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音管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消音管件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管(2)和外管(3),所述内管(2)的外壁和所述外管(3)的内壁之间通过连接件(21)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管件设置为双层结构,在两层管体之间通过连接件(21)连接后优选形成多个空气腔,进而利用声音在固体和空气中传播速度的不一致,相对于塑料材质的管体而言,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小于在塑料中的传播速度,同时,也增加了管壁的整体厚度,既因管壁厚度的增加,大大阻隔了声音的传播,同时也因空气腔的存在,降低了传播速度,从而降低了噪音。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消音管件,能大大降低在水流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较大噪音。(*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音管件
本技术涉及管件,具体地,涉及一种消音管件。
技术介绍
管件作为一种输送工具,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管件以其使用方法便捷、应用范围广泛而备受关注。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作为运输液体的管件因水流的冲击,常会产生较大的噪音,给日常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的不便。所以,提供一种在运输过程中可对水流噪音进行降低的消音管件,是本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管件在水流运输过程中会产生较大噪音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消音管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消音管件,其中,所述消音管件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的外壁和所述外管的内壁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板件,所述板件的连接在内管的外壁和外管的内壁上的一组对边沿着消音管件的轴向方向延伸,另一组对边沿着消音管件的径向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连接件的个数为10-30条,更为优选地,多个连接件沿消音管件的圆周方向均分排布。优选地,所述外管外壁上还配置有消音带。优选地,所述外管配置有主体和主体两端的端部,所述消音带配置于所述主体外表面上。优选地,所述消音带沿着所述外管的周向方向配置于所述主体的外周壁上,所述消音带为圆弧和/或圆环。优选地,所述消音带为多条,所述消音带为圆环,且在所述主体的外周壁上等间距排布;或者,所述消音带包括圆弧和圆环,且所述圆弧和圆环在所述主体的外周壁上等间距且间隔排布。优选地,所述内管的内表面上还配置有螺旋筋,优选,所述螺旋筋为多条,且所述内管内表面上的多条螺旋筋相互平行。优选地,所述外管的内壁与所述内管的外壁之间还填充有消音材料。优选地,所述消音管件为一体结构。本技术通过将管件设置为双层结构,在两层管体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后优选形成多个空气腔,进而运用声音在固体和空气中传播速度的不一致,相对于塑料材质的管体而言,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小于在塑料中的传播速度,同时,也增加了管壁的整体厚度,既因管壁厚度的增加,大大阻隔了声音的传播,同时也因空气腔的存在,降低了传播速度,从而降低了噪音。利用本技术提供的消音管件,能大大降低在水流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较大噪音。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消音管件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消音管件的沿着轴向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2-内管3-外管11-端部12-主体13-消音带 21-连接件22-螺旋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消音管件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消音管件的沿着轴向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消音管件,其中,所述消音管件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管2和外管3,所述内管2的外壁和所述外管3的内壁之间通过连接件21连接。如图2所示,优选情况下,为了达到更佳的加强作用,以及形成多个空气腔而具有更佳的消音功能,所述连接件21的个数为10-30条,更优选地,多个连接件21沿消音管件的圆周方向均分排布。所述连接件21为板件,所述板件的连接在内管2的外壁和外管3的内壁上的一组对边沿着消音管件的轴向方向延伸,另一组对边沿着消音管件的径向方向延伸。本技术通过将管件设置为双层结构,在两层管体之间形成空腔,进而利用声音在固体和空气中传播速度的不一致,相对于塑料材质的管体而言,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小于在塑料中的传播速度,同时,也增加了管壁的整体厚度,既因管壁厚度的增加,大大阻隔了声音的传播,同时也因空腔的存在,降低了传播速度,从而降低了噪音。同时也通过在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连接件21,使得所述连接件21在内管2和外管3形成的空腔内均分排布且形状一致,从而将上述空腔均分为多个大小一致的空气腔,进而避免因受力不均导致消音管件寿命的降低。优选,所述连接件21与所述内管2和外管3为一体注塑成型。此外,所述连接件21,如板件的材质可以为各种适用于管件中的材料,例如,可以为聚烯烃材料,具体的,可以为聚乙烯。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外管3外壁上还配置有消音带13,且优选所述消音带13与所述管体为一体注塑成型。所述消音带为设置在外管3外壁上的凸起条带。 按照本技术,因管件两端水流冲击压力较大,为了增强消音管件两端的强度,优选地,所述外管3配置有主体12和主体12两端的端部11。主体12和主体12两端的端部11管壁厚度可一致或不一致,为了增加两端端部11的强度,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12的外直径小于所述主体12两端的端部11的外直径且主体12和主体12两端的端部11的内直径相等,所述主体12的管壁厚度小于所述主体12两端的端部11的管壁厚度。更为优选,所述消音带13沿着所述外管3的周向方向呈圆弧和/或圆环状等间距配置于所述主体12外表面上。按照其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消音带13为圆环;按照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消音带13包括圆环和圆弧,且所述圆环和圆弧在所述主体12的外周壁上等间距且间隔排布。通过在外壁上设置消音带13,更大地提升管体的强度,同时运用消音带13,降低水流通过时管体产生的共振,进而进一步降低产生的噪音。在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管2的内表面上还配置有螺旋筋22,优选所述螺旋筋22为多条,且所述内管2内表面上的多条螺旋筋22相互平行。内管2内表面上配置的螺旋筋22为设置在内管2内表面上的凸起条,例如,可设置成螺旋形状的凸条。优选,所述螺旋筋22与所述管体为一体注塑成型。通过在管体内壁设置螺旋筋22,利用螺旋筋22来对水流进行导流,使管道内的水流通过旋转留下来,因水流在流动时和管件的内壁紧贴在一起,这样一来横向水流进管件中就不会对管件内壁产生多次冲击,从而降低噪音,同时当水流沿着管壁流下来的时候,在管道里面会有一个畅通的漩涡空气柱,使得管道内部压力不会发生较大波动,可以大大减少当水流被冲撞后散落下来和空气接触到一起的时候发出的各种噪音和气泡声,同时因螺旋筋22的配置,增加了管体的抗压强度,提升了排水量。在本技术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管3的内壁与所述内管2的外壁之间还填充有消音材料。通过填充消音材料,更为有效地阻隔水流产生的噪音,从而进一步降低噪音。所述消音材料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各种消音材料,例如,所述消音材料可以选自波浪棉、石油纤维棉和玻璃纤维棉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消音管件为一体结构。该一体结构的消音管件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生产方法生产得到的,例如一模注塑成型,通过将所述消音管件设置成一体结构,避免了因水流冲击等因素导致的消音管件各部件之间的分离,避免因各种外力因素导致的修理费用的增加。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消音管件,其中,所述消音管件包括同轴设置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音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管件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管(2)和外管(3),所述内管(2)的外壁和所述外管(3)的内壁之间通过连接件(2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音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管件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管(2)和外管(3),所述内管(2)的外壁和所述外管(3)的内壁之间通过连接件(2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1)为板件,所述板件的连接在内管(2)的外壁和外管(3)的内壁上的一组对边沿着消音管件的轴向方向延伸,另一组对边沿着消音管件的径向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1)的个数为10-30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音管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新磊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