改进,所述控制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四角处分别设置有能使对应的上连杆和上连杆活动地卡入的凹槽,所述下连杆分别通过活动轴与对应凹槽底部的下壳体活动相连接,所述上连杆的上端通过活动轴分别与对应凹槽顶部的下壳体活动相连接,在位于上连杆的顶部分别延伸出能伸入下壳体内腔中的镰刀形臂,所述上壳体底部向下延伸出与下壳体内腔相适配的凸套,所述凸套的四边分别设置有能与镰刀形臂相适配的凹形槽,所述镰刀形臂分别通过腰形孔中的活动销与对应凹形槽位置的上壳体活动相连接,在位于上壳体的顶面设置有能拉动上壳体向上移动的拉环或拉绳,当所述床体完全展开时,上壳体中的凸套嵌置于下壳体的内腔中,此时上壳体周边为盖合于下壳体顶面的周边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床体的下折叠部结构更简单,另件少,组装方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且其结构十分牢固,本床体在具备现有技术优点外,操作时,通过中央控制部来控制整个床体的打开和折叠,只要一只手就能将床体展开和折叠,向下按压一下控制部就能完全打开,收起时,只要控制部向上拉起即能折叠,操作安全,方便,稳定性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儿童游戏床,包括四条床腿(1)和置于床底中部能折叠和展开床体的控制部(3),在相邻两条床腿(1)之间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中部能折叠的支撑横杆(2),所述支撑横杆(2)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床腿(1)顶部活动相连接,在所述床腿(1)的底部分别与对应上连杆(4)和下连杆(5)的一端活动相连接,所述上连杆(4)和下连杆(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部(3)对应位置活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杆(2)与床腿(1)顶部活动相连接的结构:包括内设凹腔(60)的倒L形定位架(6)、第一摆动片(61)、第二摆动片(62)及定位夹片(63),所述倒L形定位架(6)固定于床腿(1)的顶部上,在位于倒L形定位架(6)的横臂(65)底边上凹设有卡口(64),所述定位夹片(63)通过第二销轴(6b)与支撑横杆(2)一端相固定,所述支撑横杆(2)端部伸入横臂(65)的凹腔(60)中并通过第一销轴(6a)将横臂(65)、支撑横杆(2)与伸入凹腔(60)中的定位夹片(63)活动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摆动片(61)中部通过轴销(66)能转动地置于横臂(65)的凹腔(60)中,所述第一摆动片(61)的下端通过摆动轴(67)与第二摆动片(62)一端活动相连接,所述第二摆动片(62)的另一端与第一销轴(6a)下方位置的第三销轴(6c)活动地相连接,所述横臂(65)中还设置有拉动机构:当床体打开时,所述拉动机构能使摆动轴(67)向上移动并经过拐点而卡扣于卡口(64)中,当床体折叠时,能使摆动轴(67)向下移动并经过拐点而从卡口(64)中脱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游戏床,包括四条床腿(I)和置于床底中部能折叠和展开床体的控制部(3),在相邻两条床腿(I)之间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中部能折叠的支撑横杆(2),所述支撑横杆(2)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床腿(I)顶部活动相连接,在所述床腿(I)的底部分别与对应上连杆(4)和下连杆(5)的一端活动相连接,所述上连杆(4)和下连杆(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部(3)对应位置活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杆(2)与床腿(I)顶部活动相连接的结构:包括内设凹腔(60)的倒L形定位架(6)、第一摆动片(61)、第二摆动片(62)及定位夹片(63),所述倒L形定位架(6)固定于床腿(I)的顶部上,在位于倒L形定位架(6)的横臂(65)底边上凹设有卡口(64),所述定位夹片(63)通过第二销轴(6b)与支撑横杆(2) —端相固定,所述支撑横杆(2)端部伸入横臂(65)的凹腔(60)中并通过第一销轴(6a)将横臂(65)、支撑横杆(2)与伸入凹腔(60)中的定位夹片(63)活动地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摆动片(61)中部通过轴销(66)能转动地置于横臂(65)的凹腔(60)中,所述第一摆动片(61)的下端通过摆动轴(67)与第二摆动片(62) —端活动相连接,所述第二摆动片(62)的另一端与第一销轴(6a)下方位置的第三销轴(6c)活动地相连接,所述横臂(65)中还设置有拉动机构:当床体打开时,所述拉动机构能使摆动轴(67)向上移动并经过拐点而卡扣于卡口 (64)中,当床体折叠时,能使摆动轴(67)向下移动并经过拐点而从卡口(64)中脱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游戏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机构包括第一拉绳(54)和第二拉绳(55),在位于第一摆动片(61)顶部上方横臂(65)的凹腔(60)中设置有第四销轴(6d),所述第一摆动片(61)的顶部通过第一拉绳(54)与床腿(I)底部的拉动部活动相连接,所述第一摆动片(61)顶部通过第二拉绳(55)经过第四销轴^d)的顶部与床腿(I)底部中另一拉动部活动相连接,当床体打开时,所述第一拉绳(54)向下拉动使第一摆动片(61)的顶部向下摆动,而使摆动轴(67)向上移动并经过拐点而卡扣于卡口 (64)中,当床体折叠时,所述第二拉绳(5 5)因经过第四销轴^d)的顶部而向下拉动,而使第一摆动片(61)的顶部向上摆动,而使摆动轴(67)向下移动并经过拐点而从卡口 (64)中脱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游戏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片(61)由两片摆片并列组合而成,摆片中部夹置有垫块,所述轴销(66)将两片摆片与垫块能活动地串置在一起,且轴销(66)的两端固定于凹腔(60)对应两壁的横臂(65)上,所述第二摆动片(62) —端夹置于两片摆片中,并通过摆动轴(67)将两片摆片与第二摆动片(62)活动地串置在一起,所述两片摆片的顶部通过顶轴(68)将两片摆片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拉绳(54)与第二拉绳(55)同时连接于顶轴(68)上,在靠近卡口 (64)斜上方的横臂(65)上还设置有当床体折叠时用于第三销轴(6c)卡入的凹口(6e)。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游戏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杆(4)与床腿(I)活动相连接的结构为,在每条所述床腿(I)的底部固定有套座(12),所述套座(12)的侧面上设置有对应的上连杆(4)和下连杆(5)能伸入的竖向凹槽(14),所述上连杆(4)为插入套座(12)的竖向凹槽(14)中,并通过活动轴(41)与套座(12)活动相连接,对应下连杆(5)的下端位于对应上连杆(4)下方的同一竖向凹槽(14)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游戏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座(12)内腔的底部设置在床体移动时能减少磨擦力的底轮(13),所述底轮(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茅鸿勇
申请(专利权)人:茅鸿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