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
,具体的说就是一种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
技术介绍
: 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常见于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等症,属中医学的“心悸”范畴。临床多见于心脾两虚和心肾阳虚两种类型,本专利技术所治疗的是心肾阳虚型,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动则更甚,腰膝酸软,畏寒喜暖,四肢发冷,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迟或结代。其病机是心肾阳虚、心失温养。临床上采取温补心肾、安神定悸为治疗大法,收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对窦性心动过缓治疗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治愈后复发率低,且无毒副作用、治疗费用较低的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组份的中药原料制成:肉桂15-35份,附片5-10份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组份的中药原料制成:肉桂15‑35份,附片5‑10份,茯苓20‑40份,甘草5‑15份,桂枝5‑15份,清半夏10‑20份,白术5‑20份,山萸肉20‑40份,黄芪20‑50份,牡蛎20‑40份,旱莲草15‑25份,大枣10‑30份,龙骨20‑4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组份的中药原料制成:肉桂15-35份,附片5-10份,茯苓20-40份,甘草5_15份,桂枝5_15份,清半夏10-20份,白术5-20份,山萸肉20-40份,黄芪20-50份,牡蛎20-40份,旱莲草15-25份,大枣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明日欣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