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盐碱地移植大型景观树移植树穴的结构布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37683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0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盐碱地移植大型景观树移植树穴的结构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树穴的形状为一立方体树穴;在树穴的底部铺设渗水层,所述渗水层的上表面铺设营养土,所述营养土的上方为苗木土球,苗木土球的四周回填改良土,在土球的侧面设有观察井管,所述观察井管的下端部设有下部设有渗水孔,所述渗水孔的外圆周包裹有过滤构件形成渗水部,所述渗水部插入渗水层内中部靠下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在不设置隔离层、铺设渗水管或者盲沟排盐的前提下,解决大树移植中成活率不高,生长缓慢等问题,显著提高滨海盐碱地上大树移植的成活率,另外,实施简单方便、降低成本等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盐碱地移植大型景观树移植树穴的结构布局
本技术属于大树移植
,特别是涉及在盐碱地移植大型景观树移植树穴的结构布局。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现代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对景观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今的园林绿化工程,往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体现绿化、美化效果,而大树形体高大,姿态优美,移栽大树能够加速城市绿化进程、迅速展现植物造景效果。因此,大树移植也就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园林绿化中。凡胸径在10 - 20cm以上的树木,园林工程中均可称之“大树”,大树移植虽然成景快,但较常规园林苗木成活困难,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大树年龄大,阶段发育老,细胞的再生能力较弱,挖掘和栽植过程中损伤的根系恢复慢,新根发生能力差。2)由于幼、壮龄树的离心生长的原因,树木的根系扩展范围很大(一般超过树冠水平投影范围),而且扎入土层很深,使有效的吸收根处于深层和树冠投影附近,造成挖掘大树时土球所带吸收根很少,且根多木栓化严重,凯氏带阻止了水分的吸收,根系的吸收功能明显下降。3)大树形体高大,枝叶的蒸腾面积大,为使其尽早发挥绿化效果和保持其原有优美姿态,又多不进行过重截枝;加之根系距树冠距离长,给水分的输送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大树移植后难以尽快建立地上、地下的水分平衡。4)树木大,土球重,起挖、搬运、栽植过程中易造成树皮受损、土球破裂、树枝折断,从而危及大树成活。专利申请号为200510042057.9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树移植保活方法,包括挖出大树、根部处理、提前挖坑、栽植大树,其中挖出大树、提前挖坑和栽植大树均按常规操作,其特征在于它是在挖出大树后至栽后根系恢复吸水功能之前这段时间内,先在树干木质部打孔,然后将水加压直接注入树体内,以保持失水量和供水量平衡。对大树移植的研究,前人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如黄支全对大树移植降温增湿微喷灌技术进行了研究,单晓玲对植物活力素在大树移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李多君对非适宜季节大树移植技术进行了探讨,等等。所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适宜土壤上的移植工作,而针对滨海盐碱地上大树移植技术的报道涉及很少。北方滨海盐碱地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含量大,质地粘重,春秋干旱多风,冬季寒冷,土地冻层厚,新植大树很难成活,近年来大树移植成活率不足50%,成活的大树生长也并不繁茂。专利申请号为201010543860.1的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滨海盐碱地大苗木移植方法;选择土壤含盐量在0.3%以上地区,铺设渗滤层;安装盲管;用原土掺拌1/4 - 1/3的牛粪或秸杆,回填;大水灌溉排盐降碱,水量120方/亩;提前一年进行“先断主根,毛细根保留”的断根修剪;起台及运输;栽植深度高于原树干栽植地表线位置10 — 15cm ;日常管理,在大树四周的粗根上方,主干基部或粗根上打孔,以不穿另一侧木质部为度,为树木吊瓶输液;胸径在IOcm以下的树木,在树干的适当部位打一孔吊一瓶即可;15—20cm的可挂2—3吊瓶;胸径30— 40cm可吊4-5个瓶,再大的树可适度增加;营养液为0.01%的葡萄糖,待树木成活生根生叶后停止输液;树干四周用草帘子包扎,喷水后用塑料薄膜包裹,塑料薄膜适当扎若干个小孔进行通气,以调节树干的干湿度,维持I年以上;栽植后浇足浇透第一遍水,并用铁棍探验浇透度;春秋季节,在浇水后的树根四周盖上薄膜,夏季每天用雾水喷树干,每半月施一次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速效肥,或用0.5-1%的叶面肥早晚喷叶面,每10天一次;大树栽植后,支撑防大风倒伏固定杆,于主干2— 3米处用三根毛竹或沙篙三角固定,支撑材料与树木接触处要垫麻袋或胶轮胎等缓冲物,以免伤及树皮,夏季注意排水,冬季注意防寒。可有效降低地下水位,并为降盐改碱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植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环境,可显著促进大苗木根系生长,使苗木成活率有所提高,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对于一些已经完成各项工程后,进行移植或者对于老的景观进行更换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就需要铺设渗滤层和安装盲管、盲沟等,这样的成本造价就比较昂贵,实施起来破坏程度较高等缺陷。上述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在不设置隔离层、铺设渗水管或者盲沟排盐的前提下,解决大树移植中成活率不高,生长缓慢等问题,提出了在盐碱地移植大型景观树方法及移植树穴的结构布局,可显著提高滨海盐碱地上大树移植的成活率。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实施上述方法的在盐碱地移植大型景观树移植树穴的结构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树穴的形状为一立方体树穴;在树穴的底部铺设渗水层,所述渗水层的上表面铺设营养土,所述营养土的上方为苗木土球,苗木土球的四周回填改良土,在土球的侧面设有观察井管,所述观察井管的下端部设有下部设有渗水孔,所述渗水孔的外圆周包裹有过滤构件形成渗水部,所述渗水部插入渗水层内中部靠下位置。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在树穴的底部铺设的渗水层选为净石硝,所述净石硝的厚度为50?60cm的。在渗水层的上表面铺设30cm?40cm的营养土,所述营养土为种植土、山皮砂和草碳土 ;所述三种物料的配比为7:2:1。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和现有的技术相比,特别适用于路面石材已经铺设完成的盐碱地区,一方面降低了绿化的成本,另外还解决了大苗木移植成活率低问题。通过种植区改造,苗木准备、合理树穴布局,再加上适宜的养护措施,可有效降低地下水位,而且能够随时观察水位的高低,适时补充水分,为降盐改碱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植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环境,可显著促进大苗木根系生长,增强长势,使苗木成活率达98%以上,有效解决盐碱地区大苗木移植成活率不高的问题,为滨海盐碱地快速绿化提供了有效途径。另外,本技术不仅适用于大树、古树移植,还适用于生长在地理条件比较差的古树养护,通过观察井管观察水分的多少,从而改善因养护技术落后而容易造成树势衰退,根系老化,对水分和营养吸收能力降低,延长树木寿命也具有显著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树穴;2、渗水层;3、营养土 ;4、土球;5、改良土 ;6、观察井管;6_1、渗水部;7、营养管。【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一种用于实施上述方法的在盐碱地移植大型景观树移植树穴的结构布局,所述树穴的形状为一立方体树穴I ;在树穴的底部铺设渗水层2,所述渗水层的上表面铺设营养土 3,所述营养土的上方为苗木土球4,苗木土球的四周回填改良土 5,在土球的侧面设有观察井管6,所述观察井管的下端部设有下部设有渗水孔,所述渗水孔的外圆周包裹有过滤构件形成渗水部6-1,所述渗水构件可以为纱窗网,所述渗水部插入渗水层2内中部靠下位置。上述结构中的观察井管具有多种功能,其一作为观察孔,其二当树木根部积水时根部的水分可延观察孔上升,可抽出积水;另外还可以作为透气孔。上述结构中,在树穴的底部铺设的渗水层选为净石硝,所述净石硝的厚度为50?60cm的,当树木根部积水时,首先渗透到石硝部位,便于抽水。在渗水层的上表面铺设30cm?40cm的营养土,所述营养土为种植土、山皮砂和草碳土 ;所述三种物料的配比为7:2:1。利用上述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盐碱地移植大型景观树移植树穴的结构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树穴的形状为一立方体树穴;在树穴的底部铺设渗水层,所述渗水层的上表面铺设营养土,所述营养土的上方为苗木土球,苗木土球的四周回填改良土,在土球的侧面设有观察井管,所述观察井管的下端部设有下部设有渗水孔,所述渗水孔的外圆周包裹有过滤构件形成渗水部,所述渗水部插入渗水层内中部靠下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盐碱地移植大型景观树移植树穴的结构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树穴的形状为一立方体树穴;在树穴的底部铺设渗水层,所述渗水层的上表面铺设营养土,所述营养土的上方为苗木土球,苗木土球的四周回填改良土,在土球的侧面设有观察井管,所述观察井管的下端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中刘凤玲贾振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远成景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