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杀虫和杀螨性质的活性成分组合产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30292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6:15
包含式(I)化合物与其他活性杀虫成分或生物控制剂的组合的新型活性成分组合产品非常适合控制动物害虫,例如昆虫和/或不期望的螨并间接改善植物健康。式(I)化合物与其他活性杀虫成分或生物控制剂的组合可以用于降低植物和植物部分的总体损害和由昆虫、线虫和植物病原体导致的收获的水果或蔬菜中的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杀虫和杀螨性质的活性成分组合产品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活性成分组合产品,其包含式(I)化合物和其他活性杀虫成分或生物控制剂的组合并非常适合控制动物害虫例如昆虫和/或不期望的螨并间接改善植物生长。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式(I)化合物与其他活性杀虫成分或生物控制剂的组合产品用于降低植物和植物部分的整体危害和由昆虫、线虫和植物病原体导致的收获水果或蔬菜中的损失的用途。从WO 1999/055668和WO 2006/043635已知式(I)化合物并已经记载了其杀虫作用。在本说明书中详细记载了其常用名的活性成分例如从〃The Pesticide Manual第 14 版,British Crop Protection Council 2006 和网站 http://www.alanwood.net/pesticides 获知。然而,杀螨和/或杀虫效果和/或活性谱和/或已知化合物与植物特别是相对于作物植物的相容性并非总是足够的。目前已经发现包含式(I)化合物和一种或多种选自如下的组(II)的杀虫剂和/或杀螨剂和/或生物控制剂

【技术保护点】
包含式(I)化合物和一种或多种选自如下的组(II)的其他杀虫剂和/或杀螨剂和/或生物控制剂或选自细菌特别是产芽孢细菌、真菌或酵母、原生动物、病毒的其他生物控制剂的活性成分组合产品(1) 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剂,例如氨基甲酸酯类,例如棉铃威(II‑1‑1)、涕灭威(II‑1‑2)、噁虫威(II‑1‑3)、丙硫克百威(II‑1‑4)、丁酮砜威(II‑1‑5)、西维因(II‑1‑6)、克百威(II‑1‑7)、丁硫克百威(II‑1‑8)、乙硫苯威(II‑1‑9)、仲丁威(II‑1‑10)、呋线威(II‑1‑11)、异丙威(II‑1‑12)、灭多威(II‑1‑13)、速灭威(II‑1‑14)、杀线威(II‑1‑15)、抗蚜威(II‑1‑16)、残杀威(II‑1‑17)、硫双威(II‑1‑18)、和XMC(II‑1‑19);或有机磷酸酯类,例如乙酰甲胺磷(II‑1‑20)、乙基谷硫磷(II‑1‑21)、甲基谷硫磷(II‑1‑22)、氯氧磷(II‑1‑23)、毒虫畏(II‑1‑24)、毒死蜱(II‑1‑25)、甲基毒死蜱(II‑1‑26)、杀螟睛(II‑1‑27)、二嗪农(II‑1‑28)、敌敌畏/DDVP(II‑1‑29)、乐果(II‑1‑30)、甲基毒虫畏(II‑1‑31)、乙拌磷(II‑1‑32)、EPN(II‑1‑46)、乙硫磷(II‑1‑33)、丙线磷(II‑1‑34)、苯线磷(II‑1‑35)、杀螟硫磷(II‑1‑36)、倍硫磷(II‑1‑37)、噻唑膦(II‑1‑38)、异柳磷(II‑1‑39)、O‑(甲氧基氨基硫代磷酰基)水杨酸异丙酯(II‑1‑40)、异噁唑磷(II‑1‑41)、马拉硫磷(II‑1‑42)、杀扑磷(II‑1‑43)、久效磷(II‑1‑44)、二溴磷(II‑1‑45)、亚砜磷(II‑1‑46)、稻丰散(II‑1‑47)、伏杀硫磷(II‑1‑48)、亚胺硫磷(II‑1‑49)、甲基嘧啶磷(II‑1‑50)、丙溴磷(II‑1‑51)、丙硫磷(II‑1‑52)、吡唑硫磷(II‑1‑53)、哒嗪硫磷(II‑1‑54)、喹硫磷(II‑1‑55)、杀虫畏(II‑1‑56)、甲基乙拌磷(II‑1‑57)、敌百虫(II‑1‑58)和蚜灭磷(II‑1‑59);(2) GABA门控的氯化物通道拮抗剂,例如环戊二烯‑有机氯类,例如氯丹(II‑2‑1)和硫丹(II‑2‑2);或苯基吡唑类(fiproles),例如氟虫腈(II‑2‑3);(3) 钠通道调节剂/电压依赖性的钠通道阻断剂,例如拟除虫菊酯类,例如氟丙菊酯(II‑3‑1)、烯丙菊酯(II‑3‑2)、右旋顺式反式烯丙菊酯(II‑3‑3)、右旋反式烯丙菊酯(II‑3‑4)、联苯菊酯(II‑3‑5)、乙氰菊酯(II‑3‑6)、氟氯氰菊酯(II‑3‑7)、β‑氟氯氰菊酯(II‑3‑8)、氯氟氰菊酯(II‑3‑9)、λ‑氯氟氰菊酯(II‑3‑10)、γ‑氯氟氰菊酯(II‑3‑11)、氯氰菊酯(II‑3‑12)、α‑氯氰菊酯(II‑3‑13)、β‑氯氰菊酯(II‑3‑14)、θ‑氯氰菊酯(II‑3‑15)、ζ‑氯氰菊酯(II‑3‑16)、溴氰菊酯(II‑3‑17)、醚菊酯(II‑3‑18)、甲氰菊酯(II‑3‑19)、氰戊菊酯(II‑3‑20)、氟氰戊菊酯(II‑3‑21)、τ‑氟胺氰菊酯(II‑3‑22)、噻嗯菊酯(II‑3‑23)、苄氯菊酯(II‑3‑24)、苯醚菊酯[(1R)‑反式‑异构体](II‑3‑25)、除虫菊素(除虫菊)(II‑3‑26)、苄呋菊酯(II‑3‑27)、氟硅菊酯(II‑3‑28)、七氟菊酯(II‑3‑29)、胺菊酯(II‑3‑30)、胺菊酯[(1R)‑异构体](II‑3‑31)、和四溴菊酯(II‑3‑32);或DDT(II‑3‑33);或甲氧氯(II‑3‑34);(4)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 激动剂,例如新烟碱类,例如啶虫脒(II‑4‑1)、噻虫胺(II‑4‑2)、呋虫胺(II‑4‑3)、吡虫啉(II‑4‑4)、烯啶虫胺(II‑4‑5)、噻虫啉(II‑4‑6)和噻虫嗪(II‑4‑7);或烟碱(II‑4‑8);(5)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 别构活化剂,例如赐诺杀类,例如乙基多杀菌素(II‑5‑1)和多杀菌素(II‑5‑2);(6) 氯化物通道活化剂,例如阿维菌素类/米尔倍霉素类,例如阿维菌素(II‑6‑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II‑6‑2)、雷皮菌素(II‑6‑3)和弥拜菌素(II‑6‑4);(7) 保幼激素模仿物,例如保幼激素类似物,例如和烯虫酯(II‑7‑1);或苯氧威(II‑7‑2); 或吡丙醚(II‑7‑3);(8) 各种非特异性(多位点)抑制剂,例如卤代烷类,例如甲基溴(II‑8‑1)和其它卤代烷类;或氯化苦(II...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2.15 EP 11193829.61.包含式(I)化合物和一种或多种选自如下的组(II)的其他杀虫剂和/或杀螨剂和/或生物控制剂 或选自细菌特别是产芽孢细菌、真菌或酵母、原生动物、病毒的其他生物控制剂的活性成分组合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产品,其中式(I)化合物为化合物(1-A)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产品,其中式(I)化合物为化合物(1-B)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的组合产品,其中组(II)的其他杀虫剂和/或杀螨剂和/或生物控制剂选自 阿维菌素,高灭磷,灭螨醌,啶虫脒,氟丙菊酯,涕灭威,α-氯氰菊酯,双甲脒,印楝素,甲基谷硫磷,丙硫克百威,氟氯氰菊酯,联苯肼酯,联苯菊酯,杀虫磺(沙蚕毒素),噻嗪酮,西维因,卡巴呋喃,丁硫克百威,杀螟丹盐酸盐,氯虫酰胺(Rynazypyr),溴虫腈,定虫隆,三氯硝基甲烷,毒死蜱,噻虫胺,溴氰虫酰胺(氰虫酰胺),氟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灭蝇胺,溴氰菊酯,丁醚脲,二嗪农,二氯丙烯,敌敌畏,三氯杀螨醇,二氟脲,乐果,呋虫胺,乙拌磷,因灭汀_(苯甲酸盐),硫丹,丙线磷,依芬普司,乙螨唑,克线磷,苯丁锡,杀螟松,仲丁威,苯氧威,甲氰菊酯,唑螨酯,氰戍菊酯,氟虫腈,喃螨酯,Fluensulfone,氟芬隆,Flupyradifurone,噻唑膦,Y -三氟氯氰菊酯,噻螨酮,氟铃脲,吡虫啉,氯噻啉,茚虫威,λ-三氟氯氰菊酯,雷皮菌素,氯芬奴隆,马拉硫磷,聚乙醛,杀扑磷,灭多虫,弥拜菌素,久效磷,烯啶虫胺,草氨酰,苄氯菊酯,抗蚜威,丙溴磷,克螨特,批虫牙酮,Pyrafluprole,除虫菊酯,咕螨灵,Pyrifluquinazone,嘧霉胺,喃螨醚,PyripiOle,吡丙醚,喹硫磷,苄呋菊酯,乙基多杀菌素,多杀菌素,螺螨酯,砜虫啶,τ-氟胺氰菊酯,吡螨胺,氟苯脲,七氟菊酯,噻虫啉,噻虫嗪,硫双威,敌百虫,杀虫隆;氯氰菊酯,1-(3-氯吡啶-2-基)-N-[4-氰基-2-甲基-6-(甲基氨基甲酰基)苯基]-3-{[5-(三氟甲基)-1H-四唑-1-基]甲基}-1H-吡唑-5-甲酰胺/1-(3-氯吡啶-2-基)-N- [4-氰基-2-甲基-6-(甲基氨基甲酰基)苯基]-3- {[5-(三氟甲基)-2H-四唑-2-基]甲基} -1H-吡唑-5-甲酰胺,2- {6- [2- (5-氟吡啶-3-基)-1,3-噻唑-5-基]吡啶-2-基}嘧啶,2-{6-[2-(吡啶-3-基)-1,3-噻唑-5-基]吡啶_2_基}嘧啶,(IE)-N-[(6-氯吡啶-3-基)甲基]-N’-氰基-N-(2,2-二氟乙基)乙脒,坚强芽孢杆菌1-1582,枯草芽孢杆菌GB03和QST 713,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变种FZB24和解淀粉芽孢杆菌FZB 42,苏云金芽孢杆菌鲇泽亚种,库斯塔克亚种,粉甲亚种和以色列亚种,绿僵菌F52, Metschnikowia fructicola,淡紫色拟青霉菌株251,玫烟色拟青霉,莱氏野村菌,苹果蠹蛾微粒子病病毒,除虫菊,超敏蛋白和百里香酚,短小芽孢杆菌菌株GB34和菌株QST2808。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的组合产品,其中组(II)的其他杀虫剂和/或杀螨剂和/或生物控制剂选自 阿维菌素,啶虫脒,氟丙菊酯,α-氯氰菊酯,β_氟氯氰菊酯,联苯菊酯,噻嗪酮,Flupyradifurone,溴虫腈,毒死蝶,噻虫胺,溴氰虫酰胺,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丁醚脲,呋虫胺,因灭汀_(苯甲酸盐),唑螨酯,氟虫腈,Fluensulfone, Y _三氟氯氰菊酯,批虫啉,却虫威,L-三氟氯氰菊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洪根贝格L皮塔
申请(专利权)人:拜耳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