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径管道堵头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34703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0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径管道堵头组件,包括:鼓形弹性堵头,鼓形弹性堵头的中部开设有一柱形通孔,鼓形弹性堵头的第一端面、第二端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锥形环槽、第二锥形环槽;盖在第一端面上的第一密封盖,第一密封盖与第一端面配合的第一密封面上设置有一与第一锥形环槽配合的第一锥形环台;盖在第二端面上的第二密封盖,第二密封盖的外径小于鼓形弹性堵头的外径,第二密封盖与所述第二端面配合的第二密封面上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二锥形环槽配合的第二锥形环台,所述第二密封面上还设置有一贯穿柱形通孔且穿过第一密封盖的调节螺杆;旋在调节螺杆上以将第一密封盖压紧在第一密封面上的调节螺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达到变径目的以与管道配合密封。(*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径管道堵头组件
本技术涉及堵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信号电缆防尘的可变径管道堵头组件。
技术介绍
管道堵头是用于封堵管道端口的工件,特别是信号电缆领域的管道,必须保证其管道内壁的光滑度,所以在使用前必须用管道堵头密封,以防灰尘等杂物进入管道内壁,影响其光滑度。但现有的管道堵头结构简单,堵头形状与管道形状一样,均为圆形其与管道采用硬密封连接,当管道外壁磨损后,密封效果较差,容易泄漏,影响使用效果;虽然目前也有采用弹性堵头与管道内壁实现弹性密封,但是当管道内壁磨损后,弹性堵头的外径与管道内壁的尺寸不适应,还是会降低密封效果,容易泄漏,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管道堵头不能长期与管道保持良好密封性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可变径管道堵头组件,该可变径管道堵头组件可通过变径方式与磨损后的管道内壁配合,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变径管道堵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鼓形弹性堵头,所述鼓形弹性堵头的中部开设有一柱形通孔,所述鼓形弹性堵头的第一端面、第二端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锥形环槽、第二锥形环槽;—盖在所述第一端面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变径管道堵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鼓形弹性堵头,所述鼓形弹性堵头的中部开设有一柱形通孔,所述鼓形弹性堵头的第一端面、第二端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锥形环槽、第二锥形环槽; 一盖在所述第一端面上的第一密封盖,所述第一密封盖与所述第一端面配合的第一密封面上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锥形环槽配合的第一锥形环台,所述第一锥形环台插入所述第一锥形环槽时使所述鼓形弹性堵头外壁向外挤压; 一盖在所述第二端面上的第二密封盖,所述第二密封盖的外径小于所述鼓形弹性堵头的外径,所述第二密封盖与所述第二端面配合的第二密封面上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二锥形环槽配合的第二锥形环台,所述第二锥形环台插入所述第二锥形环槽时使所述鼓形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径管道堵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鼓形弹性堵头,所述鼓形弹性堵头的中部开设有一柱形通孔,所述鼓形弹性堵头的第一端面、第二端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锥形环槽、第二锥形环槽; 一盖在所述第一端面上的第一密封盖,所述第一密封盖与所述第一端面配合的第一密封面上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锥形环槽配合的第一锥形环台,所述第一锥形环台插入所述第一锥形环槽时使所述鼓形弹性堵头外壁向外挤压; 一盖在所述第二端面上的第二密封盖,所述第二密封盖的外径小于所述鼓形弹性堵头的外径,所述第二密封盖与所述第二端面配合的第二密封面上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二锥形环槽配合的第二锥形环台,所述第二锥形环台插入所述第二锥形环槽时使所述鼓形弹性堵头外壁向外挤压,所述第二密封面上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贝思特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