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与对接平台配合使用的移动载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46671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2 11:39
本申请涉及移动载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与对接平台配合使用的移动载物装置及移动载物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结构包括移动架和载物件,所述移动架包括中间连接件和移动脚架组件,所述移动脚架组件连接于所述中间连接件、并具有展开状态、收合状态,所述移动脚架组件处于展开状态以通过所述中间连接件支撑所述载物件,所述移动脚架组件从展开状态收合至收合状态以使所述移动脚架组件贴合于中间连接件;本申请可降低工作人员将移动载物装置放置到对接平台上的劳动强度,及收合后占用空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与对接平台配合使用的移动载物装置
本申请涉及移动载物装置
,尤其涉及可与对接平台配合使用的移动载物装置。
技术介绍
移动载物装置,用于辅助运送物件,以减少相关人员运送过程的劳动强度,其中移动载物装置最常见的类型是婴儿车、购物车及货运推车等。但现有技术中,当移动载物装置需要放置到具有一定高度的对接平台上时,需要人员或机器设备将移动载物装置直接搬起,再将移动载物装置放置到对接平台上,或者是将移动载物装置折叠后再搬起放置到对接平台上,搬起过程工作人员存在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例如,消费者从超市中购买物品回来时,需要将购物车放至汽车的后尾箱(即对接平台)中,现有技术中,只能直接将购物车搬起放进后尾箱,故存在使用者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可与对接平台配合使用的移动载物装置。本申请的目的 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可与对接平台配合使用的移动载物装置,包括移动架和载物件,所述移动架包括中间连接件和移动脚架组件,所述移动脚架组件连接于所述中间连接件、并具有展开状态、收合状态;所述移动脚架组件处于展开状态以通过所述中间连接件支撑所述载物件,所述移动脚架组件从展开状态收合至收合状态以使所述移动脚架组件贴合于中间连接件」在所述移动脚架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所述中间连接件前端的高度略高于对接平台所对应端面的高度。其中,所述移动脚架组件包括各自具有展开状态、收合状态的前脚架和后脚架,所述前脚架和所述后脚架的下端均装设有轮子,所述前脚架的上端与所述后脚架的上端均铰接于所述中间连接件,所述前脚架与所述后脚架均以各自的铰接点为旋转支点来旋转至各自的展开状态和收合状态;所述前脚架和所述后脚架通过向移动载物装置的推行方向的反方向旋转以实现所述前脚架和所述后脚架从展开状态旋转至收合状态;在所述前脚架与所述后脚架均处于展开状态,所述移动脚架组件为展开状态;在所述前脚架与所述后脚架均处于收合状态,所述移动脚架组件为收合状态。其中,所述中间连接件连接有用于辅助推车的推车把手。其中,所述载物件与所述中间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中间连接件一体设置于所述载物件的底部。其中,所述中间连接件为板状的中间连接件。其中,所述载物件前端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导轮。其中,所述载物件设置有用于容纳轮子的轮槽。其中,所述前脚架和所述后脚架均为可调节伸缩的脚架。上述的可与对接平台配合使用的移动载物装置的使用方法,A.所述移动脚架组件处于展开状态将移动载物装置推至对接平台,所述中间连接件的前端置于对接平台对应端面的上方;C.所述移动脚架组件从展开状态收合至收合状态;D.继续将移动架推向对接平台,直至整个移动架都在对接平台上。本申请充分利用对接平台对移动载物装置的支撑作用,并逐步将移动载物装置推进对接平台,且使用过程中,前脚架和后脚架从展开状态旋转至收合状态,不需要直接搬起移动载物装置到对接平台的高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收合后占用空间小。【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专利技术创造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前脚架与后脚架均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间连接件的前端置于对接平台对应端面的上方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前脚架反向旋转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前脚架已收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1后脚架收缩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1前脚架及后脚架均处于收合状态、并在对接平台上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对接平台、2-移动架、21-中间连接件、22-前脚架、23-后脚架、24-轮子、25-轮槽、26-支撑导轮、3-载物件。【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创造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可与对接平台配合使用的移动载物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移动架2和载物件3,移动架2包括板状的中间连接件21,以及各自具有展开状态、收合状态的前脚架22和后脚架23,中间连接件21前端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导轮26,中间连接件21底部设置有用于容纳轮子24的轮槽25,中间连接件21 —体设置于载物件3的底部,前脚架22和后脚架23的下端均装设有轮子24,前脚架22的上端与后脚架23的上端均铰接于中间连接件21,前脚架22与后脚架23均以铰接点为各自的旋转支点来旋转至各自的展开状态和收合状态。前脚架22与后脚架23均处于展开状态以通过中间连接件21支撑载物件3,前脚架22和后脚架23通过向移动载物装置的推行方向的反方向旋转以实现前脚架22和后脚架23从展开状态旋转至收合状态。在前脚架22与后脚架23均处于展开状态,中间连接件21前端的高度略高于对接平台I所对应端面的高度。将移动载物装置推到对接平台I的过程如下:A.前脚架22与后脚架23均处于展开状态,如图1所示;B.将移动载物装置推至对接平台1,中间连接件21的前端置于对接平台I对应端面的上方,也即是支撑导轮26滑至对接平台I上,如图2所示;C.将前脚架22通过旋转支点来与移动载物装置的推行方向的反方向旋转,此时前脚架22对中间连接件21不再具有支撑作用,由对接平台I与后脚架23共同支撑中间连接件21,如图3所示;D.继续将移动架2推向对接平台I直至整个移动架2都在对接平台I上,在该过程中首先是前脚架22旋转至收合状态并使前脚架22下端的轮子24容纳于其相应的轮槽25中,且前脚架22的轮子24收起后在轮槽25中仍然可以自由转动,并作为与支撑导轮26相配合的轮子,方便载物件3在对接平台I上推动,随后是后脚架23旋转至收合状态并使后脚架23下端的轮子24容纳于其相应的轮槽25中,如图4至图6所示。本具体实施例充分利用对接平台I对移动载物装置的支撑作用,并逐步将移动载物装置推进对接平台1,且上述使用过程中,前脚架22和后脚架23从展开状态旋转至收合状态,不需要直接搬起移动载物装置到对接平台I的高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收合后占用空间小。进一步的,本具体实施例中前脚架22和后脚架23依次收合,即是在逐步将移动载物装置推进对接平台I过程中逐步收合的,不需要待前脚架22和后脚架23均收合之后,操作更为简便。前脚架22和后脚架23均为可调节伸缩的脚架,可非常方便地调节中间连接件21前端在前脚架22与后脚架23均处于展开状态下的高度,以适应不同高度的对接平台I。实施例2本申请可与对接平台配合使用的移动载物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二,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载物件3与中间连接件21可拆卸连接,如图7所示,便于当载物件3不需要放置到对接平台I上时,将载物件3拆卸下来。实施例3本申请可与对接平台配合使用的移动载物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二,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中间连接件21连接有用于辅助推车的推车把手,便于在卸下载物件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与对接平台配合使用的移动载物装置,包括移动架和载物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包括中间连接件和移动脚架组件,所述移动脚架组件连接于所述中间连接件、并具有展开状态、收合状态;所述移动脚架组件处于展开状态以通过所述中间连接件支撑所述载物件,所述移动脚架组件从展开状态收合至收合状态以使所述移动脚架组件贴合于中间连接件;在所述移动脚架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所述中间连接件前端的高度略高于对接平台所对应端面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可与对接平台配合使用的移动载物装置,包括移动架和载物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包括中间连接件和移动脚架组件,所述移动脚架组件连接于所述中间连接件、并具有展开状态、收合状态; 所述移动脚架组件处于展开状态以通过所述中间连接件支撑所述载物件,所述移动脚架组件从展开状态收合至收合状态以使所述移动脚架组件贴合于中间连接件; 在所述移动脚架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所述中间连接件前端的高度略高于对接平台所对应端面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与对接平台配合使用的移动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脚架组件包括各自具有展开状态、收合状态的前脚架和后脚架,所述前脚架和所述后脚架的下端均装设有轮子,所述前脚架的上端与所述后脚架的上端均铰接于所述中间连接件,所述前脚架与所述后脚架均以各自的铰接点为旋转支点来旋转至各自的展开状态和收合状态; 所述前脚架和所述后脚架通过向移动载物装置的推行方向的反方向旋转以实现所述前脚架和所述后脚架从展开状态旋转至收合状态; 在所述前脚架与所述后脚架均处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精祥王杰球刘嘉衔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尚趣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