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珊红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调节截止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9733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2 1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调节截止阀,提供一种即能够自动调压恒压,又能够方便调节截止,还具有止回功能,安全性极高、启闭扭力小、拆卸维修容易、使用寿命长的多功能调节截止阀,包括辅助弹簧、控制球阀、铜管,所述阀杆中部与底部设有相连的流水孔,所述调节阀瓣与下阀盖下端面之间设有辅助弹簧,所述上阀盖内设有进水孔与排水孔,其进水孔与排水孔共用,所述上阀盖与阀杆之间设有控制室,其设计控制室能够保证水压平衡稳定,当出水压力过高时,可通过回流管使水压回流到控制室内在辅助弹簧起缓冲时迅速使出水压下降,保持恒压作用,所述阀体出水口设有止回功能,当阀门关闭时,方便连接测压装置或测温装置,有效防止水倒流。(*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多功能调节截止阀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流体控制阀门,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调节截止阀。
技术介绍
一种多功能调节截止阀,也叫截门,安装于管路中用于控制管路中介质的流通或截止、具有自动恒压功能。现有的一种截止阀如2011年8月30日公开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120323526.5的一种“截止阀”包括阀体1、阀瓣2、阀杆3、阀盖5、压帽8及手轮9,所述阀体I设有介质流通的进口、出口及阀口,阀体I上部与阀盖5下部螺纹连接,且阀体I上部与阀盖5下部的结合面上设有垫片4,使得两者的密封性更好。阀瓣2装于阀杆3下端置于阀体I阀腔内,并与阀口相对应,阀杆3上端穿过阀盖5及压帽8,并通过六角螺母11与手轮9固定连接,手轮9上与六角螺母11之间设有一标牌10,阀杆3与阀盖5螺纹连接,使得阀杆3可沿着阀盖5作旋转升降运动,同时带动阀杆3下端的阀瓣2作升降运动,用于启闭阀体I阀口。阀盖5上部内壁与阀杆3之间设有填料6,阀盖5上部与压帽8螺纹连接,压帽8与填料6之间设有一垫圈7,通过旋紧压帽8使得垫圈7压缩填料6来达到密封目的。上述结构的一种截止阀虽然能达到有效控制管路中介质的流通或截止,但是其采用填料密封当阀门经常开关容易引起压帽松动导致密封性能失效,即管道运行中不断水且带压的情况下无法更换填料,只能截断管路压力后,拆卸压盖才能更换密封圈,拆装更换十分不方便,更换需要将管路停止运行,给后续使用需要造成影响,使用不方便,将给用户带来严重损失,还有内密封采用金属与金属之间进行密封,容易导致密封面磨损,使得内密封失去效果,造成水源的浪费,在功能上即不具有调压功能,又不能检测水压水温功能,不能保持出水压力的恒定,容易因出水压力过高导致用水器具的损坏及水源的浪费,而且当截止阀稍有损坏时,不能在线维修非常麻烦,一般只能整体更换,浪费资源,不能给用户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即能够自动调压恒压,又能够方便调节截止,还具有止回功能,安全性极高、启闭扭力小、拆卸维修容易、使用寿命长的多功能调节截止阀。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方案:一种多功能调节截止阀,包括阀体、阀杆、下阀盖、阀座、调节阀瓣及开启手轮,所述阀体设有介质流通的进水口、出水口及阀口,调节阀瓣装于阀杆下端置于阀体阀腔内,并与阀口相对应,所述阀杆与下阀盖之间采用螺纹连接,阀杆上端穿过上阀盖,并与开启手轮连接,所述上阀盖与下阀盖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并设有密封圈,所述下阀盖与阀体之间同样设有密封垫片,所述调节阀瓣与阀座之间设有密封垫片,密封垫片下方并设有金属垫圈,并压住密封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弹簧、控制球阀、铜管,所述阀杆下端与调节阀瓣之间设有控制室、O型密封圈及固定卡圈,所述调节阀瓣与下阀盖下端面之间设有辅助弹簧,所述上阀盖内设有进水孔与排水孔,其进水孔与排水孔共用,所述阀体下端面设有进水孔,所述阀体下端面进水孔设有连接头,并与上阀盖侧面进水孔连接头之间采用铜管与控制球阀连接,所述下阀盖侧端面设有回水孔,所述下阀盖侧端面回水孔设有连接头,并与上阀盖侧面排水孔连接头之间同样采用铜管与控制球阀连接,使下阀盖回水孔与上阀盖排水孔同样共用相连其铜管上,所述上阀盖与阀杆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与控制室,所述阀杆中部与底部设有相连的流水孔,所述阀体出水口设有止回阀瓣,所述止回阀瓣下方还设有定位销,所述止回阀瓣与阀体之间设有密封垫圈,所述止回阀瓣与固定锁母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固定锁母与阀体出水口处之间采用螺纹连接。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阀杆下端设有O型密封圈及凹槽各为2个。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上阀盖内设有O型密封圈为3个,其在上阀盖进水孔与排水孔上方为2个,下方为I个。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下阀盖侧端面连接头为压力表或温度传感器。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下阀盖上侧端面还设有两个凹槽,其方便用于锁紧下阀盖。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阀门需要关闭时,可通过开启手轮旋转阀杆,使阀杆带动调节阀瓣往下压至密封垫片与阀座接触密封,即可关闭阀门,由于管道水压比较大,容易引起调节阀瓣松动,其设计铜管、控制球阀,当阀门关闭后,并开启阀体与上阀盖之间的控制球阀,使水压通过铜管流入阀杆流水孔在进一步流入调节阀瓣的控制室内,并通过自身水压压紧调节阀瓣,使调节阀瓣承受双向承压,能够保证密封性能的提高,由于采用软密 封,不会受水压影响失去密封性能,当开启阀门时,即可关闭阀体与上阀盖之间的控制球阀,同时开启下阀盖与上阀盖之间的控制球阀使控制室内的水压及时排出,即方便开启阀门,由于上阀盖与阀杆之间采用O型密封圈,启闭扭力较小,其当O型密封圈损坏时,从而实现不断水带压更换密封圈的目的,无需截断管路压力,将管路停止运行,可直接拆卸上阀盖更换密封圈,拆装更换十分不方便,对后继生产不造成影响,使用方便,维修更方便。当阀门需要开启调节恒压功能时,通过开启手轮将阀门开启至设定的压力值,同时开启上阀盖与下阀盖之间的控制球阀,当出水压力升高时,水压可通过下阀盖的流水孔流入阀杆流水孔内至控制室,再经过缓冲弹簧的作用,使调节阀瓣自动往下运动,来降低出水压力,实现自动保持出水水压恒定,能够保护好用水器具,能够给用户带来很好的经济效Mo当需要检测水压或水温时,只需要将阀门关闭,并拆卸下阀盖连接头,由于出水口设计止回功能,在安装压力表或温度传感器时,更能有效防止水倒流,即可方便检测,设计合理、安装方便,本技术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及楼宇中并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安装压力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安装温度传感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下盖阀俯视图;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阀杆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上阀盖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阀体的剖视图;图9是现有技术截止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至图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多功能调节截止阀,包括阀体1、阀杆4、下阀盖6、阀座15、调节阀瓣3及开启手轮9,所述阀体I设有介质流通的进水口 11、出水口 12及阀口 14,调节阀瓣3装于阀杆4下端置于阀体I阀腔内,并与阀口 14相对应,所述阀杆4与下阀盖6之间采用螺纹连接,阀杆4上端穿过上阀盖7,并与开启手轮9连接,所述上阀盖7与下阀盖6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并设有密封圈62,所述下阀盖6与阀体I之间同样设有密封垫片61,所述调节阀瓣3与阀座15之间设有密封垫片33,密封垫片33下方并设有金属垫圈34,并压住密封垫片33,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弹簧5、控制球阀8、铜管200,所述阀杆4下端与调节阀瓣3之间设有控制室31、0型密封圈42及固定卡圈32,所述调节阀瓣3与下阀盖6下端面之间设有辅助弹簧5,所述上阀盖7内设有进水孔73与排水孔74,其进水孔73与排水孔74共用,所述阀体I下端面设有进水孔16,所述阀体I下端面进水孔16设有连接头13,并与上阀盖7侧面进水孔73连接头100之间采用铜管200与控制球阀8连接,所述下阀盖6侧端面设有回水孔63,所述下阀盖6侧端面回水孔63设有连接头102,并与上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调节截止阀,包括阀体、阀杆、下阀盖、阀座、调节阀瓣及开启手轮,所述阀体设有介质流通的进水口、出水口及阀口,调节阀瓣装于阀杆下端置于阀体阀腔内,并与阀口相对应,所述阀杆与下阀盖之间采用螺纹连接,阀杆上端穿过上阀盖,并与开启手轮连接,所述上阀盖与下阀盖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并设有密封圈,所述下阀盖与阀体之间同样设有密封垫片,所述调节阀瓣与阀座之间设有密封垫片,密封垫片下方并设有金属垫圈,并压住密封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弹簧、控制球阀、铜管,所述阀杆下端与调节阀瓣之间设有控制室、O型密封圈及固定卡圈,所述调节阀瓣与下阀盖下端面之间设有辅助弹簧,所述上阀盖内设有进水孔与排水孔,其进水孔与排水孔共用,所述阀体下端面设有进水孔,所述阀体下端面进水孔设有连接头,并与上阀盖侧面进水孔连接头之间采用铜管与控制球阀连接,所述下阀盖侧端面设有回水孔,所述下阀盖侧端面回水孔设有连接头,并与上阀盖侧面排水孔连接头之间同样采用铜管与控制球阀连接,使下阀盖回水孔与上阀盖排水孔同样共用相连其铜管上,所述上阀盖与阀杆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与控制室,所述阀杆中部与底部设有相连的流水孔,所述阀体出水口设有止回阀瓣,所述止回阀瓣下方还设有定位销,所述止回阀瓣与阀体之间设有密封垫圈,所述止回阀瓣与固定锁母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固定锁母与阀体出水口处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调节截止阀,包括阀体、阀杆、下阀盖、阀座、调节阀瓣及开启手轮,所述阀体设有介质流通的进水口、出水口及阀口,调节阀瓣装于阀杆下端置于阀体阀腔内,并与阀口相对应,所述阀杆与下阀盖之间采用螺纹连接,阀杆上端穿过上阀盖,并与开启手轮连接,所述上阀盖与下阀盖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并设有密封圈,所述下阀盖与阀体之间同样设有密封垫片,所述调节阀瓣与阀座之间设有密封垫片,密封垫片下方并设有金属垫圈,并压住密封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弹簧、控制球阀、铜管,所述阀杆下端与调节阀瓣之间设有控制室、O型密封圈及固定卡圈,所述调节阀瓣与下阀盖下端面之间设有辅助弹簧,所述上阀盖内设有进水孔与排水孔,其进水孔与排水孔共用,所述阀体下端面设有进水孔,所述阀体下端面进水孔设有连接头,并与上阀盖侧面进水孔连接头之间采用铜管与控制球阀连接,所述下阀盖侧端面设有回水孔,所述下阀盖侧端面回水孔设有连接头,并与上阀盖侧面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珊红陈进发
申请(专利权)人:郑珊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