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扬声器装置,该扬声器装置具有框架、振动板、边缘、音圈、磁路以及引出线,所述边缘具有凹状的截面形状,在磁路的短轴方向上位于所述框架与所述边缘之间的所述引出线的一部分与所述边缘的顶部相比配置于所述磁路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扬声器装置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是专利技术名称为“扬声器装置”、申请日为2007年7月31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07/065007”、国家申请号为“200780100097.1”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扬声器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一般的扬声器装置中,固定在振动板上的音圈振动自如地配置在磁路的磁间隙内。从音圈引出的引出线(引线)以与设置在扬声器框架上的端子部导通的状态而固定。例如,在一般的扬声器装置中不具有引线以直线状连接音圈和端子部之间的结构,而是具有在引线上设置弯曲部等余长部(excess length portion)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在上述扬声器装置中,通过在引线上设置弯曲部,引线可以追随音圈的位移,并且可以减少施加给引线的应力。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4869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较薄型的扬声器装置或小型的扬声器装置中,因为在音圈引出线的设置空间上存在局限,所以例如存在引出线的余长部与磁路、振动板、边缘部等接触而发生异声的情况。而且,存在由于该接触在引出线和端子部的接续部产生应力而发生断线的情况。而且,在较薄型或小型的扬声器装置中,音圈和端子部之间的引出线的形状(路径)对音圈重量平衡的影响比较大,若在重量平衡上存在偏重,则存在产生不必要的振动而导致音质劣化的情况。本专利技术作为课题的一例处理这种问题。即,其目的在于,即使是较薄型、小型的扬声器装置,也可减少由引出线和其他部件的接触引起的异声发生,减少引出线的断线,减少首质的劣化等。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本专利技术至少具备以下各独立权利要求涉及的结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扬声器装置的特征在于,该扬声器装置具有框架、振动板、边缘、音圈、磁路以及引出线,所述边缘具有凹状的截面形状,在磁路的短轴方向上位于所述框架与所述边缘之间的所述引出线的一部分与所述边缘的顶部相比配置于所述磁路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装置I的平面图。图2的(A)是从图1所示的扬声器装置I的目视方向Dl观察的剖面图,(B)是从图1所示的扬声器装置I的目视方向D2观察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装置IA的平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装置IB的平面图。图5是从图4所示的扬声器装置IB的目视方向Dl观察的剖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装置IC的平面图。图7是图6所示的扬声器装置IC的剖面图。图8是图7所示的扬声器装置IC的引出线4附近的放大剖面图。图9是图6所示的扬声器装置IC的磁路2C的分解立体图。图10的(A)是本专利技术的第I具体例所涉及的扬声器装置的引出通路的侧面图,(B)是本专利技术的第2具体例所涉及的扬声器装置的引出通路的侧面图。图11的(A)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装置的音圈33D的正面图,(B)是(A)所示的音圈的导线401的缠绕开始位置附近的放大图,(C)是(A)所示的音圈的导线401的缠绕结束位置附近的放大图,(D)是(B)所示的音圈的变形例,(E)是(C)所示的音圈的变形例。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装置IF的平面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装置IG的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扬声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形成有间隙配合音圈的磁间隙的磁路、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在上述音圈上的振动体、支承该振动体并且内部设有上述磁路的框架以及连接音圈的引出线的端子部,在间隙配合于磁间隙中的音圈与设在框架的端子部之间配置有从音圈引出的引出线穿过的引出通路。在上述结构的扬声器装置中,磁路在间隙配合于磁间隙中的音圈与设置在框架的端子部之间具有从音圈引出的引出线穿过的引出通路,音圈的引出线从音圈穿过引出通路并电连接在设置于框架上的端子部上,所以例如可防止引出线与磁路、振动板、边缘部等接触,从而可减少异声的发生。而且,可提供音质较高的薄型的扬声器装置。此外,可提供音质较高的小型扬声器装置。而且,因为减少了引出线和其他部件的接触,所以可减少由接触引起的引出线的断线。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装置。[第I实施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装置I的平面图。图2的(A)是从图1所示的扬声器装置I的目视方向Dl观察的剖面图,图2的(B)是从图1所示的扬声器装置I的目视方向D2观察的图。在图1中省略了扬声器装置I的振动板和边缘。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装置I是较薄型且小型的扬声器装置。而且,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装置I例如用于移动式电话或耳机等的扬声器装置。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扬声器装置I具有磁路2、振动体3、音圈33、弓丨出线4、框架5以及端子部6。磁路2具有音圈33的引出线4穿过的引出通路7。磁路2相当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磁路的一实施方式,振动体3相当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振动体的一实施方式,框架5相当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框架的一实施方式。音圈33相当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音圈的一实施方式,引出线4相当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引出线的一实施方式,端子部6相当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端子部的一实施方式。引出通路7相当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引出通路的一实施方式。作为磁路2例如可以采用内磁式磁路、外磁式磁路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路采用内磁式磁路。磁路2具备间隙配合音圈33的磁间隙G。详细地说,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路2具有轭铁21、磁铁22以及平板23。轭铁21具有底面部21A、弯曲部21B及侧部21C。例如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轭铁21具有大致呈圆形的平板形状的底面部21A、从底面部21A朝向音响放射侧(SD)弯曲的形状的弯曲部21B以及从该弯曲部21B朝向音响放射侧延伸的筒状的侧部21C。而且,如图2所示,轭铁21的剖面形状大致形成U字形。轭铁21的底面部21A、弯曲部21B及侧部21C例如由铁等公知形成材料一体成型。而且,轭铁21具有形成在轭铁的侧部21C上的切口部71。该切口部71相当于引出通路7的一实施方式。该引出通路7设置在间隙配合于磁间隙G中的音圈33与设置在框架5上的端子部6之间。另外,如图1所示,切口部71形成在音圈33的引出位置附近。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切口部71以规定的间隔形成在大致相对于音圈33的中心轴点对称的位置上。而且,例如如图2的(A)、图2的(B)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轭铁21从轭铁21的上端部21D朝向底面部21A形成有规定长度的大致U字形的切口部71。从音圈33引出的引出线4穿过该切口部71与设置于框架5上的端子部6连接。例如,引出线4通过锡焊连接、热压焊等方式而连接在端子部6上。引出线4与上述切口部71之间隔开规定间隔地进行配置。详细地说,引出线4的形状、引出通路7的切口部71的形状、相对于切口部71的形成位置的端子部6的形成位置、相对于切口部71的形成位置的支承部51的位置被如下规定:例如即使在音圈33沿上下方向(音响放射方向)振动的情况下,引出线4也至少不会与轭铁21、框架5、边缘32及切口部71接触。磁铁22是例如包含钕类、钐钴类、铁氧体类、铝镍钴类等规定材料的永久磁铁。如图2的(A)所示,磁铁22设置在轭铁21的底面部2IA上。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扬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扬声器装置具有框架、振动板、边缘、音圈、磁路以及引出线,所述边缘具有凹状的截面形状,在磁路的短轴方向上位于所述框架与所述边缘之间的所述引出线的一部分与所述边缘的顶部相比配置于所述磁路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扬声器装置具有框架、振动板、边缘、音圈、磁路以及引出线, 所述边缘具有凹状的截面形状, 在磁路的短轴方向上位于所述框架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和昭,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先锋公司,日本东北先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