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微细凹凸的最佳配置而改善了耐磨损性的气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44241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如下的具有最佳的微细凹凸配置和表面粗糙度的气缸装置:在缸膛侧壁的最佳选择区域加工微细凹凸而提高活塞环与缸膛侧壁之间的润滑特性,从而减少缸膛侧壁与活塞环的磨损的产生,以缸膛侧壁的表面粗糙度成为最佳状态的方式进行加工,从而能够减少发动机机油的消耗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通过微细凹凸的最佳配置而改善了耐磨损性的气缸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如下的通过微细凹凸的最佳配置而改善了耐磨损性的气缸装置:考虑内燃机的工作环境而在活塞的上止点附近和下止点附近分别形成微细凹凸,从而能够减少由摩擦引起的活塞环与缸膛(Cylinderbore)侧壁的磨损。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如下的通过微细凹凸的最佳配置而改善了耐磨损性的气缸装置:减少在活塞的直线往返运动时通过摩擦等而产生的二阶运动,从而还能够减少由直接与活塞接触而产生的磨损。另外,涉及如下的具有最佳的微细凹凸配置和表面粗糙度的气缸装置:将其加工为,使缸膛侧壁的表面粗糙度成为最佳的状态,从而能够减少发动机机油的消耗量。
技术介绍
内燃机使用受到燃料燃烧的爆炸力而运动的气缸装置,在汽油机或柴油机中,向气缸装置内喷射燃烧用空气和燃料并点火而使其爆炸,通过该爆炸力使气缸装置工作。如图1所示,这种气缸装置由缸体10和在上述缸体10内部进行直线往返运动的活塞20构成,根据需要也可以在缸体10内部插入耐磨损特性优秀的缸套11。因此,在没有另外增加缸套11的类型的情况下,缸体10的内周面成为缸膛侧壁(bore side)BS,在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最佳的微细凹凸配置和表面粗糙度的气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凹凸部(30),其形成于缸体(10)内部的缸膛侧壁(BS、BS’),并且在从沿着上述缸膛侧壁(BS、BS’)进行直线往返运动的活塞(20)的上止点(TDC)起8%至32%的距离内的区域中加工多个微细凹凸(31)而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2.19 KR 10-2011-0137705;2011.12.19 KR 10-2011.一种具有最佳的微细凹凸配置和表面粗糙度的气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凹凸部(30),其形成于缸体(10)内部的缸膛侧壁(BS、BS’),并且在从沿着上述缸膛侧壁(BS、BS’ )进行直线往返运动的活塞(20)的上止点(TDC)起8%至32%的距离内的区域中加工多个微细凹凸(31)而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最佳的微细凹凸配置和表面粗糙度的气缸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微细凹凸(31)是截面为圆形的微凹(dimple)形状的微细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最佳的微细凹凸配置和表面粗糙度的气缸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微细槽的直径(Db)为0.07至0.17mm、深度(Dc)为0.01至0.03mm、密度为5至15%。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最佳的微细凹凸配置和表面粗糙度的气缸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缸膛侧壁(BS、BS’ )中的活塞冲程距离(S)区域内的表面粗糙度为Ra0.18至Ra0.40。5.一种通过微细凹凸的最佳配置而改善了耐磨损性的气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I凹凸部(30),其形成于缸体(10)内部的缸膛侧壁(BS、BS’),并且在从沿着上述缸膛侧壁(BS、BS’ )进行直线往返运动的活塞(20)的上止点(TDC)起5%至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石柱金圣基韩圭奉
申请(专利权)人:斗山英维高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