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锅的上盖及压力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4686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力锅的上盖和一种压力锅,其中,压力锅的上盖包括:盖体、防堵罩及浮子,盖体上设置有浮子孔;防堵罩为一面开口的腔体,腔体的壁上开有通气孔,防堵罩可拆卸地安装在盖体的内壁面上;浮子插入浮子孔内,并可在浮子孔内上下移动,浮子的下端位于防堵罩内,并可在防堵罩内上下移动,且浮子可随防堵罩一体地从盖体上拆卸下来或安装到盖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有效地避免了因漏装防堵罩导致的安全隐患,从而保证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锅的上盖及压力锅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力锅的上盖及含有该上盖的压力锅。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电压力锅,为了避免锅内的食物将浮子堵塞导致泄压掀盖事故,采用在压力锅的上盖上设置防堵罩,通过防堵罩将阻挡食物与浮子相隔开,但是,当用户把防堵罩从锅盖拆下清洗后易忘记安装或者未安装到位,仍然会出现浮子位置被食材堵死导致泄压掀盖事故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保证使用安全的压力锅的上至JHL ο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锅,包括上述压力锅的上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力锅的上盖,包括:盖体、防堵罩及浮子,所述盖体上设置有浮子孔;所述防堵罩为一面开口的腔体,所述腔体的壁上开有通气孔,所述防堵罩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盖体的内壁面上;所述浮子插入所述浮子孔内,并可在所述浮子孔内上下移动,所述浮子的下端位于所述防堵罩内,并可在所述防堵罩内上下移动,且所述浮子可随所述防堵罩一体地从所述盖体上拆卸下来或安装到所述盖体上。本技术提供的压力锅的上盖,结构简单,将浮子设置于防堵罩内,并使两者可一体地安装在盖体上或从盖体上拆卸下来,当用户需要清洗防堵罩时,可将防堵罩与浮子一同拆下清洗,清洗完后一体安装回盖体上,如果用户忘记安装防堵罩,浮子也不能安装在盖体上,锅内的气体可沿浮子孔排出,导致锅内无法起压,使得压力锅无法正常工作,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漏装防堵罩导致安全隐患,进而保证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压力锅的上盖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堵罩内设置有卡筋,所述浮子的下端卡接有浮子密封垫,所述浮子密封垫与所述卡筋相卡接,所述浮子密封垫可带动所述浮子在所述防堵罩内上下移动。卡接的方式简单可靠,有效地保证了浮子与浮子密封垫之间的连接强度,浮子与浮子密封垫连成一体在防堵罩内上下移动,使得浮子在锅内蒸汽压力作用下向上移动时,浮子密封垫可紧贴于浮子孔上,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位于浮子孔处的上盖的密封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浮子密封垫的外壁面的两端设置有上限位凸起和下限位凸起,所述卡筋伸入所述上限位凸起和下限位凸起之间,所述浮子密封垫可在所述下限位凸起与所述卡筋接触位之间和所述上限位凸起与所述卡筋接触位之间上下移动。上限位凸起和下限位凸起的设置,使得浮子密封垫可在卡筋的阻挡下,在防堵罩内沿上限位凸起和下限位凸起限制的距离上下移动,以满足浮子的正常工作。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压力锅的上盖还包括:浮子座,所述浮子座套设于所述浮子外并固定在所述浮子孔上,所述防堵罩相对于所述浮子处的内壁面可与所述浮子座的外壁面相连接。浮子座固定在浮子孔上,防堵罩与浮子座相连接,使得防堵罩在罩住浮子的同时,防堵罩的安装方便、拆卸简单。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堵罩相对于所述浮子处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浮子座的外周边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可与所述第一凸起相连接。第一凸起与凸缘的配合简单,使得防堵罩的拆卸及安装简单方便。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浮子座与所述浮子孔的孔壁之间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的设置有效地保证了浮子座与浮子孔之间的密封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件为环形密封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通气孔包括设置在所述防堵罩的底壁上的圆形通气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通气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防堵罩的侧壁上的百叶窗式的通气孔。防堵罩的底壁上设置的圆形通气孔和侧壁上设置有的百叶窗式通气孔,有效地保证了防堵罩的通气性,降低了防堵罩被食物完全封住的可能性,从而有效地保证了防堵罩的防堵效果。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力锅,包括:锅体及上盖,所述上盖为本技术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压力锅的上盖,所述上盖可开或合地与所述锅体相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压力锅具有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压力锅的上盖,因此,该压力锅具有上述压力锅的上盖的全部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压力锅的上盖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压力锅的上盖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压力锅的上盖中浮子座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压力锅的上盖中防堵罩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I防堵罩,11第一凸起,13通气孔,131圆形通气孔,132百叶窗式通气孔,14卡筋,5盖体,51浮子孔,6浮子座,61凸缘,7浮子,8浮子密封垫,9环形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参照附图1至附图4描述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压力锅的上盖。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的压力锅的上盖,包括:盖体5、防堵罩I及浮子7,盖体5上设置有浮子孔51 ;防堵罩I为一面开口的腔体,腔体的壁上开有通气孔13,防堵罩I可拆卸地安装在盖体5的内壁面上;浮子7插入浮子孔51内,并可在浮子孔51内上下移动,浮子7的下端位于防堵罩I内,并可在防堵罩I内上下移动,且浮子7可随防堵罩I一体地从盖体5上拆卸下来或安装到盖体5上。其中,如图4所示,通气孔13包括设置在防堵罩I的底壁上的圆形通气孔131和设置在防堵罩I的侧壁上的百叶窗式通气孔132。本实施例提供的压力锅的上盖,结构简单,将浮子7设置于防堵罩I内,并使两者可一体地安装在盖体5上或从盖体5上拆卸下来,当用户需要清洗防堵罩I时,可将防堵罩I与浮子7—同拆下清洗,清洗完后一起安装回盖体上,如果用户忘记安装防堵罩1,浮子7也不能安装在盖体上,锅内的气体可沿浮子孔排出,导致锅内无法起压,使得压力锅无法正常工作,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漏装防堵罩I导致的安全隐患,进而保证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防堵罩I的底壁上设置的圆形通气孔131和侧壁上设置的百叶窗式通气孔132,有效地保证了防堵罩I的通气性,降低了防堵罩I被食物完全封住的可能性,从而有效地保证了防堵罩I的防堵效果。如图2所示,具体地,防堵罩I内设置有卡筋14,浮子7的下端卡接有浮子密封垫8;浮子密封垫8的外壁面的两端设置有上限位凸起和下限位凸起,卡筋14伸入上限位凸起和下限位凸起之间,浮子密封垫8可在下限位凸起与卡筋14接触位之间和上限位凸起与卡筋14接触位之间上下移动。卡接的方式简单可靠,有效地保证了浮子7与浮子密封垫8之间的连接强度,浮子7与浮子密封垫8连成一体在防堵罩I内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锅的上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浮子孔;防堵罩,所述防堵罩为一面开口的腔体,所述腔体的壁上开有通气孔,所述防堵罩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盖体的内壁面上;及浮子,所述浮子插入所述浮子孔内,并可在所述浮子孔内上下移动,所述浮子的下端位于所述防堵罩内,并可在所述防堵罩内上下移动,且所述浮子可随所述防堵罩一体地从所述盖体上拆卸下来或安装到所述盖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锅的上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浮子孔; 防堵罩,所述防堵罩为一面开口的腔体,所述腔体的壁上开有通气孔,所述防堵罩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盖体的内壁面上;及 浮子,所述浮子插入所述浮子孔内,并可在所述浮子孔内上下移动,所述浮子的下端位于所述防堵罩内,并可在所述防堵罩内上下移动,且所述浮子可随所述防堵罩一体地从所述盖体上拆卸下来或安装到所述盖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的上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堵罩内设置有卡筋,所述浮子的下端卡接有浮子密封垫,所述浮子密封垫与所述卡筋相卡接,所述浮子密封垫可带动所述浮子在所述防堵罩内上下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锅的上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子密封垫的外壁面的两端设置有上限位凸起和下限位凸起,所述卡筋伸入所述上限位凸起和下限位凸起之间,所述浮子密封垫可在所述下限位凸起与所述卡筋接触位之间和所述上限位凸起与所述卡筋接触位之间上下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锅的上盖,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展锋吴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