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自吸泵,包括泵体、组合转子和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与组合转子连接,所述组合转子安装在泵体内,所述泵体和泵盖连接,其中,所述泵体内形成有第一密封腔、第二密封腔和第三密封腔,所述第一密封腔和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二密封腔和出液口连接,所述第一密封腔和第二密封腔的形状大小大致相同,所述第三密封腔为C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真空自吸泵,通过在泵体内形成多个密封腔,从而可快速产生真空度吸入物料,吸力强,扬程大,容器内无滞留物料,且安装简便、易维护,使用寿命长。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泵盖上设置密封腔形成双流道,控制泵体和叶轮、叶轮和泵盖之间的间隙及选材,提高吸力和扬程并避免热膨胀碰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自吸泵
本技术涉及一种泵,尤其涉及一种真空自吸泵。
技术介绍
自吸泵是一种在启动前泵的进口管路无需灌满水,经过短时间运转,通过叶轮的高速旋转将管中的气体排尽,使液体进入泵内,完成自吸过程。市面上存在着多种自吸泵,近年来自吸离心泵以其便携性和稳定性被人们广泛接受。但由于其本身的设计不全面,如密封性能不佳或者过流部件的材料不佳等,导致其自吸能力有局限性,扬程小,不能将容器内物料抽吸完全,且自吸启动慢,所以大部分的离心式或者轴流式自吸泵,均无法抽吸粘度大的液体。同时市场上还存在另一种扬程大且自吸力强的液下泵,但是由于存在体积大,重量重或者价格高等不足,也没有被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真空自吸泵,可快速产生真空度吸入物料,吸力强,扬程大,容器内无滞留物料,且安装简便、易维护,使用寿命长,可广泛应用在耐酸、耐碱化工行业。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自吸泵,包括泵体、组合转子和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与组合转子连接,所述组合转子安装在泵体内,所述泵体和泵盖连接,其中,所述泵体内形成有第一密封腔、第二密封腔和第三密封腔,所述第一密封腔和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二密封腔和出液口连接,所述第一密封腔和第二密封腔的形状大小大致相同,所述第三密封腔为C形状。上述的真空自吸泵,其中,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电机轴和电机架,所述电机通过电机轴安装在电机架上。上述的真空自吸泵,其中,所述泵盖为单流道泵盖或双流道泵盖,所述泵体和泵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上述的真空自吸泵,其中,所述泵盖为双流道泵盖,所述泵盖上设有一个中心轴孔和第四密封腔,所述第四密封腔和第三密封腔的形状大小大致相同。上述的真空自吸泵,其中,所述组合转子包括叶轮、叶轮轴和叶轮螺母,所述叶轮螺母固定在所述叶轮轴一端,所述叶轮轴另一端穿过所述中心轴孔与所述电机轴固定连接。上述的真空自吸泵,其中于,所述第一密封腔和第二密封腔沿叶轮轴对称分布并位于第三密封腔内。[0011 ] 上述的真空自吸泵,其中,所述叶轮轴外部设有机械密封件,所述机械密封件外设有机械密封压盖。上述的真空自吸泵,其中,所述叶轮的材料为工程陶瓷,所述泵体和泵盖的材料为工程塑料或氟塑料,所述泵体和叶轮之间的距离为0.1?0.25mm,所述叶轮和泵盖之间的距离为0.1~0.25臟。上述的真空自吸泵,其中,所述叶轮、泵体和泵盖的材料为不锈钢或合金钢,所述泵体和叶轮之间的距离为0.1-0.25mm,所述叶轮和泵盖之间的距离为0.1~0.25mm。上述的真空自吸泵,其中,所述进液口设有单向阀。本技术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真空自吸泵,通过在泵体内形成多个密封腔,从而可快速产生真空度吸入物料,吸力强,扬程大,容器内无滞留物料,且安装简便、易维护,使用寿命长。此外,本技术通过在泵盖上设置密封腔形成双流道,控制泵体和叶轮、叶轮和泵盖之间的间隙提高吸力和扬程,以及科学的选择过流部件材料,保证叶轮和泵体、泵盖之间不会因为热膨胀而产生碰撞,可广泛应用在耐酸、耐碱化工行业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真空自吸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泵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双流道泵盖结构示意图。图中:I泵体 2组合转子3动力组件4进液口5出液口6泵盖7机械密封件8机械密封压盖101第一密封腔 102第二密封腔103第三密封腔201叶轮202叶轮轴203叶轮螺母301电机302电机轴303电机架601中心轴孔602第四密封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真空自吸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泵体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的真空自吸泵,包括泵体1、组合转子2和动力组件3,动力组件3与组合转子2连接,组合转子2安装在泵体I内,其中,泵体I内形成有第一密封腔101、第二密封腔102和第三密封腔103,第一密封腔101和进液口 4连接,第二密封腔102和出液口 5连接,真空自吸泵还包括泵盖6,泵盖6上设有一个中心轴孔601,泵盖6与泵体连接1,所述第一密封腔101和第二密封腔102的形状大小大致相同,所述第三密封腔103为C形状。上述的真空自吸泵,其中,动力组件3包括电机301、电机轴302和电机架303 ;组合转子2包括叶轮201、叶轮轴202和叶轮螺母203,叶轮螺母203固定在叶轮轴202 —端,叶轮轴203另一端穿过中心轴孔601与电机轴3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腔101和第二密封腔102优选沿叶轮轴202对称分布并位于第三密封腔103内。电机301启动后通过与电机轴302固定连接的叶轮轴202,将动能传递给叶轮201,从而带动叶轮201旋转工作,旋转的叶轮201使进液口 4瞬间形成真空,将物料从进液口 4吸入,再由叶轮201将物料压入第三密封空腔103,经过叶轮201高速旋转不断传递给介质的压能,最后第三密封腔103中的物料压缩到与输入通道相连的第二密封腔102,从而实现抽吸物料的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真空自吸泵,所述叶轮201、泵体I和泵盖6的材料可以为不锈钢或合金钢,所述泵体I和泵盖6之间可设置有密封圈,泵体I和叶轮201之间的距离最好为0.1?0.25mm,叶轮和泵盖之间的距离最好为0.1?0.25mm,叶轮201前后与泵体I和泵盖6的轴向间隙越小,在泵腔内的真空度则越高,从而产生更强的吸力和更大的扬程。现有泵的吸水高度一般为4-5米,采用本技术上述间隙设计的双流道金属泵的吸水高度则可以达到8.5米。但是叶轮201与泵体1、泵盖6间隙越小,也越容易因为热膨胀而导致碰擦。特别是对于非金属容积式真空自吸泵,如选用一般的工程塑料,则叶轮201与泵体1、泵盖6间隙必须要大于0.1?0.25mm才能避免热膨胀导致的碰擦,从而影响了扬程。本技术还进一步提供一种非金属容积式真空自吸泵,所述叶轮201的材料为工程陶瓷,所述泵体I和泵盖6的材料为工程塑料或氟塑料,所述泵体I和叶轮201之间的距离为0.1?0.25mm,所述叶轮201和泵盖6之间的距离为0.1?0.25mm,工程陶瓷耐酸耐碱、耐高温,且热膨胀系数小,从而可以防止叶轮变形导致碰擦泵体I或泵盖6,较小的间隙保证了较强的吸力和更大的扬程。本技术提供的上述非金属容积式双流道真空自吸泵,吸水高度也可以达到8.5米。此外,叶轮轴202外部设有机械密封件7,所述机械密封件7外设有机械密封压盖8,该机械密封结构与叶轮轴202 —起转动,放置液体泄漏。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双流道泵盖结构示意。请继续参见图3,本技术提供的真空自吸泵,所述泵盖6上还可设有第四密封腔602,第四密封腔602的大小形状优选和第三密封腔103大致相同,本技术提供的真空自吸泵,泵的流量和泵体I上的密封腔体积有很大关系,为了提升真空自吸泵的吸力,在泵盖6上增添了一个第四密封腔602形成双流道,将泵的流量增加一倍,从而提升泵的性倉泛。由上可见,本技术提供的真空自吸泵,通过在泵盖6上增加第四密封腔602形成双流道泵盖,控制泵体I和叶轮201、叶轮201和泵盖6之间的距离,以及科学的选择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自吸泵,包括泵体(1)、组合转子(2)和动力组件(3),所述动力组件(3)与组合转子(2)连接,所述组合转子(2)安装在泵体(1)内,所述泵体(1)和泵盖(6)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内形成有第一密封腔(101)、第二密封腔(102)和第三密封腔(103),所述第一密封腔(101)和进液口(4)连接,所述第二密封腔(102)和出液口(5)连接,所述第一密封腔(101)和第二密封腔(102)的形状大小大致相同,所述第三密封腔(103)为C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自吸泵,包括泵体(I)、组合转子(2)和动力组件(3),所述动力组件(3)与组合转子(2 )连接,所述组合转子(2 )安装在泵体(I)内,所述泵体(I)和泵盖(6 )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I)内形成有第一密封腔(101)、第二密封腔(102)和第三密封腔(103),所述第一密封腔(101)和进液口(4)连接,所述第二密封腔(102)和出液口(5)连接,所述第一密封腔(101)和第二密封腔(102)的形状大小大致相同,所述第三密封腔(103)为C形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3)包括电机(301)、电机轴(302 )和电机架(303 ),所述电机(301)通过电机轴(302 )安装在电机架(303 )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6)为单流道泵盖或双流道泵盖,所述泵体(I)和泵盖(6)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6)为双流道泵盖,所述泵盖(6)上设有一个中心轴孔(601)和第四密封腔(602),所述第四密封腔(602)和第三密封腔(103)的形状大小大致相同。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转子(2)包括叶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显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德耐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