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式人工苗种培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5079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流水式人工苗种培育设备,包括依次相连形成回路的固液分离池、氨氮处理池、泡沫分离池、机械式除菌装置、紫外线灯和养殖池。机械式除菌装置包括具有内腔的圆柱形缸体;缸体内腔设有能在外力驱动下往复滑动的活塞;缸体还制有进液道和排液道,并且进液道内设有进液阀杆,排液道内设有排液阀杆;进液阀杆、排液阀杆能在外力驱动下分时段的控制缸体内腔与外界的联通或隔绝;进液道管道连接有能提供匀浆流体的匀浆罐;缸体内壁具有气槽;气槽的两个端部之间的间距大于活塞的厚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换水量小、水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廉、造价低、稳定性好、产苗量大、可按需控制氨氮处理规模、病害控制效果好、环境友好的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水式人工苗种培育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续式工厂水产苗种培育系统,尤其涉及流水式人工苗种培育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传统的粗放式养殖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水产业发展需要。而采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的方式因具有节水、环保、水质可控、生产不受气候条件影响等优点,取代传统的粗放式养殖方式已是必然趋势。目前,在水产苗种生产中,主要采用大水体浓水式育苗方法,该方法主要使用人工合成饵料投喂种苗幼体,容易污染水质从而导致种苗因应激而产生病害或免疫力下降。另外,为降低污染水体中的病害生物提高育苗的成功率在育苗过程中常常使用抗生素类物质,这也严重影响了种苗的质量甚至最终后期养殖成品的质量。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一种凡纳滨对虾小水体清水式育苗方法》,专利申请号200610122425.5,其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产养殖业的凡纳滨对虾小水体清水式育苗方法,该方法包括水质处理控制、饵料投喂控制、虾苗质量控制三个关键控制过程。水质处理过程通过将水经砂滤、臭氧和紫外线消毒后,还必须依次经过孔径10、1.0,0.5pm的滤膜过滤,在育苗后期阶段还必须投放10万cell/ml的小球藻以控制水质;饵料投喂控制则主要采用骨条藻、角毛藻和丰年虫为饵料,在蚤状幼体第二阶段之后才适当投喂人工合成饵料;虾苗质量控制过程则将虾苗经过盐度耐受测试或饥饿耐受测试合格之后才能进行出苗。然而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生态压力并且不能直接移植到乌贼育苗生产过程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换水量小、水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廉、造价低、稳定性好、产苗量大、可按需控制氨氮处理规模、病害控制效果好、环境友好的流水式人工苗种培育设备。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流水式人工苗种培育设备,包括依次相连形成回路的固液分离池、氨氮处理池、泡沫分离池、机械式除菌装置、紫外线灯和养殖池,其中:机械式除菌装置包括具有内腔的圆柱形缸体;缸体内腔设有能在外力驱动下往复滑动的活塞;缸体还制有进液道和排液道,并且进液道内设有进液阀杆,排液道内设有排液阀杆;进液阀杆、排液阀杆能在外力驱动下分时段的控制缸体内腔与外界的联通或隔绝;进液道管道连接有能提供匀浆流体的匀浆罐;缸体内壁具有气槽;气槽的两个端部之间的间距大于活塞的厚度。在缸体内往复滑动的活塞配以间歇性开闭的进液阀杆、排液阀杆,以四冲程方式运转。上述过程中,进入缸体的流体被剧烈挤压,随之温度也升高,而后压力撤去,温度降低。通过压力、温度的骤升骤降来达到杀菌的作用。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固液分离池的固液分离池体的池底向一侧倾斜并在底部附近设有排污管;固液分离池体的池底还均布有曝气盘;曝气盘上方设有间隙排布并斜向设置的固液分离盘;固液分离盘的下侧均布有密孔,并且固液分离盘还连接有固液分离出水管。养殖污水经进水管进入固液分离池体,在曝气盘的气体作用下翻腾并经过固液分离盘的密孔面。污水中的固体经气泡冲洗,离开密孔面,液态的水经密孔面上的密孔进入固液分离盘内侧,并经固液分离出水管输送至下一个处理池。固体污物最终沉淀到排污管附近并经排污管排出。匀浆罐具有超声波发生器。待处理的流体经过原料管进入匀浆罐内,经超声波发生器发出的超声波震荡处理后,流体呈匀浆状态,可送入缸体内进行后续处理,以此克服待处理流体堵塞管路的问题。匀浆罐还设有补水管。补水管的作用是当进入匀浆罐待处理的流体水分不足时,可开启补水管对流体进行补水,降低粘稠度,增加流动性。活塞经贯穿在缸体工作孔内的固定杆与外部的连杆曲轴相连。进液阀杆、排液阀杆与设置在缸体外侧的电磁推送器相连。进液道的管路上设有进液泵;排液道上设有排液泵。进液泵、排液泵的作用是加速流体流动,加快处理速度。氨氮处理池内间隙排布有拆卸式菌床;拆卸式菌床含有框架式的菌床集成架;菌床集成架的框架内能以配合方式设置菌床框;菌床框的菌床框体内排列有双绞绳;双绞绳的绞合缝隙内夹持有附着基。框架式的菌床集成架能按需设置单个或多个菌床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污水处理菌生长均匀后可按需拆下单个或多个的菌床框转移到其他需要进行处理的氨氮处理池,使其他受接种池能快速达到处理要求的布菌密度。的绞合缝隙内夹持有附着基也具有同样的按需调整布菌密度的作用,使用中可以按需增加或取下附着基来调整细菌密度,也可以转移附着基来达到接种污水处理细菌快速扩大水处理规模的作用。泡沫分离池内的中间附近设有隔板;隔板靠近进水的一侧铺设有砂石。氨氮处理池内靠近出水口处附近设有能根据氨氮含量决策控制三通阀的氨氮检测装置。[0011 ] 由于本技术采用了固液分离池的固液分离池体的池底向一侧倾斜并在底部附近设有排污管;固液分离池体的池底还均布有曝气盘;曝气盘上方设有间隙排布并斜向设置的固液分离盘;固液分离盘的下侧均布有密孔,并且固液分离盘还连接有固液分离出水管。养殖污水经进水管进入固液分离池体,在曝气盘的气体作用下翻腾并经过固液分离盘的密孔面。污水中的固体经气泡冲洗,离开密孔面,液态的水经密孔面上的密孔进入固液分离盘内侧,并经固液分离出水管输送至下一个处理池。固体污物最终沉淀到排污管附近并经排污管输送到机械式除菌装置进行废物利用。因而,本技术具有换水量小、水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廉、造价低、稳定性好、产苗量大、可按需控制氨氮处理规模、病害控制效果好、环境友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概念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固液分离池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氨氮处理池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拆卸式菌床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菌床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泡沫分离池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机械式除菌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标号说明:固液分离池1、固液分离池体11、固液分离出水管12、固液分离盘12a、曝气盘13、进水管14、排污管15、氨氮处理池2、氨氮检测装置20、氨氮处理池体21、拆卸式菌床22、菌床集成架221、菌床框222、菌床框体222a、双绞绳222b、附着基222c、三通阀23、泡沫分离池3、砂石31、排水管32、隔板33、紫外线灯4、养殖池5、机械式除菌装置6、缸体61、工作孔61a、活塞611、进液阀杆612a、排液阀杆612b、电磁推送器613、进液道614、排液道615、气槽616、连杆曲轴62、固定杆621、匀浆罐63、超声波发生器631、补水管632、原料管633、出料管634、进液泵64、排液泵65。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7,流水式人工苗种培育设备,包括依次相连形成回路的固液分离池1、氨氮处理池2、泡沫分离池3、机械式除菌装置6、紫外线灯4和养殖池5,其中:机械式除菌装置6包括具有内腔的圆柱形缸体61 ;缸体61内腔设有能在外力驱动下往复滑动的活塞611 ;缸体61还制有进液道614和排液道615,并且进液道614内设有进液阀杆612a,排液道615内设有排液阀杆612b ;进液阀杆612a、排液阀杆612b能在外力驱动下分时段的控制缸体61内腔与外界的联通或隔绝;进液道614管道连接有能提供匀浆流体的勻衆罐63 ;缸体61内壁具有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流水式人工苗种培育设备,包括依次相连形成回路的固液分离池(1)、氨氮处理池(2)、泡沫分离池(3)、机械式除菌装置(6)、紫外线灯(4)和养殖池(5),其特征是:所述的机械式除菌装置(6)包括具有内腔的圆柱形缸体(61);所述的缸体(61)内腔设有能在外力驱动下往复滑动的活塞(611);所述的缸体(61)还制有进液道(614)和排液道(615),并且所述的进液道(614)内设有进液阀杆(612a),所述的排液道(615)内设有排液阀杆(612b);所述的进液阀杆(612a)、排液阀杆(612b)能在外力驱动下分时段的控制所述的缸体(61)内腔与外界的联通或隔绝;所述的进液道(614)管道连接有能提供匀浆流体的匀浆罐(63);所述的缸体(61)内壁具有气槽(616);所述的气槽(616)的两个端部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的活塞(611)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1.流水式人工苗种培育设备,包括依次相连形成回路的固液分离池(I)、氨氮处理池(2)、泡沫分离池(3)、机械式除菌装置(6)、紫外线灯(4)和养殖池(5),其特征是:所述的机械式除菌装置(6)包括具有内腔的圆柱形缸体(61);所述的缸体(61)内腔设有能在外力驱动下往复滑动的活塞(611);所述的缸体(61)还制有进液道(614)和排液道(615),并且所述的进液道(614)内设有进液阀杆(612a),所述的排液道(615)内设有排液阀杆(612b);所述的进液阀杆(612a)、排液阀杆(612b)能在外力驱动下分时段的控制所述的缸体(61)内腔与外界的联通或隔绝;所述的进液道(614)管道连接有能提供匀浆流体的匀浆罐(63);所述的缸体(61)内壁具有气槽(616);所述的气槽(616)的两个端部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的活塞(611)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水式人工苗种培育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固液分离池(I)的固液分离池体(11)的池底向一侧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常文徐梅英吕振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