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灯具支架,该灯具支架包括第一固定部、连接部以及第二固定部,连接部第一端连接第一固定部,第二端连接第二固定部,且连接部呈弧形,连接部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相对设置。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灯具支架设计为弧形的方式,使得该灯具支架更加适应圆形、椭圆形或锥形等具有弧度的灯壳或者散热器等,使得灯具支架更加灵活,在视觉效果上更加美观。(*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灯具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架,特别涉及一种灯具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LED灯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照明工具,并且由于其优良的性能,也被应用在各个领域。现如今,LED灯具也在向更加美观的方向发展。但在现有技术中,各种LED灯具中的支架都为板状支架,部分支架的中间设置有弯折,以适应带有弧度的灯壳或散热器等。但,此种支架过于呆板,不能够与灯壳或散热器等视为一体,在视觉效果上比较突兀。故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设计一款新的灯具支架来弥补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灯具支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灯具支架过于呆板、在视觉效果上不够美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灯具支架,该灯具支架包括第一固定部、连接部以及第二固定部,连接部第一端连接第一固定部,第二端连接第二固定部,且连接部的表面呈弧形,连接部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相对设置。其中,连接部与第一固定部呈第一预定角度设置。 其中,第一固定部由连接部的第一端延伸形成。其中,第一固定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固定孔,用于通过第一固定件与其他部件进行固定。其中,连接部与第二固定部呈第二预定角度设置。其中,连接部朝向第二固定部的一侧设置有缺口,以使连接部形成间隔的两个第~.-5.JJU-~-? O其中,第二固定部由连接部的两个第二端延伸形成,形成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固定部。其中,两个第二固定部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固定孔,用于通过第二固定件与其他部件进行固定。其中,连接部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为弧形,连接第一端与第二端的侧边为弧形。其中,第二固定部垂直于第一固定部。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通过将灯具支架设计为弧形的方式,使得该灯具支架更加适应圆形、椭圆形或锥形等具有弧度的灯壳或者散热器等,使得灯具支架更加灵活,在视觉效果上更加美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灯具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灯具支架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的灯具支架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图1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灯具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灯具支架I包括:连接部11、第一过渡部12、第一固定部13、第二过渡部14以及第二固定部15。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1第一端通过第一过渡部12连接第一固定部13,第二端通过第二过渡部14连接第二固定部15。其中,连接部1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相对设置。优选的,第一固定部13由连接部11的第一端延伸形成,第二固定部15由连接部11的第二端延伸形成。连接部11与第一固定部13呈第一预定角度设置,连接部11与第二固定部15呈第二预定角度设置,以使第二固定部15垂直于第一固定部13。连接部11的表面呈弧形,即连接部11为弯曲结构,且连接部12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为弧形,连接第一端与第二端的侧边为弧形。也就是说,第一过渡部12与第二过渡部14为弧形设置。第一过渡部12与第二过渡部14的设计是为了使连接部11与第一固定部13及第二固定部15之间的连接更为缓和,防止出现棱角等,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则可省略第一过渡部12与第二过渡部14。第一固定部13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孔131,用于通过第一固定件(未图示)与其他部件进行连接并固定。连接部11朝向第二固定部15的一侧设置有缺口(未图示),以使连接部11形成间隔的两个第二端。第二固定部15具体沿连接部11的两个第二端延伸形成,形成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固定部15。两个第二固定部15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固定孔151,用于通过第二固定件(未图示)与其他部件进行固定。该缺口的设计,可以使连接部11在保证其质量的基础上节约材料与空间。参照图2,图2是图1中的灯具支架的俯视图。另外,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灯具支架I为对称结构。其中,连接部11、第一固定部13、第二固定部15的外侧侧边平齐,缺口侧边与第二固定部15的内侧侧边平齐。每个第二固定部15的两侧侧边形成12°夹角,第一固定部13、连接部11以及第二固定部15的相对外侧侧边形成48°夹角。两个第二固定部15的相对内侧侧边形成24°夹角。在俯视图中,两个第一固定孔131与两个第二固定孔151分别进行同侧连线,其形成一 36°夹角。并且,在俯视图中,上述各夹角的顶点为同一顶点。参照图3,图3是图1中的灯具支架的侧视图。下面以该顶点为圆心对各部件在俯视图中的数据进行更加详细的介绍。在俯视图中,以共同顶点为圆心,第二固定部15远离连接部11的一侧侧边位于半径68.5mm的圆上,第二固定孔151的圆心位于半径74mm的圆上,缺口远离第二固定部15的侧边位于半径89.5mm的圆上,连接部11远离第二固定部15的侧边位于94mm的圆上。在侧视图中,灯具支架的整体高度为39mm,长度最长的为第一固定部13,具体为76.5mm,第一固定部13的高度为12.7mm。其中两个第一固定孔131的圆心之间的距离为58mm,其圆心与第一固定部13远离连接部11的一侧的侧边之间的距离为2_5mm。连接部11上的缺口的高度为14.5mm,缺口的最小宽度为11mm。上述各数据仅为一具体实施例,用以进行具体说明但并非本技术的灯具支架仅限于上述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根据上述数据进行改变以形成基于本技术的新的灯具支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具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支架包括第一固定部、连接部以及第二固定部,所述连接部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且所述连接部的表面呈弧形,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相对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具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支架包括第一固定部、连接部以及第二固定部,所述连接部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且所述连接部的表面呈弧形,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相对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呈第一预定角度设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由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延伸形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具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固定孔,用于通过第一固定件与其他部件进行固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呈第二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横栏镇欧能灯饰配件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