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波专利>正文

空气净化吸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879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2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吸尘车,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吸尘车,其包括车体、加载与车体上的吸尘装置以及与吸尘装置的卸料口连通的灰仓,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吸盘、重力沉降室、惯性沉降室、旋风除尘器、风机、凝并器、湿式文丘里除尘器、循环水池以及第一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先经过三级除尘,能够除掉3μm以上的固体颗粒,然后再经过凝并器和湿式文丘里除尘器进一步净化,最终排出的气流中的微尘粒度小于0.1μm,排出的气体洁净程度大大提高,能够实现清洁路面的功能的同时,也将吸入的空气进行了有效的除尘净化,相当于一个空气净化装置。(*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净化吸尘车
本技术涉及吸尘车,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吸尘车。
技术介绍
我国2012年05月24日环保部才公布了《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方案》,而旧式吸尘车由于设计定型较早,没有考虑到pm2.5排放要求,除尘效果较差。目前市场上只有少量使用的最好吸尘车只包括三级除尘装置,能够将大型的固体垃圾以及尘土沉降到灰仓,经过三级除尘,最多能够除掉2μπι以上的固体颗粒,最终排出的气流中在pm2.5范围内的固体微尘仍然十分多,气体非常污浊,对环境和人体都有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当下,我国环境污染非常严重,中东部地区的雾霾天气屡见不鲜,使得人们的出行和正常的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将现有的除尘车进行改进,使得最终排出来的气体的洁净程度较高,避免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除尘效果好、具有净化空气的功能的吸尘车。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净化吸尘车,包括车体、加载于车体上的吸尘装置以及与吸尘装置的卸料口连通的灰仓,所述吸尘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吸盘、重力沉降室、惯性沉降室、旋风除尘器以及风机,吸尘装置还包括湿式文丘里除尘器、循环水池以及第一水泵,所述风机出口和湿式文丘里除尘器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管与循环水池连通,第一水泵的出水管与湿式文丘里除尘器前端的文丘里管的喉管处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尘装置还包括设置于风机和湿式文丘里除尘器之间的凝并器,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管通过分支水管通入凝并器内,所述分支水管的终端设置有雾化喷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循环水池上设置有加热系统。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加热系统包括循环水供水管和循环水回水管,循环水池通过循环水供水管和循环水回水管与风机的发动机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尘装置还包括泥浆池,所述湿式文丘里除尘器的底部卸料口与泥浆池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泥浆池上部通过管路与循环水池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吸尘装置还包括第二水泵,第二水泵进水管与循环水池连接,出水管与设置在灰仓卸料口处的雾化喷头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体的汽车排气管出口设置于吸盘的进口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风机的发动机排气管与吸尘装置的管道相连。本技术所述的吸尘装置具体为以下结构:其包括吸盘、重力沉降室、惯性沉降室、旋风除尘器、风机、凝并器、湿式文丘里除尘器、循环水池以及第一水泵,所述吸盘的出气口通过管道和重力沉降室的进气口连接,重力沉降室的出气口通过管道和惯性沉降室的进气口连接,惯性沉降室的出口和旋风除尘器的进口连接,旋风除尘器的出口和风机进口连接,风机的出口和凝并器的进口连接,凝并器的出口和湿式文丘里除尘器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管与循环水池连通,第一水泵的出水管分为两个支管,一个支管通入凝并器内,其终端设置有雾化喷头,另一支管与湿式文丘里除尘器入口前端的文丘里管的喉管处连通。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如下:本技术先经过三级除尘,能够除掉3μπι以上的固体颗粒,然后再经过凝并器和湿式文丘里除尘器进一步净化,最终排出的气流中的微尘粒度小于0.1 μ m,排出的气体洁净程度大大提高,能够实现清洁路面的功能的同时,也将吸入的空气进行了有效的除尘净化,相当于一个空气净化装置。循环水池中设置加热系统,以防在寒冷地区使用时,水结冰导致装置不能正常使用。通过循环水池通过循环水供水管和循环水回水管与风机的发动机连接,既能有效的对循环水地的水进行加热,同时有效利用了发动机运行是产生的热量,节约能源,也给发动机降温,起到了保护发动机的作用,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使湿式文丘里除尘器的卸料口与泥浆池连通,能够对排出的泥浆单独处理,泥浆池上部通过管路与循环水池连通,可以回收水资源进行重复利用。灰仓的卸料口处设置有雾化喷头,并由循环水池通过第二水泵供水,防止灰仓卸料时飞灰产生二次污染。将车体的汽车排气管的出口设置在吸盘的进口处,汽车排出的尾气进入除尘装置内净化处理,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将风机的发动机排气管与除尘管道相连,尾气进入除尘系统内净化处理,整车实现无废气排放。【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吸尘装置各部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1吸盘、2重力沉降室、3惯性沉降室、4旋风除尘器、5风机、5-1发动机、6凝并器、7湿式文丘里除尘器、7-1文丘里管、8泥浆池、9循环水池、10第一水泵、11汽车排气管、12灰仓、13第二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附图1、2所示的一种空气净化吸尘车,其包括车体和加载于车体上的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吸盘1、重力沉降室2、惯性沉降室3、旋风除尘器4、风机5、凝并器6、湿式文丘里除尘器7、泥浆池8、循环水池9、第一水泵10、第二水泵13以及灰仓12。风机5高速运转,使吸尘装置产生气流,是整个吸尘装置的动力源,所述吸盘I的出气口通过管道和重力沉降室2的进气口连接,重力沉降室2的出气口通过管道和惯性沉降室3的进气口连接,惯性沉降室3的出口和旋风除尘器4的进口连接,旋风除尘器4的出口和风机5进口连接,风机5的出口和凝并器6的进口连接,凝并器6的出口和湿式文丘里除尘器7的进口连接,湿式文丘里除尘器7的排气口直接将经过处理过的空气排出。如附图1所示,重力沉降室2、惯性沉降室3和旋风除尘器4的卸料口和灰仓12连接,沉降下来的垃圾和灰尘输送到灰仓12内,灰仓12的卸料口处设置有雾化喷头,与第二水泵13连接,第二水泵13的进水口与循环水池9连接。灰仓12卸料时,启动第二水泵13,对卸料口处喷水雾,防止飞灰产生二次污染。湿式文丘里除尘器7的底部卸料口与泥浆池8连接,泥浆池8上部通过管路与循环水池9连通,第一水泵10通过吸水管由循环水池9抽水,第一水泵10的出水口分为两个支路,一个支管通入凝并器6内,终端设置有雾化喷头,另一支管与7湿式文丘里除尘器入口前端的文丘里管7-1的喉管处连接。所述循环水池9通过循环水供水管和循环水回水管与风机5的发动机5-1连接,由风机5的发动机5-1工作产生的热量对循环水池9内的水进行加热。所述发动机5-1的排气管与吸尘装置的管道相连。车体的汽车排气管11出口设置于吸盘I附近,汽车排出的尾气进入吸尘装置内到的净化处理,整车实现无废气排放。本技术所述的凝并器6、湿式文丘里除尘器7、泥浆池8、循环水池9以及与第一水泵10、第二水泵13连接的管路外部都设置有保温层,防止冬季水结冰影响正常使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风机5启动,使吸尘装置内形成强大的气流,所述吸盘I将路面上的垃圾及尘土吸入到吸尘装置中,先经过重力沉降室2,,将大体积的垃圾和50 μ m以上的大颗粒灰尘除去,然后经过惯性沉降室3,所述惯性沉降室3采用凝并式惯性除尘器,将30 μ m以上的固体颗粒除掉,所述惯性沉降室3出气口通过管道和旋风除尘器4的进气口连接,旋风除尘器4使用高效多管旋风除尘器,经过前面两级除尘后,旋风除尘器4将进入的气流中3 μ m以上的微尘颗粒除去,此时,气流中的灰尘粒度很小,旋风除尘器4通过管道和风机5的进气口连接,风机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净化吸尘车,包括车体、加载于车体上的吸尘装置以及与吸尘装置的卸料口连通的灰仓(12),所述吸尘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吸盘(1)、重力沉降室(2)、惯性沉降室(3)、旋风除尘器(4)以及风机(5),其特征在于:吸尘装置还包括湿式文丘里除尘器(7)、循环水池(9)以及第一水泵(10),所述风机(5)出口和湿式文丘里除尘器(7)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水泵(10)的进水管与循环水池(9)连通,第一水泵(10)的出水管与湿式文丘里除尘器(7)前端的文丘里管(7‑1)的喉管处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吸尘车,包括车体、加载于车体上的吸尘装置以及与吸尘装置的卸料口连通的灰仓(12),所述吸尘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吸盘(I)、重力沉降室(2)、惯性沉降室(3)、旋风除尘器(4)以及风机(5),其特征在于:吸尘装置还包括湿式文丘里除尘器(7)、循环水池(9)以及第一水泵(10),所述风机(5)出口和湿式文丘里除尘器(7)的进口连接; 所述第一水泵(10)的进水管与循环水池(9)连通,第一水泵(10)的出水管与湿式文丘里除尘器(7)前端的文丘里管(7-1)的喉管处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吸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装置还包括设置于风机(5)和湿式文丘里除尘器(7)之间的凝并器(6),所述第一水泵(10)的出水管通过分支水管通入凝并器(6)内,所述分支水管的终端设置有雾化喷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吸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水池(9)上设置有加热系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杨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