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大鸿专利>正文

数据传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34227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0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控制装置以及独立于所述控制装置的移动存储设备,控制装置控制与访问移动存储设备,并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输文件至指定的终端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数据传输系统通过移动存储设备来传输文件,不会占用控制装置的太多资源,因此,当控制装置利用移动存储设备传输文件时,还可以同时执行其他功能,而不会受到文件传输的影响,给用户带来方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传输系统
本技术涉及文件传输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设备之间进行文件传输的数据传输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电子产品,尤其是移动设备如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既能传输信息,又能处理文件,具有多种功能,并且携带方便,从而被人们广泛使用。然而,在使用上述移动设备进行文件传输,特别是大容量文件文件的传输时,需要占用移动设备的大部分资源,从而导致在传输文件的同时,移动设备其他功能,如观看视频的使用速度会变慢,甚至无法使用,因此给用户带来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设备传输文件时易导致其他功能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在文件传输的同时不影响用户使用移动设备的其他功能的数据传输系统。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一个控制装置和一个受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的移动存储装置,所述移动存储装置独立于所述控制装置,且所述移动存储装置通过网际网络连接一个指定终端设备。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为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优选地,所述指定终端设备为另一个数据传输系统。优选地,所述指定终端设备为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优选地,所述指定终端设备为另一个移动存储装置。优选地,所述指定终端设备为所述控制装置。本技术的数据传输系统可通过外部移动存储设备来传输文件,不会占用控制装置的太多资源,因此,当控制装置利用移动存储设备传输文件时,还可以同时执行其他功能,而不会受到文件传输的影响,给用户带来方便。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数据传输系统的文件传输流程图。图3为本技术数据传输系统中位于同一局域网内的一个控制装置与一个移动存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三实施方式中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四实施方式中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丰要元件符号说明:数据传输系统100、200、300、400服务器101、201、301控制装置110、111、120、211、311、410、420移动存储设备112、121、122、212、222、312、322、42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数据传输系统主要通过移动存储设备来传输文件,尤其是大文件的传输。所述的移动存储设备用于存储文件,并接收一个控制装置发出的控制指令以受控制装置的控制而传递文件至指定的终端设备。本技术的控制装置可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本技术的指定终端设备可为控制装置本身、另一个移动存储装置或者另一个数据传输系统。本技术数据传输系统具备服务器,服务器可通过互联网或者局域网在多个移动存储设备以及多个控制装置之间建立网络连接,其具有网页(web)发布功能以及对应客户端软件的接口功能,能接受控制装置与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者注册,并分配对应的帐号给使用者,对使用者的帐号、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配置信息,用户资料等相关信息进行存储。为了完成移动存储设备之间的文件传输,数据传输系统可通过连接协议,如P2P (peer-to-peer)协议,建立移动存储设备之间的连接。如架设文件传输P2P服务器端,建立P2P系统的超级节点,在移动存储设备上建立普通节点,服务器接受移动存储设备以普通节点登录超级节点,并将移动存储设备的地址信息,身份编码等信息注册在超级节点上,并且建立信息列表,方便管理移动存储设备的各种信息,当移动存储设备传输文件时,为移动存储设备寻址。进一步地,本技术数据传输系统还可在服务器上为资料传输提供缓存,优化传输效率。本技术的移动存储设备受服务器的管理,具备网络文件服务功能,能提供文件查看的功能。同时,本技术的移动存储设备接受对应的控制装置的控制、配置以及访问。本技术的控制装置与其对应的移动存储设备可通过局域网或者互联网连接。控制装置至少具备网络文件浏览功能,不同的控制装置可能具有不同的网络服务协议,为了实现控制装置对移动存储设备的控制,移动存储设备可根据需要建立相应的网络文件服务功能。控制装置可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S模式)或者客户端-服务器模式(C/S模式)来设置移动存储设备从而实现对移动存储设备的控制。在B/S模式下,数据传输系统需要为移动存储设备架设网络服务器,而控制装置仅需要操作浏览器来设置对应的移动存储设备。由于服务器具有与控制装置的使用者实现交互的接口(如网页界面),使用者可以在服务器上进行注册,以获得用户帐号(用户ID)从而登记自己的相关信息,比如好友列表、用户设置信息等用户资料。进一步地,使用者可以将一个或者多个移动存储设备的编号绑定在其用户帐号中以使服务器对移动存储设备和用户帐号进行关联。而用户使用产生的配置信息、用户的使用习惯可以保存在移动存储设备上,也可由服务器载入以保存在服务器中。因此,当控制装置需要远程控制移动存储设备时,通过登陆服务器便可实现对移动存储设备的控制。在C/S模式下,数据传输系统需要为移动存储设备建立服务器,同时为控制装置与其对应的移动存储设备之间建立数据协议,而控制装置上需要安装客户端,从而使控制装置能根据数据协议对移动存储设备进行控制。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数据传输系统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请参见图1,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数据传输系统100包括服务器101、控制装置110以及与控制装置110对应设置的移动存储设备112。其中,移动存储设备112独立于控制装置110,两者通过局域网LANl连接。控制装置110发出控制指令给移动存储设备112,移动存储设备112存储文件,接收控制装置110发出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控制指令将其内存储的文件传送至所指定的另一移动存储设备122。移动存储设备122受另一控制装置120控制,两者通过另一局域网LAN2连接。控制装置110、120可为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服务器101通过互联网WAN连接局域网LANl与LAN2。服务器101具有网页发布功能,分别接受控制装置110与控制装置120的使用者注册,并分别分配对应的帐号给这两个使用者,使用者可通过自己的控制装置经由互联网WAN在服务器101上进行注册,设置控制装置与对应的移动存储设备之间的配置信息等,服务器101根据使用者的注册信息、设置信息等关联控制装置与对应的移动存储设备,并对使用者的帐号、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配置信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控制装置,和 一个受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的移动存储装置,所述移动存储装置独立于所述控制装置,且所述移动存储装置通过网际网络连接一个指定终端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控制装置,和 一个受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的移动存储装置,所述移动存储装置独立于所述控制装置,且所述移动存储装置通过网际网络连接一个指定终端设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为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鸿
申请(专利权)人:刘大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