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钮开关,包括旋钮座和扣合于旋钮座上的旋钮盖,以及两端分别与旋钮座和旋钮盖的中心转动连接的旋钮组件;所述旋钮组件上固定有导电弹性元件,所述旋钮座上沿导电弹性元件旋转轨道设有多个导电片,导电弹性元件与导电片接触形成闭合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旋钮开关可以无障碍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档位多,结构紧凑小巧,操作简便。(*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旋钮开关,包括旋钮座和扣合于旋钮座上的旋钮盖,以及两端分别与旋钮座和旋钮盖的中心转动连接的旋钮组件;所述旋钮组件上固定有导电弹性元件,所述旋钮座上沿导电弹性元件旋转轨道设有多个导电片,导电弹性元件与导电片接触形成闭合电路。本技术所提供的旋钮开关可以无障碍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档位多,结构紧凑小巧,操作简便。【专利说明】—种旋钮开关
本技术涉及电路连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钮开关。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器产品的技术升级换代越来越迅速,市场对产品性能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就电器而言,现有的电器设备有多种工作模式,不同工作模式的调换则需要连通该模式下的电路,因此需要用到多档位的开关。现有的多档位旋钮开关只能沿一个方向旋转,这对电器模式的调换存在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双向旋转的旋钮开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旋钮开关,包括旋钮座和扣合于旋钮座上的旋钮盖,以及两端分别与旋钮座和旋钮盖的中心转动连接的旋钮组件;所述旋钮组件上固定有导电弹性元件,所述旋钮座上沿导电弹性元件旋转轨道设有多个导电片,导电弹性元件与导电片接触形成闭合电路。所述旋钮座上设有绝缘栅盘,所述栅盘的格子沿栅盘中心呈圆形分布,导电片设于栅盘格子内。所述格子之间的格栅截面为梯形。所述旋钮组件包括旋钮轴、导电弹性元件以及与旋钮轴一体的圆形壳体,壳体偏心位置设有导电弹性元件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定位柱和卡接位。所述导电弹性元件包括弹簧和触头,所述触头上设有与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定位柱插接于定位孔内;所述触头上还设有卡扣,卡扣卡接于固定座的卡接位上;所述弹簧套装于定位柱上,且弹簧一端与壳体抵顶,一端与触头抵顶。所述触头上与导电片接触的接触端为圆弧形。本技术所提供的旋钮开关,旋钮上的导电弹性元件触头为圆弧形,且分隔档位导电片的栅盘格栅截面为梯形,减少了档位条换的摩擦阻力;栅盘的格子为圆形阵列分布,可将多档位的电路连接端均匀分布,提升旋钮开关档位调换的体验;旋钮开关部件组成简单,结构紧凑,生产方便,使用简单。【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部件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纵向截面剖视图;图3为旋钮组件的剖视图。图中标号所示为:1-旋钮座,2-旋钮盖,3-绝缘栅盘,31-格子,32-格栅,41-旋钮轴,42-壳体,43-固定座,44-定位柱,45-卡接位,46-弹簧,47-触头,48-定位孔,49-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2、3所示,一种旋钮开关,包括旋钮座I和扣合于旋钮座I上的旋钮盖2,以及两端分别与旋钮座I和旋钮盖2的中心转动连接的旋钮组件;所述旋钮组件上固定有导电弹性元件,所述旋钮座I上沿导电弹性元件旋转轨道设有多个导电片,导电弹性元件与导电片接触形成闭合电路。所述旋钮座I上设有绝缘栅盘3,所述栅盘3的格子31沿栅盘3中心呈圆形阵列分布,导电片设于栅盘3格子31内。所述格子32之间的格栅32截面为梯形。所述旋钮组件包括旋钮轴41、导电弹性元件以及与旋钮轴41 一体的圆形壳体42,壳体42偏心位置设有导电弹性元件固定座43,所述固定座43上设有定位柱44和卡接位45。 所述导电弹性元件包括弹簧46和触头47,所述触头47上设有与定位柱44配合的定位孔48,定位柱44插接于定位孔48内;所述触头47上还设有卡扣49,卡扣49卡接于固定座43的卡接位45上;所述弹簧46套装于定位柱44上,且弹簧46 —端与壳体42抵顶,一端与触头47抵顶。所述触头47上与导电片接触的接触端为圆弧形。本技术装配时,将弹簧46套装在定位柱44上,将触头47对准定位柱44,按压触头47使卡扣49卡接在卡接位45上,完成旋钮组件的安装;栅盘3、旋钮座I和旋钮盖2上设有装配定位的定位槽跟定位孔,,将旋钮座I和栅盘3的定位槽对准,将旋钮组件的旋钮轴41装入旋钮座I中心的转轴位,然后将旋钮盖2上的中心转轴位对准旋钮轴41和定位孔对准套装,并通过旋钮盖2上的定位轴与旋钮座I上的定位孔定位,按压旋钮盖2,将旋钮盖2与旋钮座I卡接装配在一起,完成整体装配,转动旋钮轴41,实现旋钮组件在旋钮座I和旋钮盖2形成的空间内转动。旋钮组件带动触头47转动,触头47与栅盘3格子31内的导电片接触形成电路闭合回路,通过触头47转动实现档位的调换。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现方案,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只是对本技术作出直接的置换或等同的替换,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旋钮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旋钮座(I)和扣合于旋钮座(I)上的旋钮盖(2),以及两端分别与旋钮座(I)和旋钮盖(2)的中心转动连接的旋钮组件;所述旋钮组件上固定有导电弹性元件,所述旋钮座(I)上沿导电弹性元件旋转轨道设有多个导电片,导电弹性元件与导电片接触形成闭合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座(I)上设有绝缘栅盘(3),所述栅盘(3)的格子(31)沿栅盘(3)中心呈圆形阵列分布,导电片设于栅盘(3)格子(3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格子(32)之间的格栅(32)截面为梯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组件包括旋钮轴(41)、导电弹性元件以及与旋钮轴(41) 一体的圆形壳体(42),壳体(42)偏心位置设有导电弹性元件固定座(43),所述固定座(43)上设有定位柱(44)和卡接位(4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弹性元件包括弹簧(46)和触头(47),所述触头(47)上设有与定位柱(44)配合的定位孔(48),定位柱(44)插接于定位孔(48)内;所述触头(47)上还设有卡扣(49),卡扣(49)卡接于固定座(43)的卡接位(45)上;所述弹簧(46)套装于定位柱(44)上,且弹簧(46) —端与壳体(42)抵顶,一端与触头(47)抵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47)上与导电片接触的接触端为圆弧形。【文档编号】H01H19/08GK203774140SQ201420113396【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3日 【专利技术者】于闯 申请人:惠州市华明达电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钮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旋钮座(1)和扣合于旋钮座(1)上的旋钮盖(2),以及两端分别与旋钮座(1)和旋钮盖(2)的中心转动连接的旋钮组件;所述旋钮组件上固定有导电弹性元件,所述旋钮座(1)上沿导电弹性元件旋转轨道设有多个导电片,导电弹性元件与导电片接触形成闭合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闯,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华明达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