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矿井突水的阻水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矿井老空区水突水的阻断方法。
技术介绍
矿井突水是矿井五大灾害之一。矿井突水水害按水的来源可分为底板承压岩溶水(也称奥灰水)突水水害、顶板砂岩及其松散层孔隙水透水(突水)水害、废弃小煤窑及老矿井采空区水(也称老空水)溃水(突水)水害和地表水倒灌充水(突水)水害4种。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发生死亡人数3人以上的老空水事故129起,死亡人数971人,占总水害事故的92.1%和总死亡人数的89.6%。因此,预防、阻止和遏止老空水突水是降低我国煤矿水害事故发生的重点。目前,对老空水突水水害的治理方法,是先采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探测水体位置及分布特征,再通过留设合理煤岩柱和钻孔超前预疏放的方法,阻隔和排放老空水,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然而,由于目前老空水探测技术精度较低,不能有效阻断老空水突水,当矿井老空水突水后水害蔓延,人员无法逃生、救生救灾无法实施,致使生产过程中老空水突水事故及伤亡人数仍高居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解决现有方法不能有效阻断老空水突水,致使矿井老空水突水事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阻断矿井老空水突水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煤矿掘进巷道(2)中,根据不同掘进巷道长度,在距掘进工作面(4)的后方、大于5米处设置巷道阻水段(5),并随掘进工作面推进而不断前移,相邻阻水段的间距大于5米,在距离掘进面最近的1个所述巷道阻水段(5)内设置柔性阻水装置(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断矿井老空水突水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煤矿掘进巷道(2)中,根据不同掘进巷道长度,在距掘进工作面(4)的后方、大于5米处设置巷道阻水段(5),并随掘进工作面推进而不断前移,相邻阻水段的间距大于5米,在距离掘进面最近的I个所述巷道阻水段(5)内设置柔性阻水装置(6)。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断矿井老空水突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矿掘进巷道(2)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梯形、或半圆拱形。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断矿井老空水突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巷道阻水段(5)的长度是巷道截面周长(C)的3~5倍,且沿所述巷道走向设置,所述巷道阻水段(5)的四周喷浆(9) 处理。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断矿井老空水突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阻水装置(6)由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子军,徐素国,康志勤,刘正和,赵阳升,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