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丰盛专利>正文

会发光的数据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7893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2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会发光的数据线,属于通信电缆领域,其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数据线容易损坏的问题。该会发光的数据线的PCB板的两面均设有LED灯,所述LED灯分别为红色LED灯和蓝色LED灯;其外壳包括壳体和盖体,壳体一体成型,其内部设有一贯穿壳体的、用于安装PCB板的腔体;盖体为透明盖体,其连接在壳体的一端;PCB板的一端与所述插头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线体连接;所述PCB板与线体连接的一端向其宽度方向凸出形成两个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沿PCB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支脚;所述壳体内设有供安装定位凸起的卡位。支脚的设置能避免安装时对数据线造成损坏,延长数据线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会发光的数据线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信电缆,具体涉及一种会发光的数据线。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目前人们常用的MP3、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都需要配备充电设备对其充电,一般地,每一个电子产品自身配置有充电数据线,它包括USB插头、充电数据插头及数据线,USB插头、充电数据插头分别电性连接于数据线的两端,使用时,通过将USB插头与PC机等USB接口连接,充电数据插头与电子产品数据接口连接实现对电子产品的充电。然而,现有技术的数据线,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需时刻打开手机电源来观看显示屏的电池标记是否有充满,这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增加了被充电的电子产品不必要的使用,对其是一种损耗。此外,由于图标较小,年纪大的使用者,因老花眼等,不易看清楚是否有充满电,造成实际电池已充满电,但仍持续地输出电流充电,造成多余的电能浪费和电费的损失。现有的数据线的外壳通常是通过上下两板壳体组合而成,该种结构并不稳定,容易摔坏或者被踩碎。当安装PCB板到腔体内时,需要从PCB板上连接电线的一端用力将PCB板推进腔体内,而现有的数据线的PCB板连接线体的一端通常是平整的,线体则是焊接在PCB板的端部,推动PCB板极易破坏线体与PCB的连接,导致损坏数据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会发光的数据线,其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数据线容易损坏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会发光的数据线,包括外壳、线体、PCB板、安装在PCB板上的IC芯片和连接在PCB板一端的插头,所述PCB板的两面均设有LED灯,所述LED灯分别为红色LED灯和蓝色LED灯;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盖体;所述壳体一体成型,其内部设有一贯穿壳体的、用于安装PCB板的腔体;所述盖体为透明盖体,其连接在壳体的一端;所述盖体的一端设有一个供插头穿出的、形状和大小与插头的形状与大小一致的通孔;在所述插头的两表面上、与PCB板连接的位置处设有定位卡凸;所述PCB板的一端与所述插头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线体连接;所述PCB板与线体连接的一端向其宽度方向凸出形成两个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沿PCB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支脚;所述壳体内设有供安装定位凸起的卡位。优选地,所述盖体与壳体连接的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对称设有两个插入腔体内、用于与壳体连接倒钩;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相对于倒钩的位置处设有两个卡槽。优选地,所述盖体的连接端对称设有两个凸起物;盖体安装在壳体上时,所述凸起物的表面与腔体的内表面接触。优选地,所述线体设置在橡胶外套内;所述橡胶外套的一端包括一个插入腔体内的插入部和卡在壳体外的定位部;所述插入部的截面形状与腔体的截面形状一致;所述线体从插入部一端的中间穿出。优选地,所述PCB板与所述腔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缝隙。因为红色LED灯和蓝色LED灯分别安装在PCB板的两面,当LED灯亮的时候,灯光通过缝隙扩散到PCB板的另一面,使得透明盖体透出的光更加均匀。优选地,所述PCB板与所述腔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缝隙。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在PCB板连接线体的端部设支脚,能保护线体与PCB板的连接,并且,在安装PCB板的时候,直接推动支脚即可,不影响线体的连接处,避免对数据线造成损坏,延长数据线的使用寿命。本申请的数据线设置有两种不同颜色的LED灯,以及将盖体设为透明盖体,使得使用者可以通过LED灯的颜色来判断电子产品的充电状态,使用方便,减少耗能。此外,壳体的一体成型的结构能保证该数据线的结构的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外壳;11、壳体;111、腔体;112、卡位;12、盖体;121、通孔;122、倒钩;123、凸起物;2、PCB板;21、定位凸起;22、支脚;3、插头;31、卡凸;4、LED灯;5、橡胶外套;51、插入部;52、定位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会发光的数据线,包括外壳1、PCB板2、安装在PCB板2上的IC芯片和连接在PCB板2 —端的插头3。PCB板2的两面均设有LED灯4,LED灯4分别为红色LED灯和蓝色LED灯。外壳I包括壳体11和盖体12,壳体11 一体成型,其内部设有贯穿壳体11的、用于安装PCB板2的腔体111。盖体12为透明盖体12,其连接在壳体11的一端。盖体12的一端设有一个供插头3穿出的、形状和大小与插头3的形状与大小一致的通孔121。在插头3的两表面上、与PCB板2连接的位置处设有定位卡凸31。PCB板2的一端与插头3连接,其另一端与线体连接。PCB板2与线体连接的一端向其宽度方向凸出形成两个定位凸起21,定位凸起21沿PCB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支脚22。壳体11的腔体111内设有供安装定位凸起21的卡位112。PCB板与腔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缝隙。因为红色LED灯和蓝色LED灯分别安装在PCB板的两面,当一个LED灯亮的时候,灯光能通过缝隙扩散到PCB板的另一面,使得透明盖体的透出的光更加均匀。安装的时候,将PCB板2从壳体11上与盖体12相对的一端插入腔体111内,推动PCB板2使插头3部分从通孔121穿出,直至卡凸31与盖体12接触。在推动的过程中,只需推动PCB板2的支脚22即可,在支脚22的保护下,中间连接的线体不会遭受损坏。使得安装更加方便。卡凸31的作用是防止由于过度用力推动PCB导致PCB板2从通孔121穿出。而卡位112的设置,则能对PCB进行定位,防止PCB板2在腔体111内上下晃动而导致线体或者PCB板2上个元器件的损坏,延长数据线的使用寿命。将当数据线接通电源且插头3插入电子产品的充电接口对其进行充电的时候,红色LED灯亮;当电子产品充满电的时候,蓝色LED灯亮,灯光经过腔体111传到盖体12处,再透过透明的盖体12射到外壳I外面。这样,人们只需要通过LED灯4的颜色来判断电子产品是否充满电,无需观看电子产品的显示屏来判断,使用比较方便,并且及时地看到电池充满电而能及时地切断电源,减少了电量的损耗。盖体12与壳体11连接的一端为连接端,连接端对称设有两个插入腔体111内、用于与壳体11连接倒钩122。在壳体11的内壁上、相对于倒钩122的位置处设有两个卡槽。盖体12的连接端对称设有两个凸起物123。盖体12安装在壳体11上时,凸起物123的表面与腔体111的内表面接触。安装盖体12的时候,先将两个倒钩122向内按压,减小倒钩122之间的距离,将两个倒钩122插入到腔体111内,然后推动盖体12,使倒钩122全部进入到腔体111内,倒钩122则与卡槽配合,从而将盖体12卡扣在壳体11上。而安装的时候,对于盖体12和壳体11是否对齐,由于卡槽在腔体111内部,所以难以通过卡槽与倒钩122来进行判断,因而,在盖体12的连接端对称设置了两个凸起物123,凸起物123起定位作用,安装盖体12的时候只需要调整凸起物123的表面与腔体111的内表面接触,再推动盖体12,盖体12和卡槽的对齐。线体设置在橡胶外套5内,橡胶外套5的一端包括一个插入腔体111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会发光的数据线,包括外壳、线体、PCB板、安装在PCB板上的IC芯片和连接在PCB板一端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的两面均设有LED灯,所述LED灯分别为红色LED灯和蓝色LED灯;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盖体;所述壳体一体成型,其内部设有一贯穿壳体的、用于安装PCB板的腔体;所述盖体为透明盖体,其连接在壳体的一端;所述盖体的一端设有一个供插头穿出的、形状和大小与插头的形状与大小一致的通孔;在所述插头的两表面上、与PCB板连接的位置处设有定位卡凸;所述PCB板的一端与所述插头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线体连接;所述PCB板与线体连接的一端向其宽度方向凸出形成两个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沿PCB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支脚;所述壳体内设有供安装定位凸起的卡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会发光的数据线,包括外壳、线体、PCB板、安装在PCB板上的IC芯片和连接在PCB板一端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的两面均设有LED灯,所述LED灯分别为红色LED灯和蓝色LED灯; 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盖体;所述壳体一体成型,其内部设有一贯穿壳体的、用于安装PCB板的腔体; 所述盖体为透明盖体,其连接在壳体的一端;所述盖体的一端设有一个供插头穿出的、形状和大小与插头的形状与大小一致的通孔;在所述插头的两表面上、与PCB板连接的位置处设有定位卡凸; 所述PCB板的一端与所述插头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线体连接;所述PCB板与线体连接的一端向其宽度方向凸出形成两个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沿PCB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支脚;所述壳体内设有供安装定位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丰盛
申请(专利权)人:郑丰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