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配页机的配页分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3393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配页机的配页分帖装置,包括一机架支座,二根平行导轨安装于所述机架支座,在所述平行导轨上安装有前挡帖板调节机构;所述前挡帖板调节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平行导轨上的左、右前挡帖板,在所述左、右前挡帖板上分别同时设有顶尖调节机构、顶针调节机构和吹风口调节机构。这些调节机构对称地安装于左、右前挡帖板上,前挡帖板顶部设有三个调整旋钮,顶尖和顶针通过软轴与旋钮连接,吹风口高低调节通过旋钮与顶杆共同作用获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配页分帖装置将所有调节机构都设置于同一个操作面上,因此,更换一次书帖只需在操作面对多个机构分别进行调节,操作方便、快捷。(*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印刷后道装订机械设备的配页机、骑马联动搭页机,具 体地涉及用于这些配页机或搭页机书帖台上的配页分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印刷机械的发展水平相当快,但是属于印刷后道的书刊装订机械 相比较还是滞后的。随着配页机使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使用者对配页机的 操作调整所需时间、机器适应性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出了要求,并且现有 的配页机(搭页机)的四个吸气头的位置是固定的,当书帖幅面略小于外侧 两个吸气头距离时,外侧的吸气头就无法工作,只能用中间两个吸气头吸纸 或偏向一边放帖,用三个吸气头,因而对走纸不利影响配页的工作速度和稳 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配页机(搭页机)的配页分帖装置, 该装置具有调节方便、适应性强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配页机的配页分帖装置, 包括一机架支座,二根平行导轨安装于所述机架支座,在所述平行导轨上安 装有前挡帖板调节机构;所述前挡帖板调节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平行导轨上的左、右前挡帖板, 在所述左、右前挡帖板上分别同时设有顶尖调节机构、顶针调节机构和吹风 口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尖调节机构包括安装于前挡帖板顶部的调整旋钮, 一软轴一端连 接于该调整旋钮上,所述软轴的另一端连接一顶尖,所述顶尖上设有外螺纹, 以及在所述前挡帖板下部开有一内螺纹孔,所述顶尖通过螺纹连接穿过所述前挡帖板的所述内螺纹孔;所述顶针调节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前挡帖板顶部的调整旋钮, 一软轴一 端连接于所述调整旋钮上,所述软轴的另一端连接一带内螺纹的轴套,所述 轴套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一螺杆,所述螺杆上空套一带顶针的针座和一小压簧, 然后固定在一支架上,所述支架固定在前挡帖板上,以及所述前挡帖板下部 有一开口,所述顶针穿过所述开口;所述吹风口调节机构包括一安装于所述前挡帖板顶部的调整旋钮, 一顶 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调整旋钮,所述顶杆的另一端抵靠在一吹气块的前端, 所述吹气块的前端位于所述前挡帖板下部的一开口中,所述吹气块的后端通 过一拉簧连接于前挡帖板下部并且可绕一支点转动, 一气管连接于所述吹气 块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调节机构对称地安装于左、右前挡帖板 上,前挡帖板顶部设有三个调整旋钮,顶尖和顶针通过软轴与旋钮连接,吹 风口高低调节通过旋钮与顶杆共同作用获得。因此,本技术的配页分帖 装置将所有调节机构都设置于同一个操作面上,因此,更换一次书帖只需在 操作面对多个机构分别进行调节,操作方便、快捷。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配页分帖装置进行详细描述,以更清楚 地了解和理解其特点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配页机配页分帖装置; 图2A是本技术顶尖调节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2B是图2A的局部放大图;图3A是本技术顶针调节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3B是图3A的局部放大图;图4A是本技术吹风高度调节机构的侧视示意图;以及 图4B是图4A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为用于配页机(搭页机)的配页分帖装置一般设置在配页机 的最前道工位,用于从书帖堆中分离出一帖,并通过传送带传送至下一工位。 该装置包括机架支座l,该机架支座1安装于配页工位上。在该机架支座1上设有二根平行的导轨2,2',在该平行导轨上安装有侧挡帖板调节机构和 前挡帖板调节机构。此外,在机架支座1的下部还安装有吸气头调节机构。其中,侧挡帖板调节机构3包括安装于机架支座1左、右两侧的同步带 轮31,31',同步带32绕设于该同步带轮上,并且一对夹紧角铁33,33'分别 设置于同步带32上,左、右侧挡帖板34,34'藉由夹紧角铁33,33'连接于同 步带32上。同时,左、右侧挡帖板34,34'可滑动地安装于平行导轨2,2'上。使用时,调节同步带轮31,31'上的调整把手(图中未示),即可带动同 步带32运动,固定于同步带上的左、右侧挡板34,34'即可沿着导轨2,2'相 向或相背滑动,而调整左、右侧挡板之间的开档大小,从而适应不同的书帖 幅面。前挡帖板调节机构包括同时安装于平行导轨2,2'上的左、右前挡帖板 4,4',在左、右前挡帖板4, 4'上分别同时设有顶尖调节机构5、顶针调节机 构6和吹风口调节机构7,以适应不同厚度和纸张特性的书帖。其中,如图2A和2B所示,图中示出了左、右前挡帖板4,4'其中之一上 的顶尖调节机构5 (5')的侧视示意图及顶尖部分的局部放大图。该顶尖调节 机构5 (5')包括一安装于前挡帖板4(4')顶部的调整旋钮51 (51'), 一软 轴52 (52') —端连接于该调整旋钮上,另一端连接一顶尖53 (53'),该顶 尖53(53')上设有外螺纹。在前挡帖板4(4')下部上开有一内螺纹孔41(41'), 顶尖53 (53')通过螺纹连接穿过前挡帖板的内螺纹孔41 (41')。当旋动前挡帖板顶部的调整旋钮51 (51')时,带动软轴52 (52') —起 转动,软轴52 (52')带动顶尖53 (53')转动,这样可调整顶尖伸出前挡帖 板的距离。如图3A和3B所示,图中示出了左、右前挡帖板4,4'其中之一上的顶针 调节机构6(6')侧视示意图以及顶针部分的局部放大图。该顶针调节机构6(6') 包括一安装于前挡帖板4 (4')顶部的调整旋钮61 (61'), 一软轴62(62') 一端连接于该调整旋钮上,软轴的另一端连接一带内螺纹的轴套63 (63'),轴套63 (63')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一螺杆68 (68'),螺杆上空套一带顶针67 (67')的针座64 (64')和一小压簧65 (65'),然后固定在一支架66 (66') 上,支架固定在前挡帖板4(4')上,在前挡帖板4(4')下部有一针孔42(42'), 顶针67 (67')穿过前挡帖板的开口 42 (42')。当旋动前挡帖板顶部的调整旋钮61 (61')时,带动软轴62 (62') —起 转动,软轴62 (62')带动轴套63 (63')转动,使轴套63 (63')在螺杆68 (68')上前后移动。当轴套63 (63')向前移动时,压縮小压簧65 (65'), 空套在螺杆68 (68')上的带顶针67 (67')的针座64 (64')随着向前移动。 当轴套63 (63')向后退时,在小压簧65 (65')的作用下,空套在螺杆68 (68') 上的带顶针67 (67')的针座64 (64')被压迫向后退。这样可调整顶针伸出 前挡帖板的距离。此顶针调节机构特别适用于薄书帖的分帖。再如图4A和4B所示,图中示出了左、右前挡帖板4,4'其中之一上的吹 风口调节机构7 (7')侧视示意图以及吹风口部分的局部放大图。该吹风口调 节机构包括一安装于前挡帖板4(4')顶部的调整旋钮71 (71'), 一顶杆72 (72') 的一端连接于该调整旋钮,另一端抵靠于一吹气块73(73')的前端。吹气块73 (73')的前端位于前挡帖板下部的一开口 43(43')中,吹气块73(73')的后 端通过一拉簧74(74')连接于前挡帖板下部并且可绕一支点75 (75')转动, 一气管76(76')连接于吹气块73(73')上。当旋动前挡帖板顶部的调整旋钮71 (71')时,带动顶杆72 (72')向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配页机的配页分帖装置,包括一机架支座(1),二根平行导轨(2,2′)安装于所述机架支座,在所述平行导轨上安装有前挡帖板调节机构;    所述前挡帖板调节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平行导轨(2,2′)上的左、右前挡帖板(4,4′),在所述左、右前挡帖板上分别同时设有顶尖调节机构(5)、顶针调节机构(6)和吹风口调节机构(7);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尖调节机构(5)包括安装于前挡帖板4顶部的调整旋钮(51,51’),一软轴(52,52’)一端连接于该调整旋钮上,所述软轴的另一端连接一顶尖(53,53’),所述顶尖(53,53’)上设有外螺纹,以及在所述前挡帖板(4,4’)下部开有一内螺纹孔(41,41’),所述顶尖(53,53’)通过螺纹连接穿过所述前挡帖板的所述内螺纹孔(41,41’);    所述顶针调节机构(6)包括安装于所述前挡帖板(4,4’)顶部的调整旋钮(61,61’),一软轴(62,62’)一端连接于所述调整旋钮上,所述软轴的另一端连接一带内螺纹的轴套(63,63’),所述轴套(63,63’)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一螺杆(68,68’),所述螺杆(68,68’)上空套一带顶针(67,67’)的针座(64,64’)和一小压簧(65,65’),然后固定在一支架(66,66’)上,所述支架(66,66’)固定在前挡帖板(4,4’)上,以及所述前挡帖板(4,4’)下部有一针孔(42,42’),所述顶针(63,63’)穿过所述针孔(42,42’);    所述吹风口调节机构(7)包括一安装于所述前挡帖板(4,4’)顶部的调整旋钮(71,71’),一顶杆(72,7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调整旋钮,所述顶杆的另一端抵靠在一吹气块(73,73’)的前端,所述吹气块(73,73’)的前端位于所述前挡帖板下部的一开口(43,43’)中,所述吹气块(73,73’)的后端通过一拉簧(74,74’)连接于前挡帖板下部并且可绕一支点(75,75’)转动,一气管(76,76’)连接于所述吹气块(73,7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龚明皓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紫宏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