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兵专利>正文

高效能纺织用烘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5816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能纺织用烘干机,包括开有进料口与出料口的烘燥箱,在烘燥箱的顶部开有除湿口并安装有除湿器,在烘燥箱内近顶部位置处设置有驱动导辊组,在烘燥箱内近底部位置处设置有与驱动导辊组相对应的从动导辊组,在从动导辊组的各相邻两根从动导辊之间设置有烘燥器,各烘燥器均带有贯穿烘燥器内腔的风管,各风管的出风口统一与安装有引风机的引风箱连通,各风管的进风口以及引风箱均位于烘燥箱内,在驱动导辊组的各相邻两根驱动导辊之间设置有喷风管,喷风管管身设有喷风口,各喷风管也均与引风箱连通。该高效能纺织用烘干机与传统的纺织用烘干机相比,节能效果以及作业效率都有十分显著的提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能纺织用烘干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烘干机,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能纺织用烘干机。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传统的纺织用烘干机的结构及烘干作业方式如下:其具有引风机以及水平设置的风道,引风机将引入的热风送入风道,同时待烘干处理的织品也随热风穿过风道,风道内的热风除了要对织品起烘干作用外还需为织品提供强大的助力以使织品在风道内保持“悬浮”姿态并缓慢行进,最后织品与热风一并“走出”风道。烘干机这样的结构及作业方式给引风机带来了很大的运行负荷,导致引风机功耗大幅增加;而同时,正是出于引风机负荷的考虑,水平设置的风道层数不能多(一般也就设上下两层,上下层之间通过弯道连接),因为风道层数越多的话连接上下层的弯道也越多、总行程加长,这会大大增加引风机的负荷,甚至导致引风机无法吹动织品在风道内悬浮行进。此外,处于风道中的织品由于受到强大的风力吹送作用,产生的残絮会较多(即织品的损耗增大);而由引风机送入风道的热风在一次利用后即被排至外界,热利用率低、能源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目前使用的传统纺织用烘干机能耗高、作业效率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高效能纺织用烘干机以更替传统产品。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能纺织用烘干机,包括开有进料口与出料口的烘燥箱(1),其特征在于:在烘燥箱(1)的顶部开有除湿口并安装有除湿器(2),在烘燥箱(1)内近顶部位置处设置有驱动导辊组(3),在烘燥箱(1)内近底部位置处设置有与驱动导辊组(3)相对应的从动导辊组(4),在从动导辊组(4)的各相邻两根从动导辊之间设置有烘燥器(5),各烘燥器(5)均带有贯穿烘燥器(5)内腔的风管(6),各风管(6)的出风口统一与安装有引风机的引风箱(7)连通,各风管(6)的进风口以及引风箱(7)均位于烘燥箱(1)内,在驱动导辊组(3)的各相邻两根驱动导辊之间设置有喷风管(8),喷风管(8)管身设有喷风口,各喷风管(8)也均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能纺织用烘干机,包括开有进料口与出料口的烘燥箱(1),其特征在于:在烘燥箱(I)的顶部开有除湿口并安装有除湿器(2),在烘燥箱(I)内近顶部位置处设置有驱动导辊组(3),在烘燥箱(I)内近底部位置处设置有与驱动导辊组(3)相对应的从动导辊组(4),在从动导辊组(4)的各相邻两根从动导辊之间设置有烘燥器(5),各烘燥器(5)均带有贯穿烘燥器(5)内腔的风管(6),各风管(6)的出风口统一与安装有引风机的引风箱(7)连通,各风管(6)的进风口以及引风箱(7)均位于烘燥箱(I)内,在驱动导辊组(3)的各相邻两根驱动导辊之间设置有喷风管(8),喷风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兵
申请(专利权)人:韩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