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材仿古木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5795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材仿古木门,包括门框及门扇,门框包括上下、左和右门框,上门框下方设置有多个平行与上门框的第二内边框,第二内边框将门框分成上下两个安装腔,上安装腔中安装有多个上屏窗,下安装腔中通过固定在左、右门框上的合页安装有门扇,门扇四周均安装有两道密封条。通过将上、下、左、右四个门框直接固定连接而非采用卯榫结合,从而防止了木门的走形,延长了木门的使用寿命,且取消了插销结构对木门的固定,简化了安装过程,降低了成本,同时,在门扇的四周安装有两道密封条,因而增加了隔音效果,并采用合页连接提高了门扇的灵活度。此外,该木门采用涂刷有水性油漆的集成材制成,因而具有较高的防腐性能,抗氧化性较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材仿古木门
本技术属于建筑
,涉及一种仿古木门,尤其涉及一种集成材仿古木门。
技术介绍
门窗是建筑物围护结构系统及建筑整体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门窗按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围护构件和分隔构件,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分别具有密闭性、保温、隔音、通风、采光等功能,根据开启方式的不同,其中门则分为平开、推拉及卷帘式。现有市场的门窗功能仅仅是挡风、遮雨和采光,门窗四周边依靠窗与框的边缘搭接成刚性封闭结构,气密性、水密性极差,也谈不上隔声、隔热、保温和节能,因而造成夏不抗署、冬难御寒的状况。同时,现有的仿古木门多采用原木制作,该木材防腐性能较差,不能长时间使用,且强度较差,再者现在的仿古门户中框架结构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的接合处采用卯榫结合的方式,该方式容易导致木窗的走形,且一般的仿古门还采用插销结构将其进行固定,该固定方式不仅增加了门的固定成本,而且该锁扣不能很好的耐腐蚀,因此这种仿古门窗以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隔音效果较好、防腐、抗氧化性较好、灵活度高且能够长时间使用的集成材仿古木门。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集成材仿古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材仿古木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1)及门扇(3),所述门框(1)包括上门框(11)、下门框(12)、左门框(13)和右门框(14),所述上门框(11)下方设置有多个平行与上门框(11)的第二内边框(16),第二内边框(16)将门框(1)分成上下两个安装腔,上安装腔中安装有多个上屏窗(4),下安装腔中通过固定在左、右门框(13、14)上的合页(2)安装有门扇(3),门扇(3)内设置有第一内边框(15)和与下门框(12)平行的第三内边框(17),所述第一内边框(15)、门框(1)和第三内边框(17)围成多个第一安装腔,第二内边框(16)与第三内边框(17)间设置有多个第四内边框(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材仿古木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I)及门扇(3),所述门框(I)包括上门框(11)、下门框(12)、左门框(13)和右门框(14),所述上门框(11)下方设置有多个平行与上门框(11)的第二内边框(16),第二内边框(16)将门框(I)分成上下两个安装腔,上安装腔中安装有多个上屏窗(4),下安装腔中通过固定在左、右门框(13、14)上的合页(2)安装有门扇(3),门扇(3)内设置有第一内边框(15)和与下门框(12)平行的第三内边框(17),所述第一内边框(15)、门框(I)和第三内边框(17)围成多个第一安装腔,第二内边框(16)与第三内边框(17)间设置有多个第四内边框(18),第四内边框(18)、第一内边框(15)与第二内边框(16)围成第二安装腔,第四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东东窦永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高科幕墙门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