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反冲洗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49208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2 14:14
一种自动反冲洗过滤装置,属于过滤器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耐压值好、使用方便的反冲洗过滤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滤冠、滤底、滤网、阀体均设置在外壳内部,且滤冠固连在竖直滤网的上端、滤底固连在竖直滤网的下端,阀体的上端嵌在滤底的底部孔内,阀体的中下部固连弯管的一端,弯管的另一端嵌入排污管一端内部,排污管的另一端穿过外壳后与外壳固连,阀体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阀、上隔膜、隔垫、下隔膜,在阀体下方设置有固定架,在外壳下端和下端壳的连接处设有套接外壳和下端壳的下卡箍管接头,在外壳上端和上端壳的连接处设有套接外壳和下端壳的上卡箍管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流体过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反冲洗过滤装置,属于过滤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种自动反冲洗过滤装置,一种为模仿外国同类产品的过滤器,不仅缺乏新颖性,而且做工不精,耐压值偏低,适用环境比较单一;另一种是用平衡阀控制电磁阀来实现反冲洗,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只适用于具备电源的环境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耐压值好、使用方便的反冲洗过滤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反冲洗过滤装置,包括外壳、滤冠、滤底、滤网、上蝶阀、球、拉杆、阀体、阀、排污管、上隔膜、下隔膜、异形垫、隔垫、接螺、连接螺钉、固定架、上端壳和下端壳,所述滤冠、滤底、滤网、阀体均设置在外壳内部,并且滤冠固连在竖直滤网的上端、滤底固连在竖直滤网的下端,在滤冠上方的外壳内壁设有用来卡住内卡簧的槽,所述阀体的上端嵌在滤底的底部孔内,阀体的中下部固连弯管的一端,所述弯管的另一端嵌入排污管一端内部,所述排污管的另一端穿过外壳后与外壳固连,在所述滤冠外部开有安装上密封圈的槽、在所述弯管嵌入排污管一端的外部开有安装下密封圈的槽; 所述滤网内部的中上部固定有水平上芯轴和上限位销,中下部设置有球,所述上蝶阀和球分别与拉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上芯轴与所述上蝶阀的中心孔间隙配合,所述上限位销对水平状态的上蝶阀进行限位,所述球与所述阀体上端管部的内壁间隙配合,并且上蝶阀的中心孔和球的中心均偏移在滤网轴线的同一侧;所述阀体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阀、上隔膜、隔垫、下隔膜,在上隔膜、隔垫、下隔膜的外部设置有异形垫,并且所述异形垫的内壁设有用于卡住上隔膜和下隔膜两端的槽,在阀体 的下方还设置有固定架,在固定架的底部中央设置有顶块,所述接螺依次穿过下隔膜、隔垫、上隔膜后与阀下端螺纹连接,并且在接螺下端和顶块外部还套接有弹簧,所述连接螺钉分别依次穿过固定架、下隔膜、异形垫、上隔膜后与阀下端两侧螺纹连接;在所述外壳下端和所述下端壳的连接处设有套接外壳和下端壳的下卡箍管接头,在所述外壳上端和所述上端壳的连接处设有套接外壳和下端壳的上卡箍管接头。所述外壳和滤网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阀、上隔膜、隔垫、下隔膜、异形垫、阀体以及固定架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顶块为可活动式,在所述固定架下端设置有穿过固定架底部螺纹孔与顶块相接触的调节螺栓。 所述滤网为多层复合的圆筒。 所述接螺和下隔膜之间还设置有垫圈。 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由于本技术采用的设计为:上蝶阀中心孔和球中心分别偏移至外壳轴线同一侧;通过弹簧将固定架的顶块与阀下端的接螺弹性连接,阀可在阀体内部上下活动。当液体从上端壳的入口进入滤网后,因为上蝶阀为长臂一侧所产生的液体压力大于短臂一侧产生的压力,所以上蝶阀开始绕芯轴顺时针转动,同时上蝶阀带动拉杆、拉杆带动球开始沿阀体上端管内壁向下运动,此时滤网内部的液体压强作用在阀上,外部的液体压强作用在隔膜的下端,当滤网内部的压强接近外部压强时,外部压强对隔膜的作用力和弹簧压力之和大于滤网内部液体压强对阀的作用力,阀处于闭合状态,此时上蝶阀逐渐转动到竖直的开启状态,球同时也运动到关闭状态,这时的水流方向为正常的工作状态; 随着液体持续流入滤网,液体作用球开始沿直管向下转动,同时球带动拉杆、拉杆带动上蝶阀开始逆时针运动,当滤网内部压强大于外部压强一定值时,内部压强对阀的作用力大于外部压强对隔膜和弹簧作用力之和,阀处于开启状态,阀开启时,球运动到开启状态,上蝶阀同时也转动到水平的关闭状态,滤网内部和外部形成反向压差,液体从外到内对滤网进行反冲洗并经排污管排出,水流方向为反冲洗状态。反冲洗完成,滤网内部压强与外部压强趋于一致,液体压强作用在阀上的力小于作用在隔膜和弹簧的作用力之和,阀又处于闭合状态,本技术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本技术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操作容易,能够方便的实现自动反冲洗的工作,同时也不易出现故障,即便出现故障,维修也比较简便。二、本技术采用双隔膜的设计,即在阀下方设置上隔膜和下隔膜,这种双隔膜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耐压值,同时反冲洗效果好。 三、本技术固定架的顶块为可活动式,并且在固定架下端设置有穿过固定架底部螺纹孔与顶块相接触的调节螺栓,这样可以通过调节螺栓的拧进、拧出来调节顶块的高度,进而来调节弹簧对接螺的作用力,这种设计使得本技术使用更加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技术阀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阀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上端壳,2为上卡箍管接头,3为滤冠,4为芯轴,5为外壳,6为拉杆,7为球,8为滤底,9为阀体,10为阀,11为上隔膜,12为下隔膜,13为连接螺钉,14为固定架,15为弹簧,16为顶块,17为调节螺栓,18为下端壳,19为接螺,20为垫圈,21为下卡箍管接头,22为排污管,23为下密封圈,24为异形垫,25为隔垫,26为弯管,27为滤网,28为上蝶阀,29为限位销,30为上密封圈,31为内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自动反冲洗过滤装置,包括外壳5、滤冠3、滤底8、滤网27、上蝶阀27、球7、拉杆6、阀体9、阀10、排污管22、上隔膜11、下隔膜12、异形垫24、隔垫25、接螺19、连接螺钉13、固定架14、上端壳1和下端壳18,所述滤冠3、滤底8、滤网27、阀体9均设置在外壳5内部,并且滤冠3固连在竖直滤网27的上端、滤底8固连在竖直滤网27的下端,在滤冠3上方的外壳5内壁设有用来卡住内卡簧31的槽,所述阀体9的上端嵌在滤底8的底部孔内,阀体9的中下部固连弯管26的一端,所述弯管26的另一端嵌入排污管22一端内部,所述排污管22的另一端穿过外壳5后与外壳5固连,在所述滤冠3外部开有安装上密封圈30的槽、在所述弯管26嵌入排污管22一端的外部开有安装下密封圈8的槽;所述滤网27内部的中上部固定有水平上芯轴4和上限位销29,中下部设置有球7,所述上蝶阀27和球7分别与拉杆6的一端铰接,所述上芯轴4与所述上蝶阀27的中心孔间隙配合,所述上限位销29对水平状态的上蝶阀27进行限位,所述球7与所述阀体9上端管部的内壁间隙配合,并且上蝶阀27的中心孔和球7的中心均偏移在滤网27轴线的同一侧;所述阀体9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阀10、上隔膜11、隔垫25、下隔膜12,在上隔膜11、隔垫23、下隔膜12的外部设置有异形垫24,并且所述异形垫24的内壁设有用于卡住上隔膜11和下隔膜12两端的槽,在阀体 23的下方还设置有固定架14,在固定架14的底部中央设置有顶块16,所述接螺19依次穿过下隔膜12、隔垫25、上隔膜11后与阀10下端螺纹连接,并且在接螺19下端和顶块16外部还套接有弹簧15,所述连接螺钉13分别依次穿过固定架14、下隔膜12、异形垫24、上隔膜11后与阀10下端两侧螺纹连接;在所述外壳5下端和所述下端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反冲洗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5)、滤冠(3)、滤底(8)、滤网(27)、上蝶阀(27)、球(7)、拉杆(6)、阀体(9)、阀(10)、排污管(22)、上隔膜(11)、下隔膜(12)、异形垫(24)、隔垫(25)、接螺(19)、连接螺钉(13)、固定架(14)、上端壳(1)和下端壳(18),所述滤冠(3)、滤底(8)、滤网(27)、阀体(9)均设置在外壳(5)内部,并且滤冠(3)固连在竖直滤网(27)的上端、滤底(8)固连在竖直滤网(27)的下端,在滤冠(3)上方的外壳(5)内壁设有用来卡住内卡簧(31)的槽,所述阀体(9)的上端嵌在滤底(8)的底部孔内,阀体(9)的中下部固连弯管(26)的一端,所述弯管(26)的另一端嵌入排污管(22)一端内部,所述排污管(22)的另一端穿过外壳(5)后与外壳(5)固连,在所述滤冠(3)外部开有安装上密封圈(30)的槽、在所述弯管(26)嵌入排污管(22)一端的外部开有安装下密封圈(8)的槽;所述滤网(27)内部的中上部固定有水平上芯轴(4)和上限位销(29),中下部设置有球(7),所述上蝶阀(27)和球(7)分别与拉杆(6)的一端铰接,所述上芯轴(4)与所述上蝶阀(27)的中心孔间隙配合,所述上限位销(29)对水平状态的上蝶阀(27)进行限位,所述球(7)与所述阀体(9)上端管部的内壁间隙配合,并且上蝶阀(27)的中心孔和球(7)的中心均偏移在滤网(27)轴线的同一侧;所述阀体(9)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阀(10)、上隔膜(11)、隔垫(25)、下隔膜(12),在上隔膜(11)、隔垫(23)、下隔膜(12)的外部设置有异形垫(24),并且所述异形垫(24)的内壁设有用于卡住上隔膜(11)和下隔膜(12)两端的槽,在阀体 (23)的下方还设置有固定架(14),在固定架(14)的底部中央设置有顶块(16),所述接螺(19)依次穿过下隔膜(12)、隔垫(25)、上隔膜(11)后与阀(10)下端螺纹连接,并且在接螺(19)下端和顶块(16)外部还套接有弹簧(15),所述连接螺钉(13)分别依次穿过固定架(14)、下隔膜(12)、异形垫(24)、上隔膜(11)后与阀(10)下端两侧螺纹连接;在所述外壳(5)下端和所述下端壳(18)的连接处设有套接外壳(5)和下端壳(18)的下卡箍管接头(21),在所述外壳(5)上端和所述上端壳(1)的连接处设有套接外壳(5)和下端壳(1)的上卡箍管接头(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反冲洗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5)、滤冠(3)、滤底(8)、滤网(27)、上蝶阀(27)、球(7)、拉杆(6)、阀体(9)、阀(10)、排污管(22)、上隔膜(11)、下隔膜(12)、异形垫(24)、隔垫(25)、接螺(19)、连接螺钉(13)、固定架(14)、上端壳(1)和下端壳(18),所述滤冠(3)、滤底(8)、滤网(27)、阀体(9)均设置在外壳(5)内部,并且滤冠(3)固连在竖直滤网(27)的上端、滤底(8)固连在竖直滤网(27)的下端,在滤冠(3)上方的外壳(5)内壁设有用来卡住内卡簧(31)的槽,所述阀体(9)的上端嵌在滤底(8)的底部孔内,阀体(9)的中下部固连弯管(26)的一端,所述弯管(26)的另一端嵌入排污管(22)一端内部,所述排污管(22)的另一端穿过外壳(5)后与外壳(5)固连,在所述滤冠(3)外部开有安装上密封圈(30)的槽、在所述弯管(26)嵌入排污管(22)一端的外部开有安装下密封圈(8)的槽;
所述滤网(27)内部的中上部固定有水平上芯轴(4)和上限位销(29),中下部设置有球(7),所述上蝶阀(27)和球(7)分别与拉杆(6)的一端铰接,所述上芯轴(4)与所述上蝶阀(27)的中心孔间隙配合,所述上限位销(29)对水平状态的上蝶阀(27)进行限位,所述球(7)与所述阀体(9)上端管部的内壁间隙配合,并且上蝶阀(27)的中心孔和球(7)的中心均偏移在滤网(27)轴线的同一侧;
所述阀体(9)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阀(10)、上隔膜(11)、隔垫(25)、下隔膜(12),在上隔膜(11)、隔垫(23)、下隔膜(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庄杨晋王拥军牛福忙
申请(专利权)人:长治市神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