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7393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2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生婴儿车,其包括车架、位于车架底部的车轮、位于车架顶部的盆形婴儿床,车架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竖直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顶端的盆架,盆形婴儿床放置盆架上,支撑架能够沿其延伸方向上下调节设置,特别是,支撑架位于底座的一侧,盆架自支撑架上端部向底座的另一侧延伸设置,且盆架与支撑架以及底座形成左侧或右侧具有缺口的矩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车架的一侧形成缺口,并支撑架能够上下调节的配合下,使得婴儿车的底座能够伸入床底、盆架能够最佳的伸向床面上,便于大人的观看和呵护,同时也十分方便护理人员的正常护理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生婴儿车
本技术涉及婴幼儿护理设备,特别涉及医院妇产科使用的对新生儿进行护理的婴儿车。
技术介绍
当前,在医院妇产科里新生婴儿车也非常常见,其一般包括车架、位于车架底部的车轮、位于车架的盆形婴儿床。新生的婴儿直接放在盆形婴儿床上推动车架,就可以被送至想要到的位置。但上述的婴儿车存在以下缺陷:I)、车架一般是固定的,不可以调节,从而不便于护理人员的护理;2)、一般的婴儿车只能抵触在床架边上,必须要其母亲坐在床边,才可以正常照顾婴儿(非常不方便其母亲的呵护)。然而,针对上述缺陷,中国专利CN 202525663U公开了多功能婴儿推车,其解决的车架可不调节的缺陷,但该专利的盆形婴儿床不能更好的伸入母亲的床面上,还是不方便其母亲的呵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新生婴儿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生婴儿车,其包括车架、位于车架底部的车轮、位于车架顶部的盆形婴儿床,车架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竖直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顶端的盆架,盆形婴儿床放置盆架上,支撑架能够沿其延伸方向上下调节设置,特别是,支撑架位于底座的一侧,盆架自支撑架上端部向底座的另一侧延伸设置,且盆架与支撑架以及底座构成能够避让障碍物的避让空间。优选地,支撑架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下支杆、能够沿着下支杆的延伸方向上下移动地设置在下支杆上的上支杆、用于调节上支杆上下调节的气弹簧、以及气弹簧控制阀。更优选地,上支杆的下端部插设在下支杆内、上端部连接在盆架上,气弹簧位于上支杆和下支杆内,且上端部抵触在上支杆的顶端、下端部连接在底座上。防止气弹簧暴露在外受到气体的腐蚀或氧化,延长气弹簧的使用寿命。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气弹簧控制阀包括位于气弹簧上端部的阀芯、转动设置在盆架上的控制件,当控制件扣压在阀芯上,盆架与上支杆沿着下支杆的延伸方向上下调节。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盆形婴儿床能够拆卸地设置在盆架上,同时,盆形婴儿床的材质为塑料。此外,上述的障碍物为产妇病床;上述的车轮为静音万向轮。针对不同的场所,尤其在医院里,其能够减少推车移动时所发出的噪音,确保不会破坏医院内安静环境,使得不影响其他病人的修养。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将支撑架设置在底座的一侧,撑架设置在上支杆的顶端、并向底座的另一侧延伸设置,使得车架的一侧形成缺口,同时在支撑架能够上下调节的配合下,使得婴儿车的底座能够伸入床底、盆架能够最佳的伸向床面上,便于大人的观看和呵护,同时也十分方便护理人员的正常护理工作,此外,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新生婴儿车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示意图;其中:1、车架;10、底座;11、支撑架;110、下支杆;111、上支杆;112、气弹簧;113、气弹簧控制阀;113a、阀芯;113b、控制件;12、盆架;2、车轮;3、盆形婴儿床。【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新生婴儿车,其包括车架1、位于车架I底部的车轮2、位于车架I顶部的盆形婴儿床3,其中车架I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10、竖直设置在底座10上的支撑架11、位于支撑架11顶部的盆架12,盆形婴儿床3放置盆架12上,支撑架11能够沿其延伸方向上下调节设置。[0021 ] 本例中,支撑架11位于底座10的一侧,最佳位置是支撑架11位于底座10 —侧的中部,盆架12自支撑架11上端部向底座10的另一侧延伸设置,且盆架12与支撑架11以及底座10构成能够避让障碍物的避让空间,本例中的障碍物为产妇病床。同时,换言之,盆架12位于底座10的上方,且两侧对应设置。采用本实施例的新生婴儿车,在支撑架11能够上下调节设置的配合下,该新生婴儿车的底座10能够伸入产妇病床的床底、盆架12能够最佳的伸向产妇病床的床面上,这样产妇坐在或躺在床上都可以观看自己的宝宝,十分的方便,同时,也便于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一步的,支撑架11包括固定在底座10上的下支杆110、能够沿着下支杆110的延伸方向上下移动地设置在下支杆110上的上支杆111、用于调节上支杆111上下调节的气弹簧112、以及气弹簧控制阀113。更具体的,上述上支杆111的下端部插设在下支杆110内、上端部连接在盆架12上,气弹簧112位于上支杆111和下支杆110内,且上端部抵触在上支杆111的顶端、下端部连接在底座10上。防止气弹簧112暴露在外受到气体的腐蚀或氧化,延长气弹簧112的使用寿命。同时,气弹簧控制阀113包括位于气弹簧112上端部的阀芯113a、转动设置在盆架12上的控制件113b,当控制件113b扣压在阀芯113a上,盆架12与上支杆111沿着下支杆110的延伸方向上下调节(也就是,盆架12能够沿着下支杆110的延伸沿着方向上下调节)。更具体的,上述的盆形婴儿床3能够拆卸地设置在盆架12上,同时,盆形婴儿床3的材质为塑料。此外,上述的车轮为静音万向轮。针对不同的场所,尤其在医院里,其能够减少推车移动时所发出的噪音,确保不会破坏医院内安静环境,使得不影响其他病人的修养。上述的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和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生婴儿车,其包括车架(1)、位于所述车架(1)底部的车轮(2)、位于所述车架(1)顶部的盆形婴儿床(3),所述的车架(1)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10)、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的支撑架(11)、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1)顶端的盆架(12),所述的盆形婴儿床(3)放置所述的盆架(12)上,所述的支撑架(11)能够沿其延伸方向上下调节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11)为一根支撑杆、且位于所述底座(10)的一侧的中部,所述的盆架(12)自所述支撑架(11)上端部向所述底座(10)的另一侧延伸设置,且所述盆架(12)、所述的支撑架(11)以及所述底座(10)之间构成能够避让障碍物的避让空间,其中所述的支撑架(11)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10)上的下支杆(110)、能够沿着所述下支杆(110)的延伸方向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下支杆(110)上的上支杆(111)、用于调节所述上支杆(111)上下调节的气弹簧(112)、以及气弹簧控制阀(113),所述上支杆(111)的下端部插设在所述下支杆(110)内、上端部连接在所述的盆架(12)上,所述的气弹簧(112)位于所述上支杆(110)和下支杆(111)内,且上端部抵触在所述上支杆(110)的顶端、下端部连接在所述底座(10)上,所述的气弹簧控制阀(113)包括位于所述气弹簧(112)上端部的阀芯(113a)、转动设置在所述盆架(12)上的控制件(113b),当所述的控制件(113b)扣压在所述阀芯(113a)上,所述的盆架(12)与所述上支杆(111)沿着所述下支杆(112)的延伸方向上下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婴儿车,其包括车架(I)、位于所述车架(I)底部的车轮(2)、位于所述车架(I)顶部的盆形婴儿床(3),所述的车架(I)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10)、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的支撑架(11)、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1)顶端的盆架(12),所述的盆形婴儿床(3)放置所述的盆架(12)上,所述的支撑架(11)能够沿其延伸方向上下调节设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11)为一根支撑杆、且位于所述底座(10)的一侧的中部,所述的盆架(12)自所述支撑架(11)上端部向所述底座(10)的另一侧延伸设置,且所述盆架(12)、所述的支撑架(11)以及所述底座(10)之间构成能够避让障碍物的避让空间,其中所述的支撑架(11)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10)上的下支杆(110)、能够沿着所述下支杆(110)的延伸方向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下支杆(110)上的上支杆(111)、用于调节所述上支杆(111)上下调节的气弹簧(112)、以及气弹簧控制阀(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悦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赛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