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白国鹏专利>正文

一种提拉式路面取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34881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0 18:59
一种提拉式路面取芯装置,它涉及一种路面取芯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提拉式路面取芯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取芯装置无法得到完整的芯样,导致不能看到各个结构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提拉手柄的上部为圆柱体,提拉手柄的下部为直径由上至下渐扩的圆锥体,提拉手柄、底座由上至下依次设置,螺杆的上端滑动插装在提拉手柄内,螺杆的下端固定插装在底座的中部内,底座的边缘均布设有多个支臂,每个支臂分别通过两个连接耳板与一个提拉侧臂的下端转动连接,每个提拉侧臂的上端均与提拉手柄下部的圆锥体的外侧面接触,每个弧形板的上端分别与相对应的一个提拉侧臂的下端通过连接耳板固定连接,且每个弧形板的凹面朝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路面取芯。(*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拉式路面取芯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路面取芯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提拉式路面取芯装置,属于路面材料性能检测领域。
技术介绍
在道路行业,现场取芯一直以来都是路面材料性能检测的重要手段。通过芯样本身,可以直接获得路面厚度、路面压实度;通过室内强度试验,可以获得路面各个结构层的强度,对于浙青路面,利用取回的芯样可以做马歇尔稳定度、流值及密度等试验。这些试验数据有的作为施工验收的技术指标,有的作为后续科研的必要前提,它们都能够真实的体现路面的质量情况,可以正确的评价路面品质。而得到这些数据的前提就要先获得完整的、真实的路面芯样,工程经验来看,取芯机在“钻芯”后会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路面芯样留在取芯桶内,更常见的是另一种情况:芯样留在路面里。第一种情况可以通过人工抽拔得到完整芯样,第二种情况就比较麻烦,通过外力往往只能夹出路面上面层的部分,下面的基层和垫层都会留在路面里,而无法得到完整的可以看到各个结构层的芯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取芯装置无法得到完整的芯样,导致不能看到各个结构层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提拉式路面取芯装置。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提拉手柄、螺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拉式路面取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提拉式路面取芯装置包括提拉手柄(1)、螺杆(2)、底座(3)、多个提拉侧臂(4)、多个弧形板(5)和多个连接耳板(6),提拉手柄(1)的上部为圆柱体(1‑1),提拉手柄(1)的下部为直径由上至下渐扩的圆锥体(1‑2),提拉手柄(1)、底座(2)由上至下依次设置,螺杆(2)的上端滑动插装在提拉手柄(1)内,螺杆(2)的下端固定插装在底座(3)的中部内,底座(3)的边缘均布设有多个支臂(3‑1),每个支臂(3‑1)分别通过两个连接耳板(6)与一个提拉侧臂(4)的下端转动连接,每个提拉侧臂(4)的上端均与提拉手柄(1)下部的圆锥体(1‑2)的外侧面接触,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拉式路面取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提拉式路面取芯装置包括提拉手柄(I)、螺杆(2)、底座(3)、多个提拉侧臂(4)、多个弧形板(5)和多个连接耳板(6),提拉手柄(I)的上部为圆柱体(1-1),提拉手柄(I)的下部为直径由上至下渐扩的圆锥体(1-2),提拉手柄(I)、底座(2)由上至下依次设置,螺杆(2)的上端滑动插装在提拉手柄(I)内,螺杆(2)的下端固定插装在底座(3)的中部内,底座(3)的边缘均布设有多个支臂(3-1),每个支臂(3-1)分别通过两个连接耳板(6)与一个提拉侧臂(4)的下端转动连接,每个提拉侧臂(4)的上端均与提拉手柄(I)下部的圆锥体(1-2)的外侧面接触,每个弧形板(5)的上端分别与相对应的一个提拉侧臂(4)的下端通过连接耳板(6)固定连接,且每个弧形板(5)的凹面朝内。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国鹏董乃宝张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白国鹏董乃宝张志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