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1766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球器,包括气球嘴夹,充气轮,连杆,若干个配重,底座和充气嘴;充气轮为无上底的圆盘状结构,配重为侧面带有U型开口的圆盘状结构,底座为内部设置有充气道的圆盘状结构,连杆为中空的管状,充气轮的底面的中央与底座中充气道的一端通过连杆连通,充气嘴设置于底座的侧壁上与所述充气道的另一端连接,若干个所述配重的U型开口沿连杆的轴向套于连杆上,在为探空气球进行充灌气时,根据探空气球的预定配重,调整套于连杆上的配重的数量,将所述气球嘴夹扣合在套有探空气球的充气轮的外壁上,使探空气球与充气轮密封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各种探空气球都能统一到一套充球器上面使用,方便快捷,增加固定接地点,防止静电产生。(*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球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高空探测气球进行充灌的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充球器。
技术介绍
充球器是进行高空探测气球充灌的必不可少的工具,首先充球器要有一定的硬度,(钢制的最好),充灌气球使用的是氢气,氢气是易燃气体,因此充球器要有很好的导电性能,以防止静电,造成火灾。充灌气球时,需要使探空气球很方便的套在充球器上和取下来,探空气球套在充球器上时需要有一个工具把探空气球牢牢地固定在上面,因此需要一个能够方便快捷的来完成此过程的工具。在充灌不同型号的探空气球时,需要配上不同重量的配重以达到需要的升速。原有的充球器是铸铁制成,有充气嘴、圆形底座、连接杆、充气轮(75_)组成。进气嘴在底座的一侧,铸造时一次成型。沿充气嘴至充气轮中心有一直径5mm充气道与连接杆相通。充球器还附有配重(破码)。形状类似一圆形的秤蛇,在一侧开一与连杆一样宽度的口子,配重开口插挂在连杆上,方便释放不同重量仪器时予以更换。气象规范要求探空气球的升速400— 600米/分钟。充气轮外侧有一圈凹槽,是充球前捆扎探空气球用,用细绳将气球嘴与充气轮捆绑在一起。现有技术中充球器的缺点:充气轮直径过大,新型探空气球嘴套不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球嘴夹(1),充气轮(2),连杆(3),若干个配重(4),底座(5)和充气嘴(6);所述充气轮(2)为无上底的圆盘状结构,所述配重(4)为侧面带有U型开口的圆盘状结构,所述底座(5)为内部设置有充气道的圆盘状结构,所述连杆(3)为中空的管状,充气轮(2)的底面的中央与底座(5)中充气道的一端通过连杆(3)连通,所述充气嘴(6)设置于底座(5)的侧壁上与所述充气道的另一端连接,若干个所述配重(4)的U型开口沿连杆(3)的轴向套于连杆(3)上,在为探空气球进行充灌气时,根据探空气球的预定配重,调整套于连杆(3)上的配重(4)的数量,将所述气球嘴夹(1)扣合在套有探空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球嘴夹(I),充气轮(2),连杆(3),若干个配重(4),底座(5)和充气嘴(6); 所述充气轮(2)为无上底的圆盘状结构,所述配重(4)为侧面带有U型开口的圆盘状结构,所述底座(5)为内部设置有充气道的圆盘状结构,所述连杆(3)为中空的管状,充气轮(2)的底面的中央与底座(5)中充气道的一端通过连杆(3)连通,所述充气嘴(6)设置于底座(5)的侧壁上与所述充气道的另一端连接,若干个所述配重(4)的U型开口沿连杆(3)的轴向套于连杆(3)上,在为探空气球进行充灌气时,根据探空气球的预定配重,调整套于连杆(3)上的配重(4)的数量,将所述气球嘴夹(I)扣合在套有探空气球的充气轮(2)的外壁上,使探空气球与充气轮(2)密封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球嘴夹(I)包括夹体(1-1),齿条(1-2)和T形的固定卡(1-3),所述夹体(1-1)为问号形状,齿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显荣郭启云蔡青王志文于永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观象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