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拆装装置及易拆装的单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23672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拆装装置及易拆装单板。拆装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了与单板连接的紧固组件和可以与紧固组件结合进行提放的提手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易拆装单板,其特征在于单板上安装有所述的紧固组件,可以配合提手组件完成单板在狭小空间内的拆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拆装装置及易拆装单板可以有效解决在狭小空间内进行单板拆装的操作,由此减少现有技术由于单板拆装需要所占用的空间。(*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拆装装置及易拆装的单板
:本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拆装装置及易拆装的单板。
技术介绍
:目前的通信领域,设备的小型化成为各设备厂商提升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满足设备的小型化要求,除保证单板及其它模块在设备内部的布局空间外,预留给单板的拆装操作空间将大大受限,以前的徒手及其它装置的拆装方式将不在适用。为了保证小空间内单板拆装的可靠性及简易性,新型的单板拆装装置是一个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已有的单板拆装装置有的采用在单板上安装把手或提手等实现,有的通过先将单板与单板盒体固定后,再通过把手或提手等拆装单板盒体。这些方式存在的缺陷有:把手或提手等需要提前安装到单板或单板盒体上,在垂直单板方向占用设备内部空间大,限制了设备的体积减小,在单板布器件面上占用或需要避位的空间大,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拆装装置及易拆装的单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小空间拆装单板不易操作或者执行操作需要占用空间过多等问题至少之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拆装装置,包括:紧固组件(I),用于固定在单板上并配合拆装单板使用;提手组件(2),用于结合紧固组件(I)进行提放。进一步的,所述紧固组件⑴包括:螺柱(11),螺母(12),螺柱(11)穿过单板上设置的过孔(5)与螺母(12)配合将紧固组件固定在单板上,提手组件(2)结合螺柱(11)进行提放。进一步的,所述螺柱(11)在一段柱上设置有螺纹(111),实现与螺母(12)的紧固连接,另一段柱上设置有卡槽(112)。进一步的,所述提手组件⑵包括:提手(21),用于拆装时进行施力;销钉(22),安装在提手的一端,在拆装时与螺柱(11)的卡槽(112)配合使用。进一步的,所述提手组件(2)的一端为中心有盲孔(23)的柱形,盲孔的尺寸与螺柱(11)契合,柱形侧壁有与销钉(22)契合的销孔(24)。进一步的,所述盲孔内有垫片(25),为弹性材料制成。进一步的,螺母(12)有螺母轴肩(122),螺母轴肩(122)与单板上设置的过孔(5)通过焊接联接。进一步的,所述卡槽(112)为包括L型卡槽及I型卡槽的卡槽结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易拆装的单板,包括:至少一个任一上述的过孔(5);至少一个任一上述的紧固组件(I)。使用本技术的拆装装置和易拆装的单板,可以方便的在狭小空间对对单板进行拆装。【附图说明】: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拆装装置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拆装装置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a)至图3(b):拆装装置实施例二中紧固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拆装装置实施例二中第二种提手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a)、图5 (b)、图5 (d)、图5(e):拆装装置实施例二中第三种提手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 (a)至图6(c):拆装装置实施例二中螺母结构示意图图7(a)至图7(g):拆装装置实施例二中螺柱结构示意图图8:拆装装置实施例二中销钉结构示意图图9:拆装装置实施例二中垫片结构示意图图10:拆装装置实施例二中盲孔结构示意图图11:易拆装单板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2:易拆装单板实施例中开孔单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紧固组件;11-螺柱;12-螺母;111-螺纹;112-卡槽;121-螺柱轴肩;122-螺母轴肩;2-提手组件;21,-提手;22-销钉;23-盲孔;24-销孔;25-垫片;5-过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紧固组件I固定在单板上,固定的方式不限,可以为粘连,夹持,焊接等。提手组件2可以结合紧固组件进而对单板进行提放,与紧固组件I的结合方式不限,可以为粘连,扣合,挂接等可分离的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在单板上焊接把手进行提放,可以有效减少为了拆装而占用的单板上的空间以及单板安装腔体的空间。如图1,为了进一步减少紧固组件I在单板上以及安装腔体中所占的空间,本实施例的紧固组件I由螺柱11,螺母12构成,螺柱11穿过单板上设置的过孔5,在单板的另一侧螺母12与螺柱11结合,将整个紧固组件I固定在单板上。一般的,螺柱11与螺母12上刻有相互契合的螺纹,即可达到固定的效果;为了达到更好的固定效果,可以将螺母12与螺柱11所穿过的单板上的过孔5焊接在一起。为了达到提手组件2与紧固组件I的结合以便对单板进行提放,在与螺母12对应的另一侧螺柱部分设置有卡槽112,提手组件2上设置有销钉22可以与卡槽112配合,当销钉22与卡槽112结合后,通过提手21便可对单板进行提放。采用此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紧固组件I占用空间更小,而且提手组件2进行拆装更加便利。实施例二如图2,为拆装装置的整体结构图。拆装装置的各个部件结构具体如下:如图3(a)及图3(b),紧固组件1,可以固定在单板上,本实施例中采用螺柱11与螺母12穿过单板上过孔5固定的方式。如图4、图5(a)、图5 (b)、图5 (d)、图5 (e),提手组件2,提手一端为提手21,结构形式多样;如图4,提手另一端为圆柱形,中心开盲孔23 ;盲孔23中有垫片25 ;盲孔23的侧壁对称设计两个销孔24 ;销孔24中置有销钉22。此处提手组件2的结构形式在保证能与螺柱11配合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其它的结构形式,如图5所示,省去垫片25,且销钉22和提手21采用一体化成型。如图6 (a)、图6 (b)及6 (c),螺母12外形可以设计成有螺母轴肩121的结构,利用轴肩121的限位,通过螺柱11与螺母12的螺纹配合,实现二者与单板过孔5的紧固。轴肩121结构与单板5上的配合孔通过焊接联接;中间的螺纹孔123为通孔,螺纹规格需与螺柱11上的螺纹配合。螺母12的小端与单板过孔5配合,通过配合面与单板过孔5焊接固定。螺母12也可采用国标件或其它类似的结构形式。如图7(a)、图 7(b)、7(c)、图 7(d)、7(e)、图 7(f)及 7(g),螺柱 11 由两段组成,在一段圆柱上设置有螺纹,实现与螺母12的紧固联接,另一段柱状结构上设置有卡槽112,卡槽112结构为一种L+I型结构,实现与销钉22的配合与锁死,设置有螺柱轴肩122用来限位,通过螺柱11与螺母12的螺纹配合,实现二者与单板过孔5的紧固。其中,图7(c)为图7(a)沿A-A的剖视图。如图8,销钉22为圆柱形结构,具体结构形式多样。在拆装动作时,与螺柱11的卡槽112配合使用,共同实现提手组件I与紧固组件2之间的联接;销钉22与提手I的销孔24实现过盈配合,长度尺寸需配合螺柱11的包括L型卡槽及I型卡槽的卡槽结构112的深度设计,如图4所示的提手结构;另外,销钉22和提手I也可以采用一体化成型,合为一件,如图5所示的提手结构。销孔24可以与销钉22配合,销孔24配合尺寸保证销钉22不松动。如图9(a)及图9(b),垫片25为弹性材料制成,与提手I的盲孔23配合,可用胶粘的方式进行固定。垫片25在提手组件2与紧固组件I配合过程中通过其自身的形变产生一定的作用力,用于提手组件2与紧固组件I之间的锁死或解锁,使得配合更可靠。垫片25直径方向配合提手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拆装装置,用于实现狭小空间内单板的拆卸与安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紧固组件(1),用于固定在单板上并配合拆装单板使用; 提手组件(2),用于结合紧固组件(1)进行提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拆装装置,用于实现狭小空间内单板的拆卸与安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紧固组件(I),用于固定在单板上并配合拆装单板使用; 提手组件(2),用于结合紧固组件(I)进行提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I)包括: 螺柱(11),螺母(12),螺柱(11)穿过单板上设置的过孔(5)与螺母(12)配合将紧固组件固定在单板上,提手组件(2)结合螺柱(11)进行提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柱(11)在一段柱上设置有螺纹(111),实现与螺母(12)的紧固连接,另一段柱上设置有卡槽(1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组件(2)包括: 提手(21),用于拆装时进行施力; 销钉(22),安装在提手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善军李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