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5322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消音器,包括:主体,包括圆筒部分,其外周表面被安装在管乐器的管口的内周表面上,和封闭部分,其配置为封闭所述圆筒部分的相对的端部的一个端部;和管,包括在所述主体的内部敞开的第一端部,和在所述主体的外部敞开的第二端部,其中,所述管的第一端部布置在所述封闭部分的附近,并且其中,所述管在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弯曲。在第一端部被布置在封闭部分附近的构造中,波谷和波峰处的频率(即,与第一端部和封闭部分之间的距离相关的特定频率)落在可听范围之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音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音器。
技术介绍
通常已知作为用于管乐器的消音器,消音器的外周表面被安装在管乐器的管口的内周表面上。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No.4114171)公开了一种消音器,其具有内部空间,并且包括主体和形状类似碗的底部,并且这种消音器具有气流排放通道,其具有预定的长度并且与内部空间连通,以将气流排放到外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在传统的技术中已经发现,形成在消音器中的气流排放通道很大地影响消音器的性能。但是,专利文献1描述了“气流排放通道可以具有任何构造,并且不特别地限制,只要气流排放通道具有使得气流排放通道起阻碍声音的作用的长度”。即,在传统的技术中,气流排放通道不能被构造在消音器中来提高消音器的性能。已经考虑到上述情形开发了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性能的消音器(包括弱音器)。上述目的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而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消音器,包括:主体,其包括外周表面被安装在管乐器的管口的内周表面上的圆筒部分,和配置用于封闭所述圆筒部分的相对的端部的一个端部的封闭部分;和管,其包括在所述主体的内部敞开的第一端部,和在所述主体的外部敞开的第二端部,其中,所述管的第一端部布置在所述封闭部分的附近,并且其中,所述管在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弯曲。在根据上述构造的消音器中,第一端部被布置在封闭部分的附近,以防止产生在可听范围内的声音中的波谷和波峰。即,当管的第一端部被布置在消音器的主体中时,管以其中第一端部位于封闭部分附近的状态被安装在主体上。在第一端部被布置在封闭部分附近的构造中,波谷和波峰处的频率(即,与第一端部和封闭部分之间的距离相关的特定频率)落在可听范围之外。本专利技术的形式上述目的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而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消音器,包括:主体,其包括外周表面被安装在管乐器的管口的内周表面上的圆筒部分,和配置为封闭所述圆筒部分的相对的端部的一个端部的封闭部分;和管,其包括在所述主体的内部敞开的第一端部,和在所述主体的外部敞开的第二端部,其中,所述管的第一端部布置在所述封闭部分的附近,并且其中,所述管在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弯曲。所述圆筒部分被安装在所述管口的内周表面上,使得所述圆筒部分的外周表面被保持与管乐器的所述管口的内周表面接触。因此,演奏者的气流不会从消音器的外周表面和管口的内周表面之间的位置漏出,需要排出演奏者的气流。在上述的构造中,消音器的主体由圆筒部分和封闭部分制作成中空的,并且因为圆筒部分的远离封闭部分的端部是敞开的,所以演奏者的气流被从管乐器传送到消音器的主体中。另外,管的第一端部在主体中是敞开的,并且第二端部敞开在主体外部。因此,演奏者的气流被从第一端部传送到管中,并且被从第二端部排放到主体的外部。在如上所述构造的消音器中,封闭部分用作管乐器产生的声音的反射表面。因此,在消音器中,存在朝向封闭部分行进的直接声音的声波和从封闭部分反射并且朝向演奏者行进的反射声音的声波。直接声音的声波和反射声音的声波也存在于管的在消音器中敞开的第一端部附近。因此,在第一端部和封闭部分之间的距离的两倍(即,直接声音的路径的长度和反射声音的路径的长度的差)等于声波的半波长的奇数倍或者波长的整数倍的情况下,直接声音的声波和反射声音的声波互相干涉,由此使声波过小或者过大。因此,从管输出了在与第一端部和封闭部分之间的距离相关的特定频率下具有波谷和波峰的声波。为了解决该问题,在上述构造中第一端部被布置在封闭部分的附近,以防止产生在可听范围的声音中的波谷和波峰。即,当管的第一端部被布置在消音器的主体中时,管以其中第一端部位于封闭部分附近的状态被安装在主体上。在其中第一端部被布置在封闭部分附近的构造中,在波谷和波峰处的频率(即,与第一端部和封闭部分之间的距离相关的特定频率)落在可听范围之外。具体而言,通过将第一端部和封闭部分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几毫米,则在可听范围内不会发生干涉。即,为了使路径的长度(即,第一端部和封闭部分之间的距离的两倍)相差半波长,第一端部和封闭部分之间的距离需要被确定为波长的四分之一。假定在可听范围内的声音的上限频率是5kHz,并且声速是340m/s,那么波长是0.068m(=340/5000)。因为该波长的四分之一是17mm,因此在管的第一端部和封闭部分之间的沿着圆筒部分的轴线的方向的距离小于17mm的情况下,不从管输出具有在可听范围内的声波中的波谷和波峰处的特性的声音。另外,假定在可听范围内的声音的上限频率是20kHz,并且声速是340m/s,那么波长是0.017m(=340/20000)。因为该波长的四分之一是4.25mm,因此在管的第一端部和封闭部分之间的沿着圆筒部分的轴线的方向的距离小于4.25mm的情况下,不从管输出具有在可听范围内的声波中的波谷和波峰处特性的声音。因此,可以提供高性能的消音器。当演奏者演奏使用了消音器的小号时,演奏者通过振动在吹口和消音器之间存在的空气来产生声音。在消音器中具有声阻材料的情况下,空气的振动较少地被自由产生,使将要在消音器中产生的声波稳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消音器包括管,其第一端部在主体内部敞开,其第二端部在主体的外部敞开,并且被供给到消音器内部的管中的演奏者的气流通过管被排放到消音器的外部。因此,当与其中没有设置管的消音器的构造比较时,在管被设置在消音器中的构造中,能够容易地使声波稳定。消音器可以被进一步构造为使所述管的所述第一端部被布置成沿着与所述圆筒部分的轴线的方向重合的第一方向面对所述封闭部分。另外,消音器可以被进一步构成为使得开口被形成在所述圆筒部分的相对的端部的另一端部中,并且形成在所述管的第一端部中的开口沿着从所述圆筒部分的另一端部到所述一个端部指向的方向敞开。在用于通过作为设置在消音器中的声阻材料的管来使声波稳定的构造中,管的长度越长,可能越容易降低产生空气振动的自由度。因此,管的长度越长,可越容易使将要在消音器中产生的声波稳定。在本专利技术中,管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弯曲。即,因为管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弯曲,所以即使在管被布置在限定在消音器内部的有限空间中的构造中,管也可以被制作地较长。这种构造导致消音器的更小的尺寸,以及将要在消音器中产生的更稳定的声波,因此提供通常具有高性能的消音器。另外,在具有消音器的圆筒部分的外周表面被安装其中,同时接触管乐器的管口的内周表面,并且圆筒部分的敞开端部(即,其靠近管口的端部)被封闭部分封闭的构造的消音器中,封闭部分用作用于从管乐器输出的声音的反射表面。在这样的构造中,通常,消音器被安置在管乐器上的位置被调整,以减少在使用消音器的情况下从管乐器输出的声音的音调和在没有使用消音器的情况下从管乐器输出的声音的音调之间的变化。封闭部分需要用作用于声波的反射表面。因此,在封闭部分具有用于在消音器的内部和外部之间建立直接连通的孔(即,用于在封闭部分的前侧和后侧或者主体的外部和内部之间连通的孔)的情况下,或者在管不具有足够长度的情况下,封闭部分很少用作用于声波的反射表面,使得更难使声波稳定。但是在本专利技术中,消音器被构造成使得从第一端部供给的演奏者的气流被通过管从第二端部排出,即,管的第二端部被形成在圆筒部分中的支撑部分支撑,并且被通过形成在封闭部分中的通孔敞开到主体的外部。即使在管的第二端部被安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消音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音器,包括:主体,包括圆筒部分,其外周表面被安装在管乐器的管口的内周表面上,和封闭部分,其配置为封闭所述圆筒部分的相对的端部的一个端部;和管,包括在所述主体的内部敞开的第一端部,和在所述主体的外部敞开的第二端部,其中,所述管的第一端部布置在所述封闭部分的附近,并且其中,所述管在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弯曲。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2.13 JP 2013-0250911.一种消音器,包括:主体,包括圆筒部分,其外周表面被安装在管乐器的管口的内周表面上,和封闭部分,其配置为封闭所述圆筒部分的相对的端部的一个端部;和管,包括在所述主体的内部敞开的第一端部,和在所述主体的外部敞开的第二端部,其中,所述管的第一端部布置在所述封闭部分的附近,其中,所述管在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弯曲,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包括从所述第一端部直地延伸的第一直部分,从所述第一直部分以弧形形状延伸的弧形部分,和从所述弧形部分直地延伸到所述第二端部的第二直部分,所述管的第一端部被布置成沿着与所述圆筒部分的轴线的方向重合的第一方向面对所述封闭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其中,所述圆筒部分被安装在所述管口的内周表面上,使得所述圆筒部分的外周表面被保持与所述管口的内周表面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其中,开口形成在所述圆筒部分的相对的端部的另一端部中,并且其中,形成在所述管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末永雄一朗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