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麻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7356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小鼠麻醉器,包括麻醉剂层(15)及鼠笼(2),两者间有中央孔,中央孔嵌有单向阀(3),单向阀(3)下设钢丝网(12);麻醉剂层(15)具有密封盖(5),密封盖(5)侧旁设旋塞(6),密封盖(5)中部设有中孔,贯穿中孔由上至下设调节螺母(7)、顶杆(11)及单向阀(3);鼠笼(2)下端设底座(1),鼠笼(2)与底座(1)壁上各设有旋转后重叠成鼠笼洞(14)的孔槽。使用时旋转底座(1),鼠笼洞打开,小鼠头部伸入鼠笼(2)进行麻醉,使小鼠快速进入麻醉期。该麻醉器可降低乙醚用量,减少对实验操作人员的乙醚气味的影响,并使小鼠快速进入麻醉状态,取出快速方便,能尽量缩短麻醉期内消耗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鼠麻醉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实验小鼠麻醉的麻醉器。
技术介绍
实验小鼠的麻醉是医药研发过程中医药的体内实验、有效性评价的一个环节。然而乙醚/异氟烷等挥发性麻醉剂没有专供使用的麻醉器,而是用烧杯、标本缸等填充棉花自制简易麻醉器,但挥发麻醉剂的大量挥发,对操作者健康造成影响,也浪费麻醉剂;而且麻醉剂量和麻醉深度不易掌握控制;挥发性麻醉剂又有快速麻醉快速苏醒的特点,小鼠取出时操作费时,容易耽误麻醉期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设计弊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控性高、操作简便易为的小鼠麻醉器。本专利技术装置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鼠麻醉器,其包括有内含腔体的上层麻醉剂层以及容置麻 醉剂挥发气体的下层鼠笼,两层之间用密封圈a分隔,密封圈a中间有连通麻醉剂层以及鼠笼的中央孔,所述中央孔嵌有单向阀,单向阀下方设有钢丝网;所述麻醉剂层还具有一密封盖,密封盖一侧设有可加入麻醉剂的旋塞,密封盖中部设有中孔,贯穿中孔由上至下设有调节螺母、顶杆以及内嵌中央孔中的单向阀;所述鼠笼下端设有底座,鼠笼壁上设有孔槽一,底座壁上设有孔槽二,底座与鼠笼间可以旋转,两孔重叠,形成鼠笼洞。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调节螺母与密封盖之间设回位弹簧,密封盖与顶杆之间设密封塞以及压紧弹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密封盖与麻醉剂层之间设置密封圈b。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钢丝网内填充有棉花、海绵、滤纸或其他吸附性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麻醉器可控性高、操作简便,可降低乙醚用量,减少对实验操作人员的乙醚气味的影响,并使小鼠快速进入麻醉状态,取出快速方便,能尽量缩短麻醉期内消耗的时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小鼠麻醉器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小鼠麻醉器的结构分解图。图中:底座1、鼠笼2、单向阀3、密封圈a4、密封盖5、旋塞6、调节螺母7、回位弹簧8、密封塞9、压紧弹簧10、顶杆11、钢丝网12、密封圈bl3、鼠笼洞14、麻醉剂层15、中央孔16、孔槽一 17、孔槽二 18。【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图1与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最优选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麻醉器整体外形为圆柱体,体积约200cm3,分为上层麻醉剂层15、下层鼠笼2两层,两层之间用密封圈a4分隔,密封圈a4中间有连通麻醉剂层15以及鼠笼2的中央孔16,中央孔16嵌有与之匹配的单向阀3,单向阀3下方设有钢丝网12 ;麻醉剂层15还具有一密封盖5,两者之间通过密封圈bl3密封,密封盖5 —侧设有旋塞6,从旋塞6的开口可以加入麻醉剂。密封盖5中部设有中孔,贯穿中孔由上至下设有调节螺母7、回位弹簧8、密封塞9、压紧弹簧10、顶杆11以及内嵌中央孔16中的单向阀3 ;鼠笼2下端设有底座1,鼠笼2侧壁下部有孔槽一 17,底座I侧壁有孔槽二18,底座I与鼠笼2间可以旋转,两孔重叠,形成鼠笼洞14。使用时,打开旋塞6,加入乙醚等挥发性液体麻醉剂,挥发性液体麻醉剂流入麻醉剂层15,然后按压调节螺母7,利用回位弹簧8、压紧弹簧10压制顶杆11,顶杆11再压制单向阀3下行,中央孔16打开,麻醉剂层15中一定量的麻醉剂通过中央孔16流入位于下层的钢丝网12中,钢丝网12内由棉花、海绵、滤纸或其他吸附性材料填充,麻醉剂挥发,弥漫在鼠笼2下层中,同时旋转底座1,使底座I壁上的孔槽二与鼠笼2壁上的孔槽一重叠,鼠笼洞14打开,抓住小鼠,将小鼠头部伸入鼠笼2进行麻醉,使小鼠快速进入麻醉期。取出时左手抓小鼠,右手旋转底座I,关闭鼠笼洞14,费时1-10秒,减少麻醉期无谓消耗的时间,迅速进入下一步操作。上述中调节螺母7下压时刚好封住密封盖5中孔,防止挥发后的麻醉剂气体外溢,松开调节螺母7时,密封塞9也是刚好封住密封盖5中孔,气体不会外溢,设计巧妙,布局合理。本专利技术麻醉器可降低乙醚用量,减少对实验操作人员的乙醚气味的影响,并使小鼠快速进入麻醉状态,取出快速方便,能尽量缩短麻醉期内消耗的时间。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鼠麻醉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内含腔体的上层麻醉剂层(15)以及容置麻醉剂挥发气体的下层鼠笼(2),两层之间用密封圈a(4)分隔,密封圈a(4)中间有连通麻醉剂层(15)以及鼠笼(2)的中央孔(16),所述中央孔(16)嵌有单向阀(3),单向阀(3)下方设有钢丝网(12);所述麻醉剂层(15)还具有一密封盖(5),密封盖(5)一侧设有旋塞(6),密封盖(5)中部设有中孔,贯穿中孔由上至下设有调节螺母(7)、顶杆(11)以及内嵌中央孔(16)中的单向阀(3);所述鼠笼(2)下端设有底座(1),鼠笼(2)与底座(1)壁上各设有旋转后重叠成鼠笼洞(14)的孔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鼠麻醉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内含腔体的上层麻醉剂层(15)以及容置麻醉剂挥发气体的下层鼠笼(2),两层之间用密封圈a(4)分隔,密封圈a(4)中间有连通麻醉剂层(15)以及鼠笼(2)的中央孔(16),所述中央孔(16)嵌有单向阀(3),单向阀(3)下方设有钢丝网(12);所述麻醉剂层(15)还具有一密封盖(5),密封盖(5) —侧设有旋塞(6),密封盖(5)中部设有中孔,贯穿中孔由上至下设有调节螺母(7)、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琴芳陈凌钟南山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